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心灵问答
2018-05-07 14:50  浏览:201



本周问答主题:如何改变自己
讲师:卢熠翎        整理:晚妆



1

我是一个很孤独的人,不知道怎么与他人沟通交流。


周围的人都让我感觉没有归属感。想和他们好好相处,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内心很压抑。时间久了,现在连跟同学闲聊几句都觉得很紧张。


我开始越来越不想和别人交流,越来越孤独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回答:想要和别人好好相处,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其实是因为你很担心他人对你的评价。


你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你担心自己做了一件事情,别人可能会赞同,但是也可能会反对,所以没有力量。


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坦荡做自己。


哪怕你很内向,很害羞,也可以告诉你的同学:“我很担心你们会不认可或者不理解我说的一些话,但是我很想把这些告诉你们。”


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除非我们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否则我们永远会处在这些担心、焦虑、害怕里面。


群体的相处其实就是需要我们去暴露一些关于自己的部分,包括好的和不好的。


我相信,如果你有朋友,也绝对不会是因为他是一个最完美的人,而是因为他跟你最谈得来,对你最真诚。


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可以和自己搭档、相处的人。


我们并不需要让所有人满意,只要表达自己真实的一面就好,总有些人会愿意接受你。


所以,相信你自己,你一定会有自己的朋友。

 


2

想做自己的行为到底是自私还是坚持真我?


回答:这其实要看你把什么标准定义成自私,又把什么标准定义成坚持真我。


在我的概念里,我不去伤害对方,这种对自我的坚持,是我可以接受的,就是坚持做自己。


但有时候,我们身处一个系统里,需要为对方做些什么。


比方说你在家庭中,要照顾你的孩子和伴侣。


这时候你所做的一些行为,其实是不关于自己的,而是关于整个小系统或者大系统。所以我们要考虑的也不只是自己,而是整个系统。


比如说,在某些环境下,也许你并不是很想跟他人交流,但你不得不去。


就像整个团队做一件事,需要共同参与,我们就需要让自己为别人做一些贡献。我们有自己的责任,也有自己的立场,这不需要完全拆开。


其实这个问题也涉及到了一点,怎么看待他人的评价。


如果我们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我们就始终没有力量。因为他人对我的评价,主动权并不在我手里。


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该怎样做我自己,这个标准在别人嘴里,这个力量也始终在别人手里。


最麻烦的是,别人并不是只有一个观点,而是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当你做自己的时候,别人可能会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自私啊?而当你去迎合他人的时候,又会有人说:你怎么这么没用?


一旦你明白这一点,就告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我不可能迎合所有人,肯定有人会不喜欢我,这跟我没有关系,这是你们的观点。你们的观点是属于你们的,不属于我。”


我们必须学会区分这个界限。同时,在一个系统里的时候,也愿意为别人多做一些事情。


其实我们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标准都是:你要听话,要乖。


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去做很多题目,考试,想让你成为一个努力听话,有唯一标准的好孩子。


但是从来不会教你,什么是自我?什么是我认为对的?我可以拥有怎样的观点?


老师家长其他人对我的评价,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必须要遵守,将之当成标准;还是我可以不予采纳?我可以用独立的想法去思考吗?


在我们的教育里,这部分内容太少了,所以等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就会觉得惶恐,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3

我看过一点心理学的知识,我也接受能量场的说法,但是我的改变无法维持。


今天感觉特别好,休息一晚上,第二天马上就变成原来的样子。我怎样才能维持现状,不让之改变呢?


回答:你学过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但知识是没有用的。你看了再多的书,听了再多的课,不去练习,还是不会有变化。


我们的人是怎样塑造成这个样子的?


我们为什么会反复进入我不想要的状态,比如抑郁、懒惰、愤怒、拖延。


为什么我很想改变,但是很难改变?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神经记忆体,一旦有这样的状态,它绑定的不止是一个念头,比如我们潜意识当中的信念,觉得自己做不到或者做不到,做得好或者不够好。同时还绑定了我们的情绪和神经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过往的经历。


一个人为什么难改变?


