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资讯
庐山行纪略
2017-09-06 12:52  浏览:283

原本计划的西安之行因为炎热,更是因为吸取了上次北京行的教训而取消,我们临时决定上庐山。此时立秋已过,暑气渐消,上庐山多半是冲着它的名气和厚重的人文气息而去的。网上购票,8月8号下午2点15上车,9日凌晨1点才到九江,行程拖沓漫长,路线也不经济,三个大站停车在一个半小时以上。好在没有误点,九江站地处闹市,但乘客稀少,环境脏乱差,还不及一个县级车站,正在四处张望踌躇,上来一个民工模样的人和我们搭讪,说是自家的房屋改建的家庭旅馆,方便实惠才70元一晚,我们一合计,反正也住不了几个小时了,就将就一下算了,事实证明出门在外凡事都能讲究就是住宿不能马虎,因为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兴致和精神状态。
8月9日
天未放亮,在潮湿闷热中迫不及待地醒来,正欲赴汽车站赶往庐山,旅店老板娘却鼓动说她可以帮忙联系旅行社,300元一天所有景点可以玩遍,对人生地不熟的外地游客很划算,看着她和旅行社导游一唱一和的样子,加之以前的经验,我料定他们又是一伙的,可能是个套,所以果断拒绝好意,坐公汽到九江长途汽车站。途中好一场瓢泼大雨将我们淋了个透,心想这次的庐山行多半不会称心如意了,因为十日九雨的庐山一定是云山雾罩,要想看清它的本来面目就更难了。15元的车票,被告知1个小时的路程,到达庐山北山门,购景区门票180元,再乘车,接着是十八弯的盘山公路,一路穿云透雾,峰回路转,掠窗而过的美景让庐山小露峥嵘,引的乘客一阵阵惊呼。十点的样子终于到达牯岭镇,这是一个建在山顶的集镇,据说常住人口有3万人,大多依赖旅游业为生,镇上车辆行人来往穿梭好不热闹。我们找到了提前预约的一家当地人开的家庭旅馆,225元一天,在寸土寸金的庐山旅游旺季算便宜了(后来才得知这里的酒店在7月份的时候被炒到了六千一晚,别墅则是一万八的天价,真令我等百姓咋舌)。待一切安顿好了以后,时间尚早,决定先购景区大巴通票,80元一位,七天内有效,第一站是含鄱口。因为庐山的景点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二条线,东线有含鄱口、五老峰、大口瀑布、植物园、三叠泉、芦林湖、庐山博物馆(芦林一号别墅)、三宝树、黄龙寺、黄龙潭、乌龙谭等,较分散。西线有石门涧、大天池、龙首崖、御碑亭、劲松、仙人洞、好运石、险峰、天桥、花径、如琴湖、美庐等,因为含鄱口最有名、气魄最大,所以我们毫不犹豫选择了含鄱口作为第一站。下站后步行五百米就到了含鄱口观景平台,此时正是雨后初霁,谷底云雾蒸腾,朵朵白云胖乎乎软绵绵地依傍在山腰,从未感受到白云是如此之低离人是如此之近。举目四望,左边是五老峰,李白“庐山西南五老峰,青天削出绣芙蓉”的名句早已让它享誉古今,右边是庐山的最高峰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两山对峙之间是庐山现存最大的第四纪冰川形成的U形谷,谷口正对浩瀚的鄱阳湖,远观犹如一条巨龙欲将湖水吸尽,故名含鄱口。山川岂无心,故国神游遍,知我远来意,肯将真容现。辛弃疾词里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想来意境于此是相通的。踟蹰间心随云走,愁逐雾散,远水近山渐次分明,鄱阳湖浩渺的烟波直接天际与浅蓝色的苍穹浑然一体,山下是晴岚浮动,山上则是薄纱漫弄、裙裾轻曳,欲遮还羞。趁着游兴我们又乘缆车到了五老峰脚下的大口瀑布,游说的人却说这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所在,后来才知道这是诱人的骗术,一人86元简直是个坑。瀑布不高水量也小,沿途摊点林立,游客倒不少,想来大多是在含鄱口被忽悠来的。倒是缆车速度不快不慢,可以尽享沿路风光,山谷的清籁从鄱阳湖上携风带雨迎面而来,松枝缀珠,触手可及,此时即使有雨具也舍不得用了,只是尽情感受这酥麻的清凉。
