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21岁空姐遇害父亲欲哭无泪 滴滴却忙着悬赏百万
2018-05-12 16:08  浏览:200

5月6日,21岁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引起了极大关注,在为受害空姐感到悲痛、为受害家庭感到同情,对犯罪嫌疑人感到愤怒之余,网友们也再次对滴滴平台提出质疑,乘客受害事件在滴滴平台上频频发生,每次滴滴都出面道歉,但是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保障乘客人身安全的具体措施出台,同时平台司机准入门槛过低,众多并不符合司机资质的社会人员加入了滴滴司机队伍,也在此次事件发生后,为网友广为诟病。


此次出事的,是滴滴顺风车。作为滴滴出行服务当中,价格相对较低的服务之一,顺风车在很多二三线城市也很普遍,滴滴平台派单会给乘客指派一辆路线相似的司机,以共享出行为出发点,想法本身没问题,但是对于很多以前“拉黑活”的司机来说,挑选一条距离远、乘客多的路线,跑顺风车甚至要比跑快车专车更赚钱。而这其中,尤以各大机场线为优。


众所周知,在滴滴还没达到现在体量之时,为了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份额,司机准入门槛很低,并同时给司机和乘客双方大额补贴,才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积累起数量巨大的司机群体,和乘客数量。在把竞争对手一个一个干倒之后,滴滴并未主动选择优化司机队伍,还是在监管部门三令五申最后强制命令下,才开始实行本地人、本地车、无犯罪记录等限制条件,精简优化滴滴司机。


然而据媒体报道称,当前滴滴专车、快车的司机审核相对严格,但是在部分城市中,顺风车司机的资质审核并不十分严格,基本上有车、有驾照、有一年驾驶经验、无暴力犯罪或吸毒记录,最快48小时即可通过审核,成为顺风车司机。此次杀害空姐的犯罪嫌疑人刘谋华,据其父亲和88岁的爷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刘谋华平时不务正业,每个月把爷爷的养老金取走,不给就生气。另外刘某华结过婚,但对方嫌其不上进,不久后便离婚,还曾驾驶摩托车把人撞成植物人,至今家里还欠着三四十万的账,瞒着父亲贷款买了车,分期付款还是父亲在代还。刚开上顺风车没两三个月,就犯下了杀害空姐的案子。


据警方通报,刘谋华在作案之后,弃车跳河逃跑,目前仍然在逃。媒体报道称,受害空姐遇害前曾给好友发微信表示,刘谋华夸她长得漂亮,说想亲她一口,幸亏她坐在后排,好友劝她下车,但是她并没想到,带她回市区的这名司机,居然会对她下此毒手。“我女儿背上被捅了20多刀!”,受害空姐的父亲,一名退伍军人,擦着眼泪说道。

有人说,滴滴顺风车司机的准入门槛低,要是滴滴专车或者滴滴快车,应该会好一些。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5月5日晚,因乘客要投诉差评,滴滴快车司机持刀威胁乘客删除差评。

4月29日,滴滴投资人张恒遭滴滴快车司机殴打,打滴滴客服很久没人接听。

再往前看,2016年6月3日,同样因为投诉,知名电竞选手马玺清遭滴滴专车司机追砍,背部被砍50厘米伤口,左手手筋被砍断两根。


这些还只是我们随便在网上一搜,便能够查证到的新闻,在相关微博或者文章下面,有类似遭遇的网友评论更是不在少数,至于那些没有被报道的恶性事件,我们不敢想象。

在这里最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为什么滴滴在服务乘客出行时,车上会带着刀?俗话说“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也许车上带刀只是个别司机的个人行为,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你根本不了解司机其人的情况下,一旦触怒了他,或者他对你起了歹心,手无寸铁的你面对手持利器的“歹徒”,该如何面对?被挑断手筋?抑或像这位可怜的空姐一样殒命?


不知道这些情况,对于一个估值超过500亿的互联网巨头来说,是否有过深入详细的考虑?

忙着开疆拓土,东征西战的同时,是否真的为身后的千万用户做好了基本的保障?

滴滴一下,是让用户出行更美好?还是让出行变得胆战心惊,心怀恐惧?


昨天,在空姐遇害5天后,事件在微博上不断发酵登上热搜之后,沉寂已久滴滴官方终于出面发布了一封道歉信,仍是一如既往的悲痛、自责、愧疚、检讨。除此之外,任何实质性的整改措施,诸如如何对司机进行监管审核,提高准入门槛,如何进一步保障乘客权益,尤其是最基本的生命财产安全,滴滴现在似乎也是一筹莫展,并无良策。


到了昨晚,一张滴滴悬赏百万的图片在朋友圈刷屏,且不论滴滴有没有权利公布嫌疑人照片及手机号身份证等信息,单就这张悬赏令,也令网友表示质疑。首先,这100万会不会给出去,滴滴说了算。而且并不是提供线索就会给这100万,而是要根据线索的重要性,所以给你100也有可能。其次,事件发生至今,滴滴方面似乎并未主动与受害人家人接触,有媒体采访受害人父亲,询问其对滴滴发布百万悬赏怎么看,其回应称“故作姿态”。所以有网友表示,滴滴这波公关666,一分钱不用花,就凭一张图,既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寻凶上,又表了一个非常积极正面的态度,重要的是这100万还根本不用花,简直太值了。


另外在昨晚凌晨,朋友圈又流传出一张疑似滴滴公关人员发布消息的截图,耐人寻味。结合着朋友圈悬赏百万的公关手段,滴滴的公关也确实一如既往的“专业而冷静”。


就在滴滴想方设法如何度过这波舆论危机时,网友们倒是开始集思广益为滴滴出谋划策,帮助滴滴在司机审核、乘客安全保护方面献计献策。例如不要只通过大数据“杀熟”,也可以利用大数据,从保障女性乘客的安全出发,优先派遣女司机接单;切实提高滴滴司机准入门槛,引入类似出租车司机的培训及审核体系,对尽可能多的司机做到“知根知底”;优化后台系统,让乘客在发现来车与平台派单车辆不一致时,可直接无责取消订单并投诉,平台可直接冻结该司机账户,禁止其再接单等等。

如果滴滴真的还想“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话,倒是不妨参考一下。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滴滴也不再只是出面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