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郭靖和黄蓉,到底谁高攀了谁
2018-04-26 00:56  浏览:243


文 / 猫头木有鹰  熊太行

 

在搞对象这个伟大事业当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则,就是“门当户对”。


媒人们总是把条件类似的青年们捏合在一起。


对象、条件,都是哲学术语,可见中国人是把恋爱当做哲学来考虑的。


挑战“门当户对”原则,非常艰难。


曾经有朋友在后台提问:


“黄蓉为什么会看上郭靖?郭靖这个傻小子是怎么高攀了这么一个家庭的?”


认认真真说一句,这完全搞错了。


郭靖根本没有“高攀”黄蓉。


没有郭靖,黄蓉的人生可能一文不值。


1    
郭大侠真的平庸吗


在金庸世界的一众男主角里,郭靖看起来是很不起眼的一个,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平庸”:


相貌平平(他爸因为长得不帅,第一集就死了,杨铁心因为长得像谢霆锋他爸,又活了十八年)

“人挺老实的”(相过亲的都懂)

直男衣着品味里也算下中水平

除了牛羊肉和内脏,不熟悉其它美食

出场时武功弱

学东西极慢

拙嘴笨腮

固执,不懂应变


△ 跟其他大英雄男主相比,郭靖更像一个土味主播,后来他还真的去海岛居住,这是所有土味主播的梦想

 

张无忌萧峰胡斐段誉韦小宝没法比,就算跟配角欧阳克、杨康等相比,他都差着一大截。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特别刻薄地说:


“要不是主角光环,让他有各种奇遇,他也就是个李志常级别的小人物。”

 

果真如此么?


呵呵。


作家在创作文学影视作品的时候,喜欢强化角色的一两个特质,以期让观众一下就能联想到这个人物来。

 

就拿《射雕英雄传》来说,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都有一些很明显的特质:

 

黄蓉——聪明、美丽、厨艺高

欧阳峰——聪明、阴毒、武功高

朱聪——聪明、诙谐、手艺高(未成年人不要学)

杨康——聪明、纠结、颜值高(请想想苗侨伟,忽略周杰老师)

洪七公——聪明、馋嘴、武功高

成吉思汗——聪明、威严、领导力高

周伯通——聪明、不着调、武功高

 

发现了什么?


在《射雕英雄传》里,是个人就聪明,聪明没啥用。


这个时代整体的平均智商,都是金庸世界的顶峰。


金庸老爷子给郭靖强调的特质恰恰是“笨拙、不懂应变”。


其实郭大侠的智力,绝对中等偏上,只是他随便遇到一个人,都是聪明人,就显不出来了。


《射雕英雄传》就是一部钝人史诗。


△ 钝人和弱智应该有所区别,郭大侠是一个MBZ(Mongolia born Zhejiangrener),蒙古出生长大的浙江人,同时会说杭州话和蒙古语,两种语言都达到了母语水平,在射雕世界里外语水平排名第一,直到神雕时代,才有金轮法王以汉、藏、蒙语超越了他。不要被李亚鹏老师的高仿智障演绎给误导了!


2    
郭靖多聪明,细节里见


细读原著的话,其实我们能看到一个很不一样的郭靖:

 

那少年(扮男装的黄蓉)挥挥手,又跟郭靖谈论起来,听他说是从蒙古来,就问起大漠的情景。郭靖受过师父嘱咐,不能泄露自己身分,只说些弹兔、射雕、驰马、捕狼等诸般趣事。那少年听得津津有味,听郭靖说到得意处不觉拍手大笑,神态甚是天真。


这是郭靖黄蓉最初相遇时的场景。初入江湖的郭靖,就把黄蓉说得“拍手大笑”。后来黄蓉更是对大漠充满了期待,甚至在第一次见到华筝的时候,就为自己出身江南自惭形秽。

 

两人说话很轻,但郭靖早已听得清楚,不禁吃了一惊,心想这必是众师父说过的采花淫贼,可不能容他们为非作歹。

突然黄蓉急跃起身,叫道:“靖哥哥,来捉我。”奔到一株大树之后。

郭靖一呆之下,见黄蓉连连向自己招手,这才明白,当下装作少年人嬉戏模样,嘻嘻哈哈地向她追去,脚步沉滞,丝毫不露身有武功。

 

