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
从我做起,救人救己
2018-05-12 16:38  浏览:267

谈起防灾减灾,不少人觉得是个离日常生活较远的概念,跟自己没啥关系。但在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教授方伟华看来,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是一系列减灾活动、行为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首先,大家要有防灾减灾的意愿和意识;其次要具备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接着要主动参加防灾减灾行动,例如参加演习、训练等各类活动;最后,还可以相互分享,介绍灾害体验等。这些都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方面,要循序渐进全面开展,只侧重其中一两项是不够的。”方伟华告诉记者,“从我做起”应该是对公众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那么,公众该怎么“从我做起”,提升防灾减灾的知识和能力呢?方伟华认为,最基本的两点,是找到渠道获取知识资料,以及积极参加相关活动。

方伟华介绍,国家减灾委开发了多个系列的自然灾害相关手册、行动指南;地方部门也做过不少细致分类的手册,公众可以通过官方网站获取。同时,公众可以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在亲子活动等日常项目中寓教于乐,还应积极参加企业举办的主题活动,例如安全教育、场景演练、综合考评。学校也要通过安全课堂教育、课外活动等,给学生、家长普及安全知识,但受课时限制,不同地方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开展。

“社区一级的活动尤为重要,因为在天灾面前,真正能最快提供救援的,是社区的普通人。”方伟华说,目前,我国正在建设防灾减灾的立体网络,在国家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国家减灾中心、国家减灾委等部门的指导下,各地正在建设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不少社团组织和产业联盟也积极参与救援和科普。

方伟华认为,经过了汶川地震等大灾,我国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但缺乏更简单、更高效的知识获取途径;在救人与自救技能的培训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大家看到电视上播出的防灾减灾知识可能都会留意,但却没能落实到具体行动。其实,哪怕是购买家庭应急包、学习心肺复苏技巧这样的小举动,在关键时刻都会有大作用。希望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防灾减灾,救人救己。”

05月12日 09


好政策帮找好工作 据教育部消息,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毕业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各级人社部门有哪些促就业政策?各地如何吸引人才?目前就业市场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破解?本报记者采访相关负责人,梳理促就业相关政策。【详细】成都 搭好创业大舞台|上海 营造引才强磁场人脑疾病 电脑诊断 人工智能应用在神经疾病预防、诊疗、预后和康复等阶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未来将在神经疾病医疗领域带来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通过运用大数据智慧,以及对人脑经验(临床顶级专家的技术和经验)的高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有望解决人脑难以解决的疾病,人脑疾病电脑诊断将成现实。【详细】九价宫颈癌疫苗要来了!接种前这些问题要弄明白|首款国产数字PET进入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