回到含鄱口经过大牌坊,此一片山岭名为含鄱岭,属于第四纪冰川遗迹刃脊,大概是来源于它刀刃般的模样吧。穿过牌坊就是望鄱亭,望鄱亭为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形楼台,此处是含鄱岭的最高点,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是赏月、观云的绝佳去处。蒋氏夫妇常到此地游赏。岭上小径游客稀少,两边苍松翠柏,难得的清幽雅致。
沿小路下山是植物园,这里原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冰窖,也就是储存冰川的地方,四周群山环抱地势低洼。园内遍植树木花卉,旁边一条小溪蜿蜒流过,这里也是毛伟人流年忘返的地方,还立有纪念碑。
回程路过庐山会议旧址,这里原来是庐山人民剧院,后因三次对中国近代史产生巨大影响的庐山会议而闻名,分别是59年61年和70年。一楼是相关影响资料展示,看到了老彭写给毛并触犯龙颜的万言书复印件,二楼是59年庐山会议的情景再现,看到伟人高大的画像,和会场边巨幅标语,还有那些埋没于历史风尘的著名人物的名字,真有时光倒流之感。
到了位于牯岭街附近的别墅群区,本想参观美庐别墅,无奈别墅正在整修,要到10份才完工,在门口张望许久,终究是树木掩映不见一物。话说这一带是庐山最早开发的地方,也是各国各式建筑风格集中展示的地方,盘桓期间,山环水绕,抚石听泉,确实是静思养性的好地方,也就难怪国共两党枭雄都会钟情于此地了。

国内外旅游,代订酒店,机票。签证,广东省内游,港澳游!有需要请联系我 13602500019同微信
三叠泉有小火车了?我以前去还没有呢,全是步行,下到谷底看瀑布,然后再上山返回,来回走了2个多小时,很累的,听去过的同事说,其实从谷底走出大门就是下脚下去九江的汽车站,我当时不知道,又原路上山返回了
8月10日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乘坐景区大巴随处可见这样的广告词,索性这天的第一站就到三叠泉吧。听说三叠泉是最耗费体力的一站,但也是最诱人的地方,庐山游客往往把这一站放在最后游览,因为玩过三叠泉后大多没了力气,后面的景点就会少了兴致。但我们却要不走寻常路,由难到易,渐入佳境。下车后先是一段步行,乘坐的是别具一格的缆车,其实更像是一个小火车,有轨道坡度平缓,一车四十多人,感觉安全多了。还未上车时薄雾就已从山涧升腾起来了,很奇怪一边是阳光普照,一边是凉雾蒙蒙,但不是将周遭裹得很严实的迷雾,更不会让你沉闷压抑,它从一团团洇散,再化作丝丝缕缕直至消失无踪,尽在咫尺,想要抓住把玩却又杳不可得。大约半小时的功夫就到站了,接着是往返2600级的上下台阶,很是考验人的体力,下山时倒是轻松惬意,迎面而来的上山客个个大汗淋漓、一步三停。未到谷底已闻瀑布声如巨雷,直击耳膜,身边的路标渐次闪过一叠、二叠、三叠,经过大约半小时方到谷底,此时抬头仰望只见一泓清泉玉带素练般从天而降,与涧石撞击着飞珠溅玉般扑面而来,下面是一潭碧水,潭中一块巨石突兀其中,千百年来被泉水打磨的浑圆光洁。泉水是从海拔1370米的五老峰和大月山奔腾而来,在此羽化之后又直奔鄱阳湖而去。谷底巨石嶙峋,但可攀玩戏水,这里也是第四纪冰川遗迹,属于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左有铁壁崖如斧劈一般高约万仞。谷口正对鄱阳湖,一山一水一明一暗遥相呼应,甚至可以看到湖边的风力发电的扇叶。左边山腰间有观瀑亭,体力原因没有上。正要往回走的时候,雾气渐散,终于看到了三叠泉的全貌,原来我们最初下来看到的只是第三叠而已,难怪怎么比也和那宣传画上的对不上号呢,看来到的了庐山也不见得能欣赏到美景,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不光要考验定力更要看机缘。下山容易上山难,上来1300级台阶我们是结结实实地走完的,也有人力轿子走,论斤10元一斤,一人就一千多,但也有财大气粗的,我等还是算了吧,就算是为了锻炼身体了。