这是黄蓉机敏过人的一处体现。但当时事发突然,黄蓉甚至来不及轻轻跟郭靖耳语就得做出反应,郭靖一下子就明白了黄蓉的意图,还能配合着隐藏自己的实力与身份,反应能力固然不及黄蓉,比一般人可又强得多了。

 

《九阴真经》上下两卷的经文他已背得烂熟,忽然隐隐觉得,经中有些句子似与此刻耳中所闻的筝韵箫声也有相合之处。

 

郭靖“资质愚钝”,得看跟谁比。


跟洪七公和黄蓉比,他确实是个笨练。


但他有了一定积累的时候,却往往可以自行悟出许多武学之道来。


在桃花岛,他能无师自通,靠敲击节奏抵抗黄药师的慢摇叫床箫;


在牛家村看过黄药师与全真七子较量,就领悟了“弹指神通”的奥妙,拜访一灯大师的时候用这一招击退了朱子柳;


在轩辕台丐帮大会,他在被缚之时仰望星空,就悟出天罡北斗阵的关键(不仅仅是“七个人一起上”),最后还能一个人活用阵法,以一当七。

 

黄蓉、黄药师、欧阳锋、杨康,甚至于洪七公看他,都觉得是个傻子。


其实中人之资发狠上进,比聪明人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聪明人特别容易忽视努力的中人。他们容易夸大天赋带来的差距,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当中不爱出来。


这里面最早觉悟的其实是欧阳锋,欧阳锋看到郭靖武功长得很快,就动了杀心。

 

中人如果开悟了,反而更容易有大格局大智慧。比如郭靖就曾经问周伯通,为什么王重阳不毁掉《九阴真经》:

 

郭靖沉思半晌,忽地跳起,叫道:“对啊!真该好好地藏起来,其实烧了更好。”

周伯通一惊,双眼盯住郭靖,说道:“我师哥当年也这么说……兄弟,你傻头傻脑的,怎么居然猜得到?”

郭靖涨红了脸,答道:“我想,王真人的武功既已天下第一,他再练得更强,仍也不过是天下第一。我还想,他到华山论剑,倒不是为了争天下第一的名头,而是要得这部《九阴真经》。他要得到经书,也不是为了要练其中的功夫,却是相救普天下的英雄豪杰,教他们免得互相所杀,大家不得好死。”

 

这时的郭靖,武学造诣刚刚开始加速起步,但已然有了大宗师的心境了。


3    
离开郭靖,黄蓉什么都不是


如果你对黄蓉的印象,还是嘟着嘴撒娇的少女,恭喜,你让翁美玲老师误导了。



俏皮伶俐、聪明可爱的江南小姑娘可不是黄蓉的全貌。黄蓉是个杀人放火的狠角色。


黄蓉左手在他手腕上一捏,右手微微向前一送,蛾眉钢刺嵌入了他咽喉几分。那简管家只觉手腕上奇痛彻骨,可是又不敢叫出声来。黄蓉低声喝道:“你说是不说?”简管家道:“我真的不知道。”黄蓉右手扯下他帽子,按在他口上,跟着左手一拉一扭,喀喇一声,登时将他右臂臂骨扭断了。那简管家大叫一声,立时昏晕……

 郭靖万料不到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下手竟会如是毒辣,不觉惊呆了。

 

这种分分钟让人去看骨科的功夫,是要经过反复练习的,黄蓉才离开家几个月,这功夫一看就是从小练的,骨折的肯定不是黄药师,那就是家里的那群哑巴仆人。


上午练错骨手,下午练接骨术,蓉儿的课表细思极恐。


这是郭靖第一次看黄蓉出手,之后又见过她随随便便就割人耳朵、抽人嘴巴。


郭靖每次总得适应一阵儿,但黄蓉自己早已习以为常。


她有一个性格古怪、行事诡异的老爹。


桃花岛上的仆人都被他弄得又聋又哑(他女儿说都是世界上顶级的坏人);被他迁怒的弟子们都被挑断脚筋;上岛来找他理论的周伯通,都被他打断双腿,困在岛上十五载,每周还要吹潮水叫床曲。老顽童是可以嘻嘻哈哈,但黄药师的心,未免也太狠了。


