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国医大师从不碰的3种食物,劝你还是少碰吧
2017-09-06 12:21  浏览:299

今天要和友们分享的的国医大师是陕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雷忠义,他是在今年6月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这一称号是中医的最高荣誉。雷老是1954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老中医。他行医60多年,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诊治,救治了无数急重险难的心血管病人。(消息来源:西部网)


雷老今年83岁仍旧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矫健,这都要归功于他的养生之道。养生的概念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吃什么好,但是却忽视了不该吃什么。雷老讲究饮食清淡,特别注意饮食结构。他认为,肥甘厚味影响脾胃功能,易致湿生痰,有3样东西他是绝对不碰的:动物内脏、肥肉,和糖。

1、动物内脏


爆炒鸡心、熘肝尖、红烧肥肠……对于中国人而言,心、肺、肝、肾、肚、肠和禽类的胗(胃)等动物内脏是餐桌上的常客,很多人也很喜欢吃。为什么雷老不吃呢?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内脏有更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硒等矿物质,但是,大部分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猪肝和猪脑,100克猪肝含胆固醇288毫克,是瘦猪肉的3.5倍;100克猪脑含有的胆固醇约为2571毫克,相当于25份猪油(100克猪油含胆固醇100毫克)。食物中的胆固醇过高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压,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这对于中老年朋友和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吃动物内脏的危害比益处更大,所以雷老不碰动物内脏也不奇怪了。

PS:正常健康人还能吃动物内脏吗?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肝脏是代谢器官,而肾脏是排泄器官,养殖时随饲料、水进入动物体内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容易在这两个部位聚集;而动物心脏的危险性较低,其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与瘦肉相当,富含血红素铁和蛋白质,污染也较少,相对安全。总之,如果注意吃的方式,想吃也是可以的,但有一条红线,绝对不能过量。像肝、肚等内脏,要控制吃的频率和总量,每月吃一两次,每次别超过30~50克。糖尿病患者和胆固醇高的人要少吃,吃之前一定要洗干净,把内脏上的腺体去除干净,尤其是肺、肚、肠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