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消息,中国手机市场进入了下滑通道,与此同时,市场集中化加剧,二三线厂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据科技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提供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下降,降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其中,珠海魅族公司以及韩国三星电子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距离2017年一季度跌去了一半左右。
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一季度出货量只有9100万台,同比降幅超过21%。自2013年四季度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季度出货量低于1亿。出货量下滑,一些大型手机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包括三星、魅族。苹果的表现也不好,出货量只是排在第五位。一季度,因债务危机、裁员、关闭工厂等消息影响的金立手机在国内的销量,大幅暴跌了七成。
Canalys专家认为,由于每一家智能手机制造商都展开铺天盖地的营销活动,中国市场有点疲惫的迹象。竞争越来越激烈,制造商被迫模仿其它企业的产品组合和市场进入战略。智能手机企业应该专心开发多种多样的机型和功能,不能只是利用迭代设备和大量广告活动在日渐饱和的市场竞争。
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中国智能手机走向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集中化趋势,市场被五家公司垄断,分别是华为、小米、OPPO、vivo,以及国外品牌苹果。
Canalys的报告指出,集中化趋势仍在加剧。一季度,中国前五名之外的二三线厂商市场份额一共只有19%,而在去年同期,他们的份额还高达34%。
其他研究机构的数据也揭示了同样的现象,即中国四大手机品牌和苹果公司抢占了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他厂商的“蛋糕”越来越小。
虽然整个市场十分不景气,还是有少数企业成为赢家,份额增长。小米手机出货量增加到1200万台,同比增长37%。由于供应受到限制,2017年一季度小米的出货量被压制,所以这样的对比数据并不客观。与竞争对手相比,小米推出更多廉价手机,在中国争夺市场份额,红米Note5Pro也很流行。
有声音表示,从中国到全球手机市场,市场规模开始全面下滑,而四大国产品牌将会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其他边缘化品牌将会面临更多的变故,将有更多不具备规模竞争力的公司彻底退出智能手机市场的“血雨腥风”。
【原创声明】本文为科技讯原创,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