要知道老毒物也不过是在王重阳死了去棺材里抢书,人家可没有把小道士捆绑囚禁,让全真教用真经来换。


黄蓉身边没有一个温柔的人来告诉她“这样做不好”。她的母亲本来是个温柔的人,却因为难产死了。


从小缺乏母爱,父亲又是个古怪之人。倘若真的顺其自然发展下去,“小妖女”早晚会变成梅超风、李莫愁这样的大魔头。



4   
最顶级的搞对象是两个人都变强


一部《射雕》,是郭靖和黄蓉的变强史,也是恋爱史。别人十七八,恋爱耽误学习;他们十七八,恋爱恋成一类高手。


在张家口,黄蓉遇到了郭靖。


郭靖纯粹宽容的爱和不计成本的埋单风格,让黄蓉找到了一种类似母爱的感觉:


“我生下来就没了妈,从没有谁这样记着我过……”



遇见黄蓉的郭靖是幸运的,此后他拜师洪七公、求亲桃花岛、寻医段皇爷……都是因为黄蓉的机缘。


每一次机缘,都让他的武功跨上了一个大台阶,最终直达“五绝”的水平。


黄蓉的变化就更明显了。


她以前不把人的死活和正邪是非当回事儿,是个独裁者。


但现在,她在意靖哥哥的目光,接受了一个大宪章。


她为了郭靖的安危,动过杀傻姑的念头,却也因为担心郭靖的埋怨而放弃。


她努力向郭靖身边的人示好,让那些喊自己“小妖女”的人们都开始慢慢接纳她。


岳阳楼上,她面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不以为然,只希望能跟郭靖长相厮守。


到了《神雕侠侣》,黄蓉居然拿出了一本《论语》,让杨过念起了仁者爱人、忠恕之道。


她开始怒斥大小武兄弟“为人不讲‘侠义’二字,练武有何用处?”


最后,那个分分钟断人手脚的蓉儿跟着丈夫郭靖镇守襄阳,光荣殉国。


如果遇不到郭靖,黄蓉的未来就是一个高配版的郭芙,任性暴力、心狠手黑。


江湖上没有人敢欺负她,想调戏她的人就算不被她打死,也被机关压断双腿。


但是也没有人敬爱她。


她不会对改变世界、改变别人的人生做任何积极的贡献,最多像黄药师那样解开几道数学题,留下几个药方。


她可能也会嫁给什么人,生下孩子。但她的孩子一定不会充满骄傲地谈论她这个母亲。


“我们的父母镇守襄阳,为国为民,他们是真正的大侠!”


更难得的是,这两个没有停步,一直在长本事的人,时隔多年还有温柔的默契。


只要郭靖在她身边,黄蓉都可以找回当年那个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心境来:


“也不怕羞!原来咱俩夫妻和顺,只因为你武功胜过我了?郭大侠,来来来,咱俩比划比划。”


如果黄帮主看了有些人关于“高攀”的说法,只怕要哈哈大笑吧。


可能她会写一段这样的答复:

 

那人是成吉思汗的养子,最好的弓箭手。

是征讨中亚的将军。

他是手执金刀的驸马。

还是对抗蒙元暴政的英雄。

那人帮我找到了终生的事业,

也让我年过五十还能有一颗童心。

你们说他高攀了我。

谢谢你们高看我一眼,

我是一只江南的小雀,

伴此良人,高飞入云。


 —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熊太行:人际关系洞察家,得到 App《关系攻略》专栏作者,《西游记》深度研究者。前杂志主编。原创自媒体「就叫熊太行也行」创始人


猫头木有鹰:熊太行的好基友,大学同系师弟。戏剧与表演爱好者。本公号常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