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几年周末游玩、休闲的去处多了很多。”东莞于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获评对于东莞带来的变化,在东莞生活了七八年的邹先生深有感触,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东莞市植物园、润楠步道……邹先生的选择的确越来越多。
东莞是我省较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下简称“创森”)的地市之一,据省林业厅透露,截至今年,珠三角九市中,东莞之外,还有广州、惠州、珠海和肇庆已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7年,广东全省将新建30个森林小镇,珠三角地区新增森林公园51个、湿地公园12个,力争2018年珠三角9市全部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到2020年基本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
2013年8月,省委、作出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这是全国首次提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群的概念。去年8月,国家林业局将珠三角地区确定为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目前全省更是掀起了森林城市建设的热潮。
300米见绿500米见公园
珠三角城市中,在“创森”道路上,佛山、江门是正在攻坚的城市。
自2013年以来,佛山这座传统的制造业大市,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多措并举让绿色无处不在,实现“岭南文化古镇,绿韵生态水乡”。
国家林业局领导在对佛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调研后认为,佛山“创森”工作实施以来,人居环境改善明显、体现了“各级、单位重视程度高、软硬件投入大、市民参与支持度高”等特点。
目前,佛山已建成38座森林公园、11座特色湿地公园、1043处公园绿地,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6.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8%,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7平方米,“创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并已正式向国家林业局提交“创森”申报材料,进入了考核验收的冲刺阶段。
近年来,江门市围绕“森林江门,美丽侨都”的奋斗目标,结合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和公园城市建设,积极“创森”,在全省率先建设古树公园,构建市域公园体系,全面提升了全市城乡绿化水平。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江门市城市绿地总面积达152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总面积6401.7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08%,基本达到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对于这些举措和变化,江门市民都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江门市民王先生告诉笔者,他每天都会到东湖公园散步,对江门城市公园的建设非常满意,“现在江门城区的公园越来越多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东湖公园里面散步、晨练的市民就非常多,我也经常来。”王先生说。
2020年珠三角50%建制镇达森林小镇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