回程时路过含鄱口站,又想到昨天含鄱口匆匆一别还没玩够,再上去看看云吧,哪知道此时的含鄱口已经大变脸,四周雾气迷漫什么也看不清了,只有牌坊隐隐可见,小坐一会直奔芦林湖。下站后见三宝树很近,临时决定先玩三宝树。一条幽径曲折回环,身旁溪流潺湲,清脆悦耳,经过三叠泉的虐人之旅,我们三已是强弩之末,只是被这美景牵引着漫步游走。不多久到了黄龙寺,寺前就是三宝树,传说是西晋僧人所栽,二棵柳杉合围6米高41米,树干挺拔,虬枝干云,一株银杏合围5.5高39米,标志上却写着树龄600年,可见传说不真。这是庐山树龄最长的三株古树,为庐山之宝,也是庐山人文开发的历史见证。
继续走不多远是黄龙潭,潭水清冽冰凉,四周浓阴蔽日,石怪苔滑,戏水期间不觉刺骨。山石上可见“听泉龙吟“”的石刻,想来这里可能是山僧们的取水之处。前面又有乌龙谭,有五股清泉倾泻而下,潭面平滑,波平如镜,游鱼细石皆可把玩,这里曾是西游记的外景地,所以还颇有人气。
按照导游地图的指示到了西线的终点石门涧,在这里有缆车直达石门景点,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决定改天再来。听介绍说由仙人洞可达花径,游览时间也不长,所以决定在仙人洞站点下车。到仙人洞必过御碑亭,该亭是朱元璋为周颠仙人所建的纪念建筑,亭子全部石质,单檐歇山顶,四周无廊柱,三面开门,内树御碑,高3米,上书2000多字周颠仙人传。正门有对联二副,一曰“姑从此处寻踪记,更有何人告太平”,二曰“四壁云山九江棹,一亭烟雨万壑松”。整个建筑古朴庄重,历经600年风雨而不倒,堪称庐山胜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亭旁凭栏眺望可见整个九江城,城内湖泊以及长江沙洲尽收眼底。过了御碑亭就是仙人洞景点的石门洞,后面有江青留影的劲松,松树并不高大,下有石刻“纵览云飞”,劲松生长在一块突出的巨石上名为“蟾蜍石”,对面就是险峰,这一带的山谷名为“锦绣谷”。过了劲松是仙人洞,此洞是绝壁上的天然石洞,又名佛手岩,高7米深14米,内供吕纯阳雕像,洞内石壁有两处清泉,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洞壁上到处是历代摩崖石刻,但感觉保护不善,被香客们烟熏的乌黑一片。洞右边有老君殿,供奉着太上老君骑青牛雕像。继续走是1500米的绝壁栈道,全程起起伏伏行走在绝壁之间。路过野生猕猴出没处,正好有一只猕猴蹲在路旁树枝上和游客们互动,好不有趣。前面是好运石,一块孤立的巨石,高约丈余,传说摸摸它可以带来好运。再走就是谈判台、梵音泉,最后是天桥。此桥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冰溢口,为天然石桥,横跨整个锦绣谷,有传说和朱元璋很有渊源,但在600多年前垮塌。现仅存半截石壁,和一块突出的巨石,站在巨石上拍照如果角度合适还可以找到天桥的感觉。往前是如琴湖,花径站,因为时间不早了,便打道回府明天继续。

8月11日
在庐山的最后一天,决定由远及近,先玩大天池、龙首崖,再到如琴湖、花径、芦林湖。大天池其实是一处废弃的天池寺遗址,目前正在整修。入口处是圆佛殿,文殊台,都是民国时期建筑,唯有天池寺的山门颇具特色,由几块就地取材的石头随意搭建而成,也不经打磨,像极了农家的柴门,又像随缘接引学人的不二法门。上横一条石,书“天池寺”三个大字,造型古朴自然,充分体现了修行人心随境转天人合一的境界。下面是龙首崖,此处绝壁万丈,下临深涧,崖顶至崖脚呈方柱形,顶部向外突出,劲松斜覆,形似龙首昂首欲腾云而去,前面是铁船峰遥遥相对。崖壁之上几株庐山松扎根于岩石之间,仿佛龙须,微风拂过栩栩如生。古代时常有信教徒在此舍身成佛故称舍身崖。再往前是通往石门涧的山路,大约一千多米,山势陡峭,奇松怪石过眼皆是。