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脑中风,长期以来只重视抢救,不知道预防。其实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原来,引起脑中风的血栓,往往是颈动脉的血栓,它随血液上行堵塞了脑血管。所以导致颈动脉血栓、引发脑中风的高危因素有: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血糖、糖尿病、冠心病、慢性牙周病、缺血性眼病、长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男性,若有上述一种因素,中青年若有上述两种因素,就要做颈动脉B超检查。这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上发出的忠告。
图中所示即为颈动脉狭窄,极易引起脑中风脑中风,是生命的第一杀手据2008年调查,我国脑中风引起的死亡居因病死亡第一位,超过心血管病和癌症。我国脑中风死亡率是美国的5倍,美国预防脑中风做得最好,其方法已开始在我国推广。脑中风筛查的主要方法是做颈动脉彩色B超,看看颈动脉是否狭窄,如果狭窄,就要治疗。颈动脉在脖子两侧,做B超很方便。动脉硬化-脑中风,是人所皆知的两部曲。但人所不知的是:动脉硬化是先从颈动脉硬化开始的,先有颈动脉硬化,后有脑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因为动脉里形成了斑块,于是动脉就失去了弹性,变为硬化。那么,检查颈动脉是否有斑块,斑块是否造成颈动脉狭窄,就可提前预防脑中风。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脑中风脑中风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缺血性脑中风占85%左右,出血性脑中风占15%左右。血液经由颈动脉流向脑动脉。如果颈动脉形成斑块,造成狭窄,那么流向脑动脉的血液就会减少,大脑就会缺血;颈动脉斑块的表面比较粗糙,血小板等成分容易集聚在上面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就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阻塞脑血管;如果颈动脉斑块破裂,那么破裂的斑块也会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阻塞脑血管;破裂的斑块会出血,出的血也会形成血栓,这样形成的血栓也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阻塞脑血管;年轻人的血管里一般没有斑块,但是如果“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高,一旦其他生化成分、生化条件也都具备,就会迅速形成血凝块堵塞血管。缺血性脑中风就是这样发生的。如果颈动脉硬化严重,那么脑血管的硬化也不轻,若血压升高,硬化的脑血管就有可能破裂出血。血压升高,为什么脑血管容易破裂,而别处血管不容易破裂?因为别处血管有肌肉层保护,而脑血管血管壁很薄,血管外的肌肉层也很薄,缺乏保护,所以容易破裂。大脑里的脑膜,分为硬脑膜、软脑膜、蛛网膜,软脑膜与蛛网膜的间隙,叫蛛网膜下腔,网膜下腔处的血管若有先天畸形或瘤,也容易破裂出血。两种脑中风合起来统计,死亡率在30%左右,70%左右可以抢救过来,但会落下偏瘫、失语、痴呆等残疾,将缩短寿命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