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不止520人要我安利这悬疑新剧
2018-05-23 16:06  浏览:215



讲个笑话,你可别吓着。


彼得新婚之夜曾对新娘发誓:“亲爱的,如果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你不忠,便请上帝惩罚我。”可不久,他就做了背叛妻子的事,还一直平平安安。


终于有一天,彼得在海上遇到风暴,他记起自己的誓言,忙跪在甲板上大声祈祷:


“上帝呀,我虽罪不可恕,但您看在其它无辜乘客的份上,暂且饶恕我吧!”


“什么无辜……”空中传来一个疲惫的声音,“你以为这些年来我凑满这一船人容易吗?”


你有没有穿越到《故事会》。


或者《蛮荒故事》?


这脑洞Sir每每想起,仍有余震,好的反转绝不是天外飞仙,而是用89分钟的铺垫成全最后一分钟。


甚至,这些铺垫都发生在你眼皮底下,只是你视而不见。


机关算尽,当是如此。


现在,同样的情节,出现在一部国产剧——


《罪途》



这是一部三集片(别想歪)。


每集一小时,用三小时讲一个故事,一宗案件。


来,上车。


这天,火车上来了八名乘客,阴差阳错,这趟开往省城的火车只载了这八人。


这八人,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有胖有瘦,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其实……


很诡异。



虽说都是去省城,但只有左手边中铺的王超,是这条线上的常客。


因为开淘宝店的关系,他每周固定这一天去城里提货。


其他人,就各有各的目的了。


下铺的老赵也是生意人,走南闯北。


这次去省城,却是赴网友之约。


网友哪位?


没见过。


诡异指数,两颗星。


上铺的老头吴健。


市第三中学教导主任退休在家,被一个电话请去省城。


说是早年毕业的某学生感念师恩,要请吃饭,连车票都定好了。


哪位学生?


没什么印象了。


诡异指数,三颗星。


再看对面中下铺的刘惜之、秋红。


一个法医/医药代表,一个学校医务室护工。


虽说护工参加医学峰会有些牵强,但她确实收到和刘惜之一模一样的邀请函。


这医学峰会什么来头?


没听说过。


诡异指数,四颗星。



某市报记者梁夏是第六个上车的。


他收到消息:这趟车上能搞个大新闻。


消息哪来的?


匿名线人。


梁夏找到车厢一看:乖乖,这哪是大新闻,这是旧新闻啊。


原来,刚刚上车的人,都是十年前的“老朋友”,他们大都共处过一所学校:淘宝店主王超,十年前的学生;生意人老赵,当年在校门口开小卖部;秋红,当年学校医务室护工;教导主任吴健自不必说。


后面打工妹周新雪、研究生韩家斌上车,同龄人也是话中有话——


王超:她什么人,我能看不出来?



嗯,就是当年的同班同学了。


这所学校叫市三中。


火车上八个人,谁都和市三中有关系,可谁也不肯提市三中,还都(假装)一副谁也不认识谁的客气样。


……


至此,诡异指数,五颗星。


这样就想相安无事?


别忘了开头那个故事,“上帝”把你们凑成一锅,就想把你们一锅端了。


那天半夜,山体滑坡。


通往省城的铁轨被阻断,火车紧急滞留。



期间,八个人被集体迷晕……老赵,那个生意人,原来小卖部的,再也没醒过来。


他死了,死得静悄悄。


记者梁夏坐不住了,找到乘警:


这个人凑齐了我们八个,把我们迷晕

让列车停在半道

还杀了一个

……

这是一个诡局



走到这一步,相信大家都看出来,这八个人,都或多或少,不干净。


他们不干净,正是他们今天被诱惑走入这场诡局的原因。


那,是谁设计了这个诡局?


或许有毒饭还记得去年北美口碑爆棚的美剧《十三个原因》。



高中女生汉娜自杀了。


凶手有十三个:


有的骗走她初吻,有的转发她裸照、有的孤立她……无意识地一环扣一环,最终她死了。


十三个凶手,构成导致汉娜自杀的十三个原因。



《罪途》同样把目光投向校园暴力。


时间回到十年前的市三中。


那里曾经也有一个小女孩,徐囡囡。


她死于一场药物过敏。


但她的死,也有N个凶手。


先是妈妈提出离婚,法院把她判给家暴成瘾的爸爸。



之后,因为单亲,徐妈妈被人们谣传是那种女人。那种女人的女儿,还好意思来上学?


在家里,在学校,徐囡囡都是受气包。


王超:徐囡囡我打过很多次了

他(韩家斌)打得可不比我少



一次,徐囡囡被殴打后,送往医院,死了,死因,麻醉药过敏。


果真如此吗?


徐囡囡最初的尸检报告,有过醒目一行小字:


处女膜破裂(新伤),阴道撕裂伤。


与“杀死”徐囡囡一样可恶的,是杀死徐囡囡的死亡真相。


事发后,教导主任吴老师多方奔走,将徐囡囡的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说——


这是为学校声誉着想。



法医刘惜之收到吴老师送来的一个信封。之后,尸检报告里的敏感字眼被处理掉。


她说——


保密,是她作为法医的操守。



记者梁夏看上去忠于真相。


循着徐囡囡死亡线索嗅了几个月后,他手上诞生了一篇10万+爆款:


《少女深陷四角恋爱,争风吃醋意外身亡》。


他说——


我天生就是做记者的料。



在那场“意外”中,每个人的行事都遵循着自己正确的逻辑,但,这些正确,却一砖一瓦,砌成导致徐囡囡死亡的N个原因。


《罪途》无疑有着一个国产剧难得的好故事。


它有关家庭、校园暴力,当父亲,同学的拳头一次次落在徐囡囡身上,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犯罪。