就是因为整个的状态是打包的能量状态。


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我想要正能量,想要好的状态,我现在可以持续,但是当我一见到我的老板,一见到我的妻子孩子,就会立刻调回原来的状态。


心灵成长并不是停留在头脑上的,你要能够持续做到才行。


我并不建议大家在找到一个好老师之前,读太多的理论。


当你知道很多理论之后,你再去找老师,就会觉得:“老师说的我都懂啊。”


你知道很多大道理,但是始终做不好。


这就需要用一些实际有效的方法去处理,比如我们在线下课的时候会有系统排列,NLP,情绪释放法等,线上课程里也有呼吸、冥想、情绪等。


我们需要用一段很长的时间,让自己持续巩固某种状态,去熟悉新的神经记忆,这样才能慢慢改变。


每一个人的心灵成长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成长路上,有时候你会有进步,有时候也会有退步,但是你会发现,无论怎样,你总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你只要找到大方向,坚定开心地享受这个成长过程就好。

 


4

我经常很晚才睡,即使没什么事也要拖到1、2,困到不行才去睡。我总感觉身体要休息,但即使困得不得了,也还要坚持。


我很喜欢看言情小说,经常熬夜看。我从初二开始看言情小说,经常晚上不睡觉躲在被子里看,已经30多岁了还在看。有时感觉看言情小说很无聊,但即便如此,也还要看完。


小时候爸妈不太管我,爸爸脾气暴躁,经常不问理由地否定一些事,我很怕他。


我总觉得自己是在哪里被堵住了,找不到出口。请老师帮帮我。


回答:其实根据这位同学的描述,表达的是两种状态,


第一种是拖延症,想要睡觉却始终不愿意去睡;


第二种是有些抑郁,这种抑郁就像是长时间处于一种状态,想要去改变,但是无从下手。


我刚才讲过,我们的很多状态都是一种神经记忆,重复地处在这种状态记忆里,我们的身体会分泌相应的肽,我们的细胞会习惯于这种状态。


如果想要打破这种状态,第一点就是要自己下决定,要有毅力。


比如说打算今天晚上早点睡,或者今天决定不看言情小说了,想要换一种生活方式,你就要去经历它。


经历之后,感觉自己又能够很开心,又能够有收获,你的身体就会感觉到这种兴奋和快乐,然后慢慢的,你就可以坚持下去。


第二点就是,当你把太多时间花在手机电脑上之后,你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缓慢下来,身体状态也会变差。


我建议你多做点有氧运动,那会让你的状态变得更好。


至于你说你父亲经常否定你,这确实会对你心灵成长和现在的心灵状态造成一定影响。


但是在这个问题里,你心里堵住找不到出口的感觉其实是因为找不到方向。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很不喜欢这种活死人的状态,却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变。”— —这是你现在最大的问题。


我可以告诉你,你没有办法改变,除非你自己真正对自己深恶痛绝,并且下定决心不想这样过了。


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我建议你多跟一些能够带领你的同学,或者是群里的一些朋友,或者多做一些功课练习。


你首先要改变的是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


当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你的信念和情绪也会发生变化,逐渐会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向上,你也会更加开心。


再说一下晚睡和拖延症。


晚睡的人,当你十一二点要睡觉的时候,觉得还不要睡,第二天起来之后又会觉得很后悔很内疚。


以后,每次当你有拖延或者其他想要改变的坏习惯的时候,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句话:“我不再想要让这个模式,这种方式控制我了。我想要改变,我要摆脱这个魔咒。”


你要知道,并不是你主宰了你的生活,当你白天认为自己状态很好的时候。其实你并不想要这个模式,想要早睡早起,有个好的状态,但你始终掉在那个坏的状态里。


这就说明,那种模式控制了你。


如果你不能打破这个模式,你的人生就会始终在里面循坏。


我们把它衍生开去讲。


很多人都会在新年来临那天,给全年做一个计划。“我再也不要像以前那样了,我要做什么做什么做什么。”然后你会发现,过了一个礼拜,那个计划就被扔掉了。


所以,一旦我们做了计划,就需要图像化、视觉化,让那种好的感觉来引领,这是NLP里面所学到的,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成果。


比如说要减肥,需要运动训练什么的,非常辛苦,所以就需要经常去观想那个好的画面,让你的身体在这一刻就兴奋起来。


比如你想要赚很多钱,拥有好的事业,那就每天去观想这些好的画面。


在你观想的时候,就会觉得身体里充满了活力,这时候再去克服惰性就会更有动力。

 

5

我是在亲戚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知道父母是谁,但并不清楚他们的具体情况。


童年经历过太多伤痛 ,经历过不被爱和被抛弃的感受。


现在上大一,恐惧、焦虑紧张就成了我的日常情绪。面对宿舍问题、学习问题,我也总是感到很抑郁。


我经常会回想起童年的痛苦经历,觉得自己好可怜。我想知道到底该如何处理自己的阴影?


