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的交响曲
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
德沃夏克最有名是《E小调第九交响曲》(OP.95),很多人与古典音乐结缘,都由它始。这首交响曲是他到美国后的第一首重要作品。他是受富商之妻Jeannette Thurber夫人邀请,到纽约音乐学院任院长,1892年9月到的纽约,在美国呆了3年。这首作品完成于1893年的5月,因此也称“新世界”或“自新大陆”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里的思乡情绪极易感染人,因此是他普及率最高的作品。其中的素材,虽然经音乐学家考证,有来自黑人灵歌或印地安民歌的,但德沃夏克自己却说,他表现的只是亚美利加旋律的精神。这首作品最后是在爱荷华的斯皮维尔完成的配器,这里有许多波希米亚移民,德沃夏克正是在这里找到了乡愁,纽结起了他到美国捕捉到的旋律。
我们先听匈牙利指挥家Ferenc Fricsay (1914-1963) 1959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这首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这是我最喜欢的版本,Fricsay的层次处理精妙极了。
▲ Ferenc Fricsay1959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二乐章
第一乐章缓慢的引子孕育着主题,德沃夏克就称它为“亚美利加的精神”。它发展出主部使用切分音的粗犷豪迈的第一主题,激情洋溢,像号角,激励出千军万马。温存的第二主题出现后,乐思变得丰富,第一主题被浸染而欣欣然。在呈示部结束前,长笛又奏出一个更美的副主题。发展部三者此起彼伏交织,号角般的激昂与绵延的思念,似乎分别代表着新大陆与故乡。最后发展成全体管弦乐和弦的铿锵有力。
第二乐章是广板,先以管乐吹出感人的思乡基调,弦乐发展这基调后,中音双簧管吹出梦幻般更美的旋律,将这种思绪更上一层楼。随后,长笛、双簧管奏出与第一乐章的激昂有关的、欢快的中间部主题,似乎要赶走乡愁,又很快沉洇在那种怀恋的美妙中。
这首交响曲有很多精彩演绎。我们换一个版本,接着听匈牙利指挥家Istvan Kertesz(1929-1973)1963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后两个乐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18:49 《E小调第九交响曲》 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 Istvan Kertesz1966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的第三、四乐章
第三乐章是很活泼的快板,谐谑曲,主题是波希米亚民族舞曲很洒脱的节奏,其发展似有惊雷滚滚。主题发展中有两个插段,第一插段由长笛与双簧管引出弦乐,第二插段是大提琴与木管引出小提琴的对位,插段有重复,插段的变化丰富了思乡的舞蹈性。再回到节奏性强烈的谐谑主题。
最后的第四乐章是如火般热烈的快板,在管弦乐排山倒海的气势下,小号与圆号奏出呼唤进行曲的第一主题,其发展抑扬顿挫。单簧管奏出温柔美丽的第二主题后,又有粗犷的斯拉夫舞曲风格副主题加入。发展部以第一乐章的主题串联起前三个乐章各个主题动机,汇成感人的思乡洪流。再现部形成鼓号齐鸣雄健的高潮。
德沃夏克在芝加哥世博会上指挥
德沃夏克的9首交响曲,从他还在当中提琴手的1865年(24岁)作了第一号(OP.3,标题叫《兹罗尼采的钟声》)起,前后用了28年。这9首交响曲,从第五号起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经常演奏的是最后3首。《第八交响曲》其实比第九还好听。
▲ 卡拉扬1985年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德沃夏克的《G大调第八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是1889年8月在他英国维索卡的别墅开始构思,半个多月就一气呵成,是一首特别明亮的作品。它的第一乐章是灿烂的快板,很恬静的似乎是序奏,其实是第一主题的第一句,长笛再奏出第二句,然后第一主题就光辉有力地展开。经过句后,第二主题由木管、圆号应答,发展部由第一主题形成深情的叙述,第二主题的动机变成轻妙的因素,彼此交织,再构成光辉灿烂的歌唱。再现部充满梦幻气息,再光辉地结束。
第二乐章的慢板,是不规则的三段体,充满优美的田园气息。在弦乐营造的恬静氛围上,长笛与双簧管奏出鸟鸣。中段,长笛与双簧管奏出优美的旋律后,转为轻盈的舞曲,由清秀到庄严雄壮。鸟鸣再起,回到静谧后有沉重的和弦,消解后再回到轻盈的舞步,在宁静中结束。
第三乐章是优雅的稍快板,三段体,韵味十足的圆舞曲,中段长笛与双簧管奏出的主题增添了抒情气息,使圆舞曲更显隽永。最后有一个欢乐的尾声。
第四乐章,从容的快板,是一个号角引出进行曲风格主题的一连串丰富多彩的变奏。有类似吉普赛气息,有各种豪迈、凯旋与含情脉脉,最后回到主题结束。
相比第八、第九,很多人更喜欢《D小调第七交响曲》,认为这首交响曲其实曲式更严谨,内涵更丰富,也更耐回味。
▲ 捷克指挥家Jiri Belohlavek2012年指挥捷克爱乐乐团演奏德沃夏克的《D小调第七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作于1885年,明显受勃拉姆斯《F大调第三交响曲》(作于1883年底)的影响。它的4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庄严的快板,第一主题是悲剧性,不安的(确实有勃拉姆斯性格),它的发展却越来越美丽。长笛与单簧管奏出的第二主题,扫除了紧张,进入平和的氛围。发展部中,两个主题的对话与交织构成层次丰富的舞蹈性。再现部以激昂的第一主题形成高潮,最后用圆号呈现慰籍的意境而结束。
第二乐章是稍慢的慢板,自由的三段体,充满自省的浪漫情感。单簧管呈现的主题,由双簧管、长笛等木管乐器对位,再转到弦乐。中段由圆号的歌唱开始,单簧管与圆号、长笛与低音管的应答都极美。第三段是第一段的丰富对位,结尾宁静极了。
第三乐章,活泼的谐谑曲,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乐章。舞曲的洒脱主题推进热烈而充满活力,中段速度转慢,弦乐衬托下的木管歌唱,像是阳光照在安闲的流水上。速度增快后,再回到开始的节奏。
第四乐章,快板,单簧管与圆号先奏出充实的第一主题,其发展又有紧张感。民歌风的第二主题出现后,又转向欢乐。像第一乐章一样,发展部很丰满,最后强有力地呈示第一主题而结束。
我以为,听德沃夏克是不能以建筑结构苛求的,他是旋律组织大师,不是建筑设计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