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媒体人潘乱老师一篇《腾讯没有梦想》在周末刷爆了朋友圈,接踵而来的各种围绕腾讯到底有没有梦想的文章,更是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扑面而来,各大互联网巨头也闻风而来,高谈阔论参与其中,一众主流媒体的加紧报道,更是把这波关于腾讯、关于媒体、关于公关的大戏推向高潮,成为了这个周末业界一大奇观。
然而戏剧性的是,就在大家都在为每天赚两个亿的腾讯操心前程之时,一篇《腾讯的梦想其实是我PS出来的》横空出世,这位网名为Zen的网友在文中称,pony马化腾的那则传遍全网的评论,其实是自己PS的,并表示“做这个事情完全是出于对运营的好奇心。”随后腾讯公关总监张军也在微博辟谣,称该回复确是他人杜撰,非pony所言,网友中便又跳出多位事后诸葛,分析马化腾的回复漏洞百出,20分钟读完还有时间写一大段回复,不合逻辑云云。
而这跟娱乐圈的八卦并无二致,我们不妨拿最近大火的明星idol蔡徐坤来举个例子:一真爱粉撰文蔡徐坤虽然现在风头正劲,一时无两,一条微博就能引来百万转评赞,是被官媒力推的好好青年,但是还思路不明,没弄清是要靠颜吃饭,还是凭实力说话,言辞恳切,有理有据。
文章既出,席卷微博,不光各路粉丝跳出来予以回应,说我家idol真的很好,这些年的努力你们都看到了吗?就连其他小鲜肉、小花、大V营销号也纷纷发表看法。
甚至还有网友甩出蔡徐坤看过此文之后的回复截图,说文字看了,写的很好,自己身为当代青年,面对花花世界,坚持静守己心,既然选择远方,必当砥砺前行,并向大家推荐了老电影《地道战》。截图分分钟登上微博热搜,成为当日超话,然而没过多久,经纪人出面澄清,我家坤坤可没说过这样的话,是粉丝P着玩的。
不可否认,娱乐圈有idol,有粉丝,会追星,互联网圈又何尝没有?从业者对于马云、马化腾、任正非等大佬的崇拜,丝毫不亚于对流量明星的追捧。作为标杆式的人物,他们经过前期的自我努力,达到了现在的成就,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艳羡不已的,所以他们的言论掷地有声,举足轻重,至少合乎正常逻辑,似乎很少有人会去质疑真假。
或者说,正如杜撰马化腾回复的作者所说,在看完潘老师的文章之后,拉到最下面看网友评论,分析绝大多数人的舆论走向,找到80%的人都关心的焦点,稍作加工,便可写出以假乱真的小马哥的回复了。这样的话虽然出自“马化腾”之口,但是其实更是出自每一个读者之心,说到了你的心坎里,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所以很多人选择了直接信以为真,不会第一时间去质疑其真实性。
那么这样的一出恶搞,又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了问题所在。对于互联网上每天成千上万条的信息,真真假假,鱼龙混杂,普通网友很少会有时间、有精力去分辨真伪,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可以说只要能够稍微把握一下普通网友的情绪点,配上一些看上去有些相仿的图文、视频片段资料,便很容易引导舆论走向了,加之如今自媒体越发发达,人人都是自媒体,病毒式扩散能力已经远超人们想象,任何看似微乎其微的事件或言论,一经传上网便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全民参与的爆炸性话题。
这对于舆论而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加以更加细致地监督,让所有人,所有事,都暴露在阳光下,让黑暗、肮脏无处遁形,但另一方面,一旦舆论被有心人操纵,网友的盲目性又会被利用,很容易沦为利益相关方操控舆论的帮凶。
回顾这个周末有关腾讯梦想的讨论,腾讯固然要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看客们自己的梦想则更为重要。毕竟腾讯也还只是个20岁的年轻企业,想做成百年老店的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路,也要自己走好,路边的风景,同行的伙伴,都只是我们达成目标之前,路途上的一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