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屹
2018年5月11日据海外网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公开表示,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是一个严重错误,德国不会追随,将继续遵守伊核协议。
默克尔在柏林举行的督教民主联盟地区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不是该协议的终结,有鉴于此,欧洲必须负起应有的责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介入国际事件,所以德英法三国不会受到美国影响,会将继续遵守伊核协议,并确保伊朗履行伊核协议内容。
虽然默克尔在讲话中也反复提到美国强行退出伊核协议令人担忧和遗憾,可是这并未打击到她维持伊核协议的信心,她坚持认为伊核协议是维护地区稳定及推动中东无核化的重要支柱。此外,就在美国宣布“退群”后不久,德国便联合英法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伊核协议是国际防核扩散进程中取得的成果之一,美国应当尽快回到正确轨道上来,履行维护伊核协议基本框架义务,不要采取其他措施阻碍伊核协议贯彻执行,从而确保伊核协议得到落实。
德国此次罕见对美国展示出强硬态度,铁心要维护伊核协议。然而,德国之所以如此看重伊核协议绝非要借此推动国际防核扩散工作,不过是地缘军事利益使然。表面上伊核协议具有稳定中东局势,制衡主要地区势力,减少大规模军事冲突或动荡的可能性,进而让已经被难民潮冲击得七零八落的欧洲有充裕时间消化难民并稳定边界。可事实上,伊核协议背后的地缘军事利益远比减少难民更加重要。
由于特朗普屡屡在军费问题上刁难并以减少安全支持为筹码要挟,常年削弱自主防务能力的欧洲一时间非常被动。而同时,美国不断激化美俄矛盾,逼迫欧洲主动恶化与俄罗斯矛盾,这种不负责任做法直接造成欧洲以孱弱的军事力量面对骁勇善战的俄罗斯“洪流”,这对于早已将日耳曼民族善战的基因消磨得一干二净的德国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从爆出现役空军飞行员纷纷提前退役或装病来避免与作风强悍的俄罗斯飞行员对峙到上百架主战战机无法完成正常军事任务,可又没有足够资金独立研发新一代战机,甚至常规弹药配备缺额都非常惊人,德国军事困境可见一斑。
这种情况下追随美国惹怒俄罗斯无异于为美国火中取栗,但长期对抗已经严重侵蚀俄欧双方互信,所以伊核协议价值便体现出来。作为直接签字方,德国采取与俄相近立场可有效拉近与俄关系,而俄罗斯则需要尽可能团结更多国际力量向美国施压,若能有德国支持真如雪中送炭,而且俄罗斯也有意改善与欧盟关系,双方极可能借此机会加强接触,逐渐淡化美国因素。由此可见,美国的倒行逆施已经引发盟友普遍担忧,如果继续“任性”,则将可能面对更加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