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攻略
要口碑还是要称号 马拉松“金标”有多大意义
2018-05-07 22:13  浏览:173
资料图。 资料图。

一个月前,广州马拉松对外招标未来四年的赛事运营方,上周五,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专家评审组打分评议,负责未来四年广马市场开发、赛事举办及运行的运营商终于浮出水面。根据相关规定,广马未来4年的运营商还要经过公示、正式签约等流程,有望在本月中旬正式对外公布。广马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未来4年,将继续对标国际金标赛事,更加注重赛事服务、参赛体验和仪式感等细节工作,奔跑在“双金”(中国田协金牌+国际田联金标)的征途上。

这次广马招投标,一个关键词就是“金标”,即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资格。要求一个过去五年运营过金标赛事的团队来打造广马,这在国内是头一份,也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目标和意图。本身国内这样的运营商就不多,过去这一个月间,甚至有的运营商为了这一资格“长袖善舞”,突然宣布自己其实在运营着某个金标赛事。都是给这个金标给闹的!

金标赛事,就是国际田径联合会对于旗下众多马拉松赛事设立的一套质量认证标准。这一认证始于2008年,起初只有金标和银标两种,2010年增加了铜标。国际田联每年授予一次标牌赛事的头衔,以此引领世界各地路跑赛事。

对于每一种标牌赛事,国际田联都拟定了一系列标准,哪个马拉松赛事想申请,按照要求一步步操作即可。该申请必须由举办竞赛的国际田联会员国签名,表明国家对此申请的支持。即国内马拉松赛事想申请,中国田协得同意。中国田协对于国内马拉松申请国际田联标牌赛事,还有进一步的规定。满足条件后,你才能去申请,田协审核同意后,便向国际田联发去协会意见和文件的盖章页。

对于一个想申请标牌的赛事,最大的难题是精英选手的邀请上,金标和银标必须有至少男女运动员各五名,且运动员在赛前36个月内获得过国际田联达标成绩,这些精英选手中必须包括至少五个国籍。至于其他诸如赛道、转播、计时、兴奋剂检测等方面的标准,相对而言都不难做到。一个赛事,只要想评标,按照国际田联的诸多要求,照方抓药,便能获得国际田联认证,从铜标直至金标。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的钱。

在国内马拉松热潮中,金标赛事成了很多赛事的追求,除了已经获得这一认证的赛事之外,很多新兴赛事也旗帜鲜明地喊出,几年之内冲击金标。有一些赛事已经被评为银标、铜标的,更是信心满满地要冲击金标,广马、深马都在此行列中。

在金标赛事上,我们看到了国内马拉松的热情。在很多马拉松组委会眼里,这事关比赛的档次和城市的形象,一定要争取。其实从其本质上看,金标赛事对于精英选手们有意义,对于大众选手,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比赛,去片面地追求认证,代价昂贵。再者,金标仅仅是一种标准上的认证,其中也分三六九等。像去年全世界共有50个金标赛事,既有“六大满贯”这种世人皆知的,也有很多你根本没听说过的比赛。

国内的马拉松,需要几个金标赛事来“充充门面”,但对更多的赛事而言,不宜好高骛远,更应该脚踏实地,服务好大众跑者。当你赢得跑者口碑,成为广受大家欢迎的一个赛事,其荣誉感并不会比一个金标来得少。

(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