回答:我之前有一堂微课,叫做“接受父母,接受生命的礼物”。


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无论我们有没有见过我们的父母,无论他们是不是还活着,我们的生命都是来源于他们,我们和他们之间都有着不可割裂的连接。


我们和父母的连接是如此强,我们可以通过他们,连接到我们的祖先,连接到生命的源头。


哪怕你没有见过你的父母,你也可以在心里面去接纳他们,爱他们,感谢他们给了你生命。


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无论如何,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需要感谢他们。


我建议你可以去听一下那堂微课的录音,然后在心里多和父母做一些连接。


第二点,我希望你明白,你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其实不只是父母给了你生命,而是生命通过某种方式,一代代地传承,透过父母,来到了你身上。


你要比你想象的更加独特,更加大。


你也可以经常去观想和生命及命运的连接。


有这么一种说法,或者是比喻。也许你当年在投胎的时候,就已经和你母亲有了约定,你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经历这样一些坎坷,而在当时,你是同意的,你愿意经历这一些。


如果这种说法你觉得可以让自己好受些,那么就努力告诉自己:“我接受我的命运,哪怕付出现在的代价。”


当一个人接受自己的命运,不再去抱怨,不再去想要做任何改变,就会瞬间变得有力量。


我们跟父母的关系里,其实隐藏着一个很深的东西,我们可以允许其他任何人是任何的样子。


比如说,我们觉得老板或者同事怎么是这个样子的,但是也不会要求他们改变。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接纳我们的父母,会觉得他们没有足够对我好,根本不会正确对待孩子,给了我那么多批评和负面评价,给我种下了太多创伤。我很恐惧害怕。


言外之意,就是想说:“爸爸妈妈,你们做的太不尽职了,一点也不完美。”


就像是在做一个决定:“我想要把你们换掉”。


或者说:“你们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应该换一种方式对待我。”


如果你没有办法如是接受你的父母,那你就会很痛苦,始终是在想要索取却得不到的心态,没有办法成为成人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什么是成人的状态,就是明白:父母不是完美的,他们和你一样,也是千疮百孔这样经历过来的。


也许他们恋爱了,结婚了,怀孕了,把你生下来了,并没有受过任何培训教育。做父母是不需要做任何培训的。把孩子生下来就成为了父母。


他们也许是一个很糟糕的父母,但这就是你的命运,而不是他们的命运。


我们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看见我们的父母,对他们说:“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你们所做的已经足够了,更多的就是我的运气,所以我愿意接受你们给我的生命,也愿意接受你们就是这个样子的。”

 


6

我无法与最亲密的人相处,总是吵架,总是乱发脾气。


童年时我总是被母亲责骂和体罚。母亲的脾气很暴躁,而父亲的性格很温和。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典型,和上面这个问题是连接在一起的。


当我们没有办法接受父母的时候,我们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在亲密关系和婚姻里,我们和伴侣的关系会很像父亲和母亲的关系。


如果你的父母亲经常争吵,在你童年的潜意识里,会感觉到,这种亲密关系和这种家庭是不安全的。在某种程度上,你有可能会去代表你父母中的一方,而自己的伴侣当成另一方。


如果你是一个女性,可以想象看见自己的妈妈,看见自己的伴侣。


你可以看看妈妈,再看看你的伴侣,对他说:“你不是我的父亲,是我的男朋友(老公)。”


再看见妈妈,告诉她:“那是你处理亲密关系的方式,我不需要像你一样。”


反之就看见自己的爸爸和伴侣。


在家庭系统里,孩子总是无意识地想要去承接一些东西,比如母亲对父亲的愤怒。


同时我们也会做一种双重转移,把母亲对父亲的愤怒,转移到我们对伴侣的身上。这也是我之前讲过,人为什么生来如此不自由却不自知的重要原因。


心灵成长能够帮助我们的,就是让我们有觉知地去生活,改变现状的状态。


很多时候,看上去说:“妈妈我很讨厌你。”


但你却会发现,慢慢地,会越来越像她。


在家庭系统排列理论里,孩子总是对父母有着很大的忠诚和诬陷的爱,哪怕在意识上很憎恨他,但内心深处是对父母很深的爱和连接。


怎么样恨一个人?


就是要在潜意识里,经常去看他。


憎恨就是越不想去看他,越是想要去注意他。所以慢慢的,你会和他越来越像。


排斥和反抗并不能让你自由和脱离,放松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爸爸妈妈很爱你。


「你们这个样子是可以的,我并不想改变你们。」


「现在,你是你,我是我,我允许你是现在的样子,现在的缺点,我不想改变你。」


「你们已经做得足够了,现在可以用现在的样子成为父母。」


在你的心里和潜意识里这样说,你会真正接纳他们。


当你真正接纳一件事,你才可以把它放下,做自己。相反,任何的恨和愤怒都是一种很强烈的连接。

 

7

我总是不爱工作,每天工作都感觉好压抑。


自己经常被身边同事骂得跟狗一样差,可就是没有冲劲。


老公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我是大专生,总是很自卑。


每个月拿着少得可怜的工资,可就是奋斗不起来。做事情总是乱七八糟,别人都听不懂我说的话。


每次去见老公身边的人,恨不得找个洞躲起来。可是这么糟的情况,我还是懒洋洋的,老公骂一下有点小动力,一会就消失了,我该怎么办?


