科普
笔精墨妙——明代王宠《五言七言律诗》欣赏
2018-04-24 01:57  浏览:227
王宠(1494--1533),中国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为邑诸生,贡入太学。王宠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鸟,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书善小楷,行草尤为精妙。为明代中叶著名的书法家。著有《雅宜山人集》,传世书迹有《诗册》、《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李白古风诗卷》等。

王宠《五言律诗》,纸本,纵24.4厘米,横14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草书五言律诗 纸本 纵144.4cm 横33.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000北京中国千年传世书法珍品展(刊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2期)

本诗为《张十二子饶山亭诗二首》中的一首,取自《雅宜山人集》。此轴书法与其醉后所书的《草书诗轴》不同,风格近于平铺直叙,点画线条清新刚健,有追逐斧斫之痕迹。更接近蔡羽书法的婉转得势、结字清劲、气骨爽健一类。 释文: 野性山林僻,高人水竹居。焚香耽燕寝,卧病习玄虚。秀岭迎宾座,闲花落道书。逍遥云物赏,人世上皇余。雅宜山人王宠书 王宠《草书七律诗》轴 纸本 行草 141.8×28.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山田荦确苦多沙,学种东陵五色瓜。激涧即看穿石竹,插篱偏自爱藤花。囊中未得飡霞法,溪上时留泛海槎。长日辍耕无一事,只须牛角挂南华。 署款:“王宠”。钤“王履吉印”白文印、“韡韡斋”朱文印。 本幅为王宠自书七言律诗《横山下种瓜作》一首。用笔疏宕遒健,锋藏书劲,拙中寓巧,得王献之质朴率真之趣。 王宠的行书自成一家,历来得到人们的赞许。明朝的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里说道,自文徽明后,书法当属王宠为第一了。他本来是学王献之的,加上他人品的高尚,所以字写得神韵超逸,远在众人之上。另一位明朝人莫云卿在《莫廷韩集》里也说王宠的书法,“天真烂漫”,而且“飘飘欲仙”。我们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王宠的行书确实奔放纵逸,气宇不凡,颇令观赏者赞叹不已,这件《五言律诗诗轴》显然注入了他奔放的感情。十足的兴趣。故有落墨如烟,纵横千里的艺术效果,其生动、奇妙、流畅的风格无不跃然纸上。 王宠《草书五言诗》轴 纸本,79cm×36cm 安徽省博物馆藏 释文:帝里红樱院,翩翩舞辔来。江山窥隐见,云物指昭回。石竹开棋局,天花送酒杯。秋光满吴楚,万里一登台。王宠。 钤: “王宠之印”白文方印、“雅宜山人”红文方印。 王宠《五言律诗》卷 纸本 行草 24.5×147cm 南京博物院藏 这件书卷书诗作四首,计二十行。末款署“宠”,钤“王履吉印'白文方印一枚。卷后有清人梅生、吴熙载等三家题跋。此卷用笔跌宕,浑朴苍茂。 王宠《名山时访道五言诗》扇面 纸本(金笺) 行草书 17.8 × 49.6 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名山时访道,绝壑爱观泉。径隐千重竹,林窥一带天。疏花迟候发,好鸟洞音传。悟得无生乐,行藏不 离禅。 王宠。 钤“王宠之印”白文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