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一分钟就能学会的思维,会让你受益一生
2018-05-24 05:24  浏览:180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扰:


「我很努力啊,但每次升职加薪的那个人,都不是我。」


我的好朋友LULU,就是这样一个人。


最近,她约我出来吃饭,跟我抱怨说:「我在这家公司5年了,兢兢业业,可最近调岗调薪,升职的居然是一个去年才来公司的新人!凭什么啊!你说我是不是真的太失败了。」


她划拉着盘子里的菜,半小时了,什么也没吃。


5年以来,这样的对话出现过不止一次。我终于忍不住问她:「听到自己不升职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有没有点暗爽?」



◈  ◈  ◈


「暗爽?你觉得我现在像是爽的样子吗?」


她瞪大了眼睛,像看个疯子一样看着我。要不是我是她朋友,估计她都想把那盘菜扣到我脑袋上了。


我笑笑说:「你在这家公司5年都不能升职,并不是能力不够,可能是你自己不想升职呢!你也许是故意的。」


「我是故意的?故意不想升职?你没事吧!」她气到不行。




我递给她一杯水,「先别气。」看她平静下来之后,我接着说:「给你讲个故事吧。我们办公室有个小姐姐,每次和男朋友约会,男朋友都会迟到十多分钟,她不管怎么抱怨,男朋友总是能找到理由。但如果他们一起出去旅行,要坐火车或者飞机,她男朋友一定会早到,永远不会误点。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飞机火车不会等他啊!」


「那你觉得那个男生约会的时候为什么会迟到呢?」我问。


「因为他没有时间观念?」这句话一出口,她就知道错了,「好像也不对,他有时间观念啊,不然坐火车飞机的时候怎么不迟到。可有时间观念,他干嘛约会还迟到呢?难不成...是故意的?」

 

「聪明!」我说,「他就是故意的。预料到自己会迟到,但仍然选择在这个时间出门,一定是觉得对方会容忍他。后来,我让小姐姐问了她男朋友一个问题:‘每次迟到,发现我还在等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心里有点爽?’你猜她男朋友怎么回答?


她男朋友说,是的。因为他总觉得女朋友不爱自己,所以他需要从女朋友的等待中,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LULU皱起了眉头,显然她没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故意」迟到,还会因为「故意」迟到暗爽。




看着一脸茫然的LULU,我说:「一个人对于做一件事的结果,往往是有心理预期的。预料到自己会迟到,但仍然选择在这个时间出门,一定是因为他想获得‘迟到’的结果。」


LULU自己想了一下,好像有点明白了:「我知道了。对对。我很努力,但我其实并不在意结果。我只是假装自己很努力,只是为了想让我爸妈看到,当年他们帮我找的这份工作,我哪怕努力了,还是做不好。」


LULU毕业后,就因为爸妈的要求,进了这家公司工作。对于这份工作,她一直没什么积极性,好像从内心深处就觉得很抵触。她总是忍不住想,如果当初可以自己决定,我可能现在过得更好。


所以,真正阻挡LULU升职加薪的,是她内心里的某种预期:为了向父母当年为她做的安排,表达无声的抗议——这件事情,一直是她期待发生的。也是她这五年里,总升不了职的原因。

 

这就是心理预期。每件事情的背后都有一个心理预期。明知道会有这些结果,我还要一次次地「失误」,只是因为那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而我们对结果的心理预期,才是影响我们行为的真正原因。所以光看到心理预期是不够的,想要真正改变我们的行为,还是要学会管理你的心理预期。

 

当LULU意识到了对父母的不满后,特意回家找父母谈了一次。她直接告诉父母:对于当年被父母安排一切,不能为自己生活做主,她其实是感到愤怒的。这是她真正想要的。所以这样表达之后,她忽然发现,现在的这份工作还是挺有意思的。


对工作的心理预期进行调整后,LULU还认真制定了一份职业发展计划。然后,找到单位的领导,正面表达了对升职加薪的渴望。在领导的帮助下,LULU有针对性地调整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半年后,就做出了成绩。


现在,LULU的事业风生水起,有时候还能在电视上看到她。





◈  ◈  ◈


你要扔掉一样东西,就必须先看到它,拿起它。

 

身为领导者,我通过管理员工的心理预期,能准确地看到问题的本质,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身为妈妈,我也通过管理孩子的心理预期,来节省大量时间精力,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管理好心理预期,让我们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却能比别人收获更多,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这种方法,不仅是管理自己,也是管理别人的不二之选。


可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擅长管理别人,尤其是管理孩子。


2016年,不肯闲下来的我,在刚刚嗅到财务自由的时候,辞去了公司COO的职务,创办了国内女性成长平台——Momself。


那时候的我,是一个创业者,一个投资者。但同时也是一个四岁小孩的妈妈,有着天底下所有妈妈共同的烦恼。


当时,我最大的烦恼就是,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还要在喂孩子吃饭上花很长时间。有时候饭热上两三次,他都吃不了几口。


我尝试了很多方法,给他讲童话、摆道理、严厉地教训他。不但没用,我越催他,他越拖得更厉害。


他总不肯好好吃饭,到底为了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有一次,我有个朋友来家里,看我捧着饭碗催儿子吃饭,突然说了一句:「你们关系真好,吃个饭都能玩得那么开心。」


玩儿?


我突然就明白我儿子想要什么了——「妈妈平时好忙,都没时间陪我。如果我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会哄我,花很多时间和我在一起。」


我想要的,是他快点吃完饭;他想要的,却是「妈妈陪我」。


在他看来,我想各种办法催他吃饭,是在陪他。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尽办法让他及时吃饭,却没效果的原因。


于是我跟儿子做了个约定:「我们把吃饭的时间节省下来,妈妈陪你玩游戏,好不好?」


他眨了眨眼睛,答应了我。下一次,真的乖乖吃完了饭,然后一脸期盼地看着我。我也没有食言,和他一起玩了一个多小时,彼此都非常开心。


大概是尝到了甜头,他后来吃饭,再也没拖过。因为每一次,我们都会用以前吃饭的时间,去玩他真正想玩的游戏。


很多人都会为孩子的「坏习惯」感到头疼,但其实,「坏习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它在提醒我们:孩子有一些预期,被我们忽略了。


只要你能发现这些预期,并学会管理,不但能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还可以形成良性的亲子互动。




 ◈  ◈  ◈


很多人会觉得,只有当我成为一个管理者的时候,才需要管理。


但其实,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你本身就是一个管理者。只是管理不善,在生活中就会经常遇到这些难题:

 

工作中,跟同事合作、跟客户合作,人家不听你的,你愤怒、委屈地对抗,但收效甚微。


在家里,老公是那个「不靠谱」爸爸,孩子是那个总拖拉的孩子。你一个人拉着全家人走,辛苦不说,还成为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抱怨的女人」。

 

你不努力吗?不,你比谁都努力。可是,如果在错误的路上狂奔,最终到达的,却不是你最想去的地方。


而这个时候,「管理思维」就能恰如其分的帮助我们。你可能会好奇,到底什么是管理呢?


其实,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用最小的力气,撬动最大的资源,创造机会,变不可能为可能。


管理,是一门需要系统学习的思维方式。而管理心理预期,只是管理的一个方面。管理还有很多面,它发生在日常的每一分每一秒,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一旦你掌握了管理别人、管理自己的方法,你就可以在工作上显著提升业绩,成为团队中不可替代的人;在生活当中,更好地调节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让每个人都亲近你,愿意配合你。


120分的人生,运用管理,只需要60分的力气。


这个世界,不会垂青只知道埋头努力,却不讲方法的人。学会管理,比埋头苦干要重要得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