回答:你的这种状态其实和你小时候与父母相处的状态很像。


你的父母对你不满意的时候,你也是懒洋洋的,没有动力。你陷在了一个死循环里面。我想要改变,但是我又无法脱离。


我建议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慢慢喜欢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


你可以去听一下那些自我整合自我接纳的课程,当你慢慢喜欢自己,你的自尊自信自爱会逐渐积累,你也会逐渐有动力。


一个对自己评价很低的人,不会有动力去做任何事情。


一个孩子怎样才会有自信,至少要经历六千到一万次的赞扬。


你需要得到足够多的赞美赞扬,而现在能给你这些赞扬的就是你自己。


每天赞扬自己,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进步。


你要做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的未来给她担当起来。


你曾经没有那么多的支持肯定,现在你要看到这一切,去看到自己曾经内在的孩子,给它勇气和动力。


我前面讲过,我们人的状态模式都是神经记忆状态,就像是一个已经编写好的程序一样。


而想要改写程序,就必须通过一些小的联系给自己肯定。


有的人会觉得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我就是有那么多缺点,就是不那么完美。为什么还能给自己肯定?


其实这不是自欺欺人,相反,我们就是这么被塑造出来的。


你其实没有你想象地那么糟糕。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


也许,别人不欣赏我们,我们要欣赏自己,哪怕是一些点点滴滴的一些小事。


我们要通过这些动力,来使神经系统体会到好的感觉,你的情绪就会跟着慢慢发生变化。


为什么我们给自己那么多否定,就觉得很正常,给自己那么多肯定就会觉得实在自欺欺人呢?这两个难道不是一样的道理嘛?


我希望所有听到这个节目的同学们,每天都可以向整个宇宙说:“我最爱我自己,你很棒。”


如听众里有做父母的,我也希望你们可以明白,教育不是要去学各种知识,而是让孩子从小具备这样的心理状态,知道自己怎样去认同自己,知道怎样去面对困难,克服冲突,怎样与人相处,这才是最重要的。

 


8

我是女性,还有个弟弟,但是从自己记事开始,父母就把我当男孩子养。


我父母在我小时候经常打架,我在18岁时就出去打工了,现在也很努力上班挣钱。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和领导、婆婆、老公说话时,我都会很紧张,不敢表达自己。


走路时感觉自己是飘着的,经常撞到人或东西,心里貌似压抑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和别人说话就是很紧张?而且还会经常丢三拉四,记性不好。



回答:首先,你从小就没有获得身份的认可,没有安全感。


在中国这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对于第一个孩子,父母总希望是男孩。


因此,当有个女孩出生的时候,妈妈就会带着遗憾甚至是内疚,而爸爸则会带着愤怒。


孩子从一出生就会处在那样的能量场里,觉得自己是被嫌弃的。


那种不被接纳的感觉就会深深印在孩子身上。那种我并不重要,我需要努力讨好的感觉,会伴随孩子的长大。


你现在需要明白,你已经足够大了,可以做你自己。


你需要做你自己的父母,接纳自己内在的小孩,接纳自己。


我建议你做一些接纳内在小孩的练习。


那个内在小孩曾经没有人鼓励欣赏他,甚至对他的出生也没有欢庆,仿佛他是多余的。


所以,你需要看见那个孩子,告诉他:


「现在我看见你了,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理由的,是独特的,是受到祝福的。


无论你的童年发生了什么,我很开心看见你活下来长大了。


现在,你不再需要从外界吸取力量,现在,我可以自己给自己力量。」


你没有办法去改变历史,当你想要去改变历史的时候,你就不会有力量,除非你现在这一刻就可以做转化。


大部分的人都是持续留在现状里,总觉得我变成现在这样都是爸爸妈妈的不好,我没有办法改变他们当年对我的做法,所以我现在就是这样,我也没有办法。


我不承担我的责任,所以我把责任推给你。


那时候你确实做不到,但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为什么还要紧紧抓着那些糟糕的东西呢?


其实,在心灵成长里,永远就是这几个词:面对,接纳,放下。


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


我们要对自己的命运负100%的责任,无论别人怎么对待我,那全部都是我的环境。


我的父母、同事、妻子孩子,全部都是我的环境,都是自己内在世界在外在世界的投影。


只有我们的内在变了,外在才会发生改变。

 

下期主题:


其实人生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

但是情绪一直在影响我们。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

如何和自己的情绪相处




【参与方式】


如果针对这次的主题


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