因这段是下山路所以倒不觉得很累,游人也少,所以这段可算得上是庐山之行最悠闲惬意的行程了。这里的松树大都没头而且朝着一个方向生长,大概是风向和阳光作用的原因吧。山顶是烈日炎炎,到了山谷却是凉风习习,在一个叫卧龙松的地方小憩,俯首是横跨涧底的悬索桥,身后是龙首崖,眼前是铁船峰,“一线瀑”从山间逶迤而下,宛若玉带。眼见到云雾从远处山脚下的平原吹送过来,遇到对面的铁船峰便盘桓不前,在山涧浮荡飘散。继续朝着悬索桥的方向行进,走过冰川时期的冰坎,穿过巨石劈开的小道,终于来到了桥边,此桥建于93年11年大修过,是欣赏石门涧风光的好地方。原来此处也是第四纪冰期的一个大冰窖,石涧就是冰川融化的溢口,经过几百万年的侵蚀下切山谷显得格外幽深,目测和两边山顶落差至少有千米以上。我们经过的地方叫冰坎,是阻挡冰川类似门槛的地形,此地和三叠泉深涧应为整个庐山地势最低的地方。
过了悬索桥到谷底还有800米,而且还要门票49元所以果断放弃,坐回程缆车直奔花径。花径源于白居易的那首《大林寺桃花》,地以诗名,现在是花径公园,大门是30年代李拙翁手书的花径石门和“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往里是花径亭,有传为白居易手书的花径二字,还有白居易草堂,想来都是后人杜撰的。来到如琴湖边,这里四周青松环湖,翠微倒影相映成趣。湖中有湖心岛,岛上也是翠柏森森,并建有亭台楼阁,和岸边有九曲桥相通,但因安全原因已不能过。沿湖漫步既可闲亭小坐畅叙幽怀,也可引领纵目极视听之娱。
最后一站是芦林湖,庐山博物馆。芦林湖是个人工水库,是庐山的饮用水源,也是庐山会议下榻和游泳的地方。芦林湖以前是个天然湖泊,因湖中长满芦苇故名。在1700年前阻挡湖水的冰坎垮塌,湖泊消失,至今还依稀可见当年的冰坎遗迹。50年代为解决庐山的用水问题修建了大坝,湖中有一小亭,玲珑别致,我们来时正当风云骤变云雾升腾之时,小亭在雾中若隐若现别有情趣。湖边就是芦林一号别墅,现在改为庐山博物馆,占地3700平方,馆内陈列有庐山各个时期的图片影像资料以及地质演变实物,还保留有毛居住时的卧室、会客厅、会议室等,院内奇花异草、碎石铺路,建筑风格简洁大气,丝毫不逊于美庐,看来一生提倡节俭的毛伟人在居住环境上也是颇为讲究的,连前面的天然游泳池也是特供的。

@兴观群怨2009 2017-08-15 21:04:38
8月9日
天未放亮,在潮湿闷热中迫不及待地醒来,正欲赴汽车站赶往庐山,旅店老板娘却鼓动说她可以帮忙联系旅行社,300元一天所有景点可以玩遍,对人生地不熟的外地游客很划算,看着她和旅行社导游一唱一和的样子,加之以前的经验,我料定他们又是一伙的,可能是个套,所以果断拒绝好意,坐公汽到九江长途汽车站。途中好一场瓢泼大雨将我们淋了个透,心想这次的庐山行多半不会称心如意了,因为十日九雨的庐山一定是云山雾......
-----------------------------
想了解南京旅游南京美食可以浏览我们的网站哦,nanjingcity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可近看,可远看,总之怎么看都好看,也是中国必去的地方。 不过看下来,景点是不错,住宿就普通了点。啥时候到住住莫干山的民宿吧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159号旁百品汇商场A1铺,铺上招牌打着苹果(中国)新市零售店,广州市白云区云城共众通讯经营部,用翻新机当新机进行诈骗大家不要去那里买手机,白云新市萧岗天桥下手机店也是诈骗店铺,大家不要去
十年前去过,玩了2天,那几天的天气不好,雾太大了了,还下小雨,含鄱口和五老峰都在雾中,什么都看不见,三叠泉和锦绣谷不错,去三叠泉先下到谷底回来再爬山,路很长走的很累,庐山最大的好处是山上有汽车可以在景点之间,而且山上是小镇,什么都有,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