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丝路赞歌
2018-05-05 10:24  浏览:201



“一带一路”:丝路赞歌 

 

特约作者︱高原红      朗诵︱一舟

视频制作︱枫月无边


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看点颇多,其中,这首歌颂伟大复兴的朗诵长诗不容错过。


——题记



 

曙光女神从古城长安匍匐前进

磨平胸口闪闪发光的砾石

登上霍尔果斯高高隆起的额头

 

那些古老的叮叮当当的驼玲声

久久在上空回旋

 

这一刻,山水动情歌唱

仿佛停止了绵长的叹息……



时代的目光横扫阿拉木图、德黑兰、莫斯科、

威尼斯、雅典、内罗毕、科伦坡……

 

立峰巅的火山岩再次目睹了

成群结队的牧群,西洋人,腰缠万贯的商贾

在勇敢沉稳的大地

鱼贯而行

 

当苍天的面包被大风撕碎

当世间所有劳作被海浪卷成洪涝

当沉睡的大象缓慢苏醒,被飓风踩压的山峰

更显突兀!



作为黄河世世代代摆渡为生的“招招舟子”

 

我站在伊犁雪峰

举起手中随风甩动的喇叭

朝着东方奏响复兴的号子——

 

舞动千年的缎子再次从

东土大唐卷土重来,

 

二十一世纪的惊涛骇浪

拍岸震——千——湾!



一个大国追冠历史的符号,怀惴十三亿中华儿女的梦

 

在野鸽子啁响的春天走来

在微风簇拥的暖阳中走来

在万人仰望的夜空中像流星追月般走来

……



这一刻啊,

多么幸福,骄傲和自豪!

作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后代

作为吃羊肉泡馍和五谷杂粮长大的黄种人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我最忠诚的热爱

“《信天游》《揽工调》”是我最由衷的表白——

中华儿女穿越千年的光阴

以灵巧的针脚

将三十五颗钻石①串成东方明珠……



这样一个夜晚啊,

 

我必须启动全新的叙述模式

以烈焰腾空或万马奔腾的激越

仰起巨人般的头颅昂首嘶鸣——

 

鸦片熏黑了我肥沃的土地

甲午的涛声依旧拍打着我养在肺里的怒火

 

列强欺凌了我善良如水的母亲,

枪矛刺中了我伟岸挺拔的父亲



圆明园的石头躺在地里哭泣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的白骨,

瑟瑟发抖。鲜血吐啐了白刃

尖叫埋葬了狰狞,怪异

 

曾经被红魔焰吞噬的花朵

再也无法触摸高山的背影

再也无法攒头向阳光微笑

 

三十万灵魂日夜呼唤——

雄起吧!我亲爱的祖国!!



当我站在幸福绕梁的回响中

昏暗的灯光难以掩饰曾经的哀容

我仿佛听见了远古的刮木声

和南海的汽笛声

 

它们像男人般咆哮,决斗,迸出

火山爆发的力!

穿透山林,直抵都市的心脏

足以刺破苍穹或震碎一座冰川!

 

当月色流淌在丝绸大道高低起伏的块垒

我仿佛看见了天山脚下排着

浩浩荡荡的长龙,

蜿蜒盘旋。崎岖的山路上点着大大小小的

马灯



一个民族压抑了两百年的梦

在黎明破晓前,即将到来!

——十八颗红光闪烁的星星②啊

照耀我

走向自由,富强,直面风暴

引领世界博弈骚乱的

海啸……


注释:

①:“三十五颗钻石”指“一带一路”所贯穿的世界各国贸易港口(其中,中国包含18个)

②:“十八颗红光闪烁的星星”指丝绸之路中国经济带区域城市(包含天津、青岛、上海、苏州等18个城市),但在本诗歌中,不单指贸易港口,泛指党的十八大等等,所以有了更多的指向性。


高原红创作谈


接到2017年最美中国话湖南“端午诗会”组委会的约稿函,我甚是欣慰!当前许多网民更多关心的是一些网上的笑料,如“直播”、“快手”和明星的一些鸡毛蒜皮之事。我想说的是,关于时事、军队建设、国家发展和民族兴亡的词汇。比如:国际周边形势、日本“出云”号(该战舰近期为美航母编队护航)、战争、火焰、钢盔、咆哮、死亡、热血、子弹、儿女情……这些啊,都是当前大部分人们很少谈到的。今年是建军九十周年,也是军队结构编制调整改革的关键之年。不知朋友们是否记得,2017年度春晚荧屏,闪现一位耄耋老人,老人颤抖的声音震耳发聩啊!


       当今,无论是人民百姓还是军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我们要将目光瞄准未来战场。未来战场是什么样子?我只能用诗去想象,因为专家也无法预知一个天衣无缝的未来。节目中,把军歌《当那一天来临》搬上舞台,无疑是告诫我们,告诫忘战必危!只有将崇高的民族精神化为内心永恒的坚守,才能肩负起强国、强军的历史使命!


       创作本诗歌时,我以历史为镜,把中国古丝绸文明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程贯穿诗行,鲜明的对比抒情。其中,把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用简短的七行诗——“鸦片熏黑了我肥沃的土地∕甲午的涛声依旧拍打着我养在肺里的怒火∕列强欺凌了我善良如水的母亲∕枪矛刺中了我伟岸挺拔的父亲∕圆明园的石头躺在地里哭泣∕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的白骨∕瑟瑟发抖∕鲜血吐啐了白刃∕尖叫埋葬了狰狞∕怪异……”通过具象的捕捉,接近口语化的表现形式,生动抒发了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再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悲愤之情!


      当一阵风把立夏吹醒,我也是跟着醉了!对于我们大中国来说,今年四月和五月,让人想起来就会觉得有种提气、蓬勃向上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4月26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紧接着首台光量子计算机诞生,然后是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新一代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首飞成功,再到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讨论活动,也是今年我国的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战略意义。

所以,接到湖南方面的约稿,我兴奋得整晚没睡觉,连夜写下《“一带一路”:丝路赞歌》这首长达120行的朗诵抒情长诗。诗歌的落脚点,放在一个民族压抑了200年,最终走向繁荣和富强,赢得世界瞩目的“制高点”!“十八颗红光闪烁的星星啊∕照耀我∕走向自由,富强∕直面风暴∕引领世界博弈骚乱的∕海啸……”结尾,大快人心,道出了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心声!此诗文和一舟老师的朗诵音频一经发布迅速被中国网(新闻办主管)“中国舆情”“中国消费”频道、作家网(中国作协主管)、CCTV法制中国网(国资委主管)、中国诗歌网、搜狐、一点资讯、腾讯天天快报、北京第1时间等数十家媒体同步转载推出,届时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在社会上广为传颂。


       在此,作为一个青年文艺工作者,我由衷地感谢党和我无限热爱的祖国,感谢这个我热爱的时代,生活的时代赋予我灵感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做一名文艺青年并不孤独,有理想的人永远在燃烧……


2017年5月13日夜於北京高原红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