它也有关校园、司法腐败,当教导主任、法医出于更大的声誉,娴熟地涂改一宗死亡,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是犯罪。


甚至它隐隐通向了当下中国荧屏普遍失语的未成年性侵。


而我们都知道,这就是犯罪。


当《罪途》试图把这些现实元素以一场蒙尘十年的悬案发问,我们不得不佩服它的野心。


当然,有野心,也得有匹配的能力,就像故事好,和把故事讲好不是一回事。


尤其当国产剧尝试悬疑。


幸运的是,《罪途》在执行层面没有明显掉链子。


它把许多疑点都巧妙地编织进故事,而不是让疑点成为摆设。


有好些地方,值得慢慢品。


Sir简单举几个例子——


如台词。


好的台词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人,说什么话。


《罪途》的台词,往往能反推人物身世。


校医务室护工秋红,被问到十年前徐囡囡的伤势,她表示,徐囡囡事发当天看不出伤势。


那个王超非常狡猾,他不会打在老师看得到的地方,徐囡囡的伤都集中在躯干上,所以最后才会内出血。


显然,她在编。


校园暴力是一种炫耀性暴力,施暴者是以欺负弱者来强调“他很厉害”,别人的伤是他的勋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把伤打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秋红不可能是学校护工,那她的真实身份是?


你猜。


如道具。


凶手杀老赵,第一步是把所有人迷晕。


TA通过下药。


但药瞒过一般人简单,法医刘惜之呢?


法医对药理非常熟悉不说,连蒜臭味也能叫她起疑。


硫喷妥钠

药粉呈淡黄色,变成溶液就看不出来了

不过会有一股奇怪的蒜臭味



藏在八人之中的凶手,是怎么办到的——


Sir不得不提醒你注意香烟。


频繁的烟盒特写。


中档的芙蓉王配记者梁夏,实惠的红双喜配淘宝店主王超,打工妹周新雪则抽廉价的白沙烟。


频繁的敬烟动作。


所有人都相互敬了



人人都抽,唯一例外的,法医刘惜之,她甚至对二手烟相当敏感——


“呼”。



那,这烟作用究竟是什么?


除了烟,还有水,还有酒。


渴了 ,有人递水;乏了,有人递酒……


—赔罪赔罪

—水来了

—没酒了



所以,药是下在烟、水,还是酒;抑或都有?


下药的是递烟的,递水的,还是递酒的;抑或都是?


你猜。


就连选角,也极具迷惑性。


杀死老赵的凶手呼之欲出时,基本锁定在那八个人时……


你再仔细一看——


整个旅程中,不声不响的乘务员小姐姐怎么和小时候的徐囡囡长那么像。


连眼角的痣的位置也分毫不差?



难道……


你再猜。


《罪途》的细节好就好在这种发散性。


看似马脚,实则袒露另一种真实;看似无心,实则暗藏许多种可能。


难怪弹幕网友一致好评:


不能快进的电影。


没完呢!我等着看下集了

像美剧吧 还刺激

又是一部要火的片子

只想知道什么时候出下一集



《罪途》三部曲目前豆瓣平均 6.9。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相当公道的数字。


它优点突出,它的毛病也一览无遗。


比如一些无必要的废戏拖慢节奏,比如一些程式化的反应拉低了表演,还有它悬疑与现实的平衡。


与99%的悬疑片一样,人和人性更像是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纯净物,黑白分明,缺少更严密和细致的变化。


但,你也看出来了,当我们挑出这些刺时,我们已经把《罪途》拉到那些一流,准一流的悬疑剧去比较。


——对绝大多数还在嚼着八九十年代港产片玩剩下的残渣,什么《前任的诱惑》《总裁在上,我在下》等蹭IP、蹭色情的网大同辈,《罪途》起码做到了我们值得看、值得讨论的价值。


这,也是你们希望Sir安利、Sir愿意安利的最大原因。



Sir当初推荐《十三个原因》,写过这么一段话——


警察也许能做点什么,更多的是不能。

学校也许可以防止些什么,更多的是不能。

我们找不到好的方法,找不到责任人。

我们劝说自己变得更好些,但这更像是无用的空诺。

我们这些无害的旁观者啊,热议着、争辩着、眼睁睁地看着……

最终,一起默契地忘记了这起校园自杀。


《罪途》中,Sir耿耿于怀的,也是十年前徐囡囡事件中的各种“看”。


徐囡囡被王超他们拽向学校后门。


小卖部的老赵看到了,他什么都没说(注意他见怪不怪的眼神,甚至带着轻蔑)。



周新雪一次次走向小卖部。


韩家斌看着她高高甩起的马尾,什么也没说。



周新雪看着徐囡囡的马尾巴。


她把徐引向老赵的小卖店时,也什么都没说。



徐囡囡的死,有N个原因。


但说到底,也只有一个原因。


冷漠。


我没有权利对冷漠进行审判

我只希望

你们永远都不要忘记徐囡囡



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有罪——


每一个看到、但什么都没说的人。


最后,Sir还想推荐这部电影的主题曲。


名字很怪。


《我嫉妒动物受苦并死去》(曲:韩洛 词:鼓润)。


歌词也很怪。


留下眼睛 为了失明的世界

留下嘴巴 为了记录长夜

无法去推理 

有限的记忆


我没有预期 

未来的能力


我嫉妒动物受苦并死去


从不把取舍
当成
一个问题


两位创作人是这么解释的:


如果没有抉择的权利,你会接受逆来顺受的生活么?



托马斯·艾略特在《空心人》里写过——


这世界结束的方式,并非一声巨响,而是一阵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