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卢靖姗回应腿粗争议,这是我见过的女人对美最好的理解
2018-06-01 07:00  浏览:236

作者 | 晚睡 来源 | 晚睡(ID:wanshui01)


 01 


明星的幸与不幸就在于一切都展示在公众面前,做什么都有人评头论足。


前段时间在戛纳开幕红毯上,《战狼2》的女主角卢靖姗一袭白色拖尾礼服亮相,看起来清爽又洒脱,却被网友吐槽腿太粗。



其实一点都不粗的好吗,不过是没有PS罢了。


戛纳电影节正式开始的第三天,举办了“中国面对面系列活动”之中欧女性电影论坛。主


题是 “女性电影人的影响力”,旨在探讨女性在影视行业如何消除性别不平等,为女性提升职业能力创造积极影响。


卢靖姗和一些女性电影工作者都在受邀之列,她发言中提到了自己这两天走红毯网友的反应,直面争议。


她的这段话非常精彩,我建议大家看完全文:


比如前天走红毯,我就看到好多网友说,她矮、腿粗。


其实我每天都去运动,我腿是粗,但是你来抢劫我,你肯定死定了。因为我会打OK?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我们这个圈子,你们每天把我P得我白白的,腿长长的,皮肤好好的。那些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就好比以前的我,不开心,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其实我们是有责任的。


作为女生,我们很容易有竞争的心,她比我美这种,我们都体验过。


但是如果我们把价值观往深一点放,我们应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要做一个慈悲的人,要做一个孝顺的人。


所谓女性力量,要和其他女性团结,向别人学习,我真的希望媒体和公众人物要传递这种积极健康价值观。


今天穿的衣服,除了鞋子和手表是我的,都是品牌借给我穿的,化妆有非常好的造型师帮我能,我不可能一起床就是这个样子。


我真的希望我们能够团结,一起往好的方向走。


这是我见过的女演员对美最好的理解。真正的美是个性之美,也是健康之美,而不是相互攀比,活在别人的标准里。


她敢于戳破娱乐圈那些美轮美奂的肥皂泡泡,人们总以为活在硬照中的女明星接近于完美,但这背后有多少虚假和掩饰,骗着骗着,连自己都骗到了,也给迷恋明星们的粉丝制造了一个幻境。



 02 


卢靖姗是混血儿,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美国人,他还是名功夫演员,曾与成龙合作过功夫电影《蛇形刁手》。


从幼儿园到高中,卢靖姗一直就读于香港的中文学校,因为她的头发和眼睛都是棕色的,常常被人嘲笑。


“我很自卑,也没有朋友。我一直很想有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也一直在想为什么我跟别人长得不一样。”


小时候的卢靖姗


那时她的绰号叫“丑小鸭”,也像童话中的丑小鸭一样,被小朋友排斥。


幸好她有一个非常开明乐观的妈妈,知道女儿因为样貌而自卑后,一直鼓励她:价值观不能放在外表之上。


“人都会老去、生病、死亡,如果那么在意外表会很不开心。”


她很喜欢学习音乐、跳舞、油画、射箭、射击和跆拳道,妈妈都很支持她,让她能够不断充实自己。


14岁时她做过一段签约歌手,公司希望她不要再读书,专心发展歌唱事业。


她并不开心自己成为一个赚钱工具。


“我这么年轻就放弃学业,工作十年后,即便成功了,我才24岁,又能怎么样呢?我怎么养我的父母?”这些答案都不能给她信心,所以她放弃了唱歌,继续读书。


到了18岁,她这种混血儿的长相突然又符合了潮流,有人请她去当模特。她自己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妈妈却始终鼓励,让她适应在公众面前亮相,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第一次做模特是给一个生抽产品拍平面广告,并不成功,笑得很不自然,被同学嘲笑,还被校长批评不务正业,影响学习。


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已经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好看去当模特,就是为了赚钱,因为我想读好的大学,不希望爸爸妈妈有压力。”


大学她去了伦敦经济学院,伦敦经济学院在英国是与牛津、剑桥齐名的高等学府,并且以一级荣誉拿到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去做了投资银行的工作,只有卢靖姗在伦敦又学了一年的音乐才回到香港。这次她决定给自己两年时间,在娱乐圈闯一闯。


刚入行时,她的经历让她遭受了很多质疑。有位制片人曾经问她:“你读了伦敦经济学院,可以去做别的事情,为什么要拍电影?”


还有位男性长辈也觉得她读大学,然后又入行是种浪费:“你完全可以不用读书,直接当演员拍电影啊……”


她觉得这些都是女性在影视行业中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很多看起毫无恶意的好奇心当中蕴藏着对女性根深蒂固的不尊重。


而她认为,自己有高学历作为演艺生涯的保障,恰恰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我不想做一个随便被别人操控的演员、歌手,所以我去努力学习这些。”



 03 


前段时间网络有个热帖,话题围绕着关于“不化妆是不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展开了大讨论。


 一派认为化妆是一种社交礼仪,为了展现个人的良好形象,而无视自己的面部不足,却不加以改变,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另外一派认为化妆是自我愉悦的手段,想化就化,不想化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即可,根本谈不上对别人尊重或者不尊重。


作为一个化妆党,我其实从不在意别人是不是化妆。事实上,我周边很多朋友都不化妆,包括我闺蜜,一辈子除了结婚那天,就没化妆过,每天素着一张脸,照样十分自信和洒脱。


我有时甚至比较羡慕她,完全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如果我能进化到这个境界就好了,目前尚且不够,上班时,总是要涂点粉底,描个口红眼影什么的,虽然每天二十分钟搞定,但到底是比素颜要好看点。


有的服务行业要求化妆,比如空姐、售货员、接待员,这是服务性质本身的要求,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给客户一种更高的服务体验,却不代表着对客户就很尊重。


而有的职业,就不能化妆,比如老师、医生、化验员、警察、士兵。工作性质不同,提供的服务内涵不同,化得美美的反而会影响工作。


这种讨论之所以不断发生,还是因为化妆基本上圈定在女性之间,是男权社会中女性取悦男人的手段,所以男人化妆就要被视为娘炮,而女性不化妆,就觉得好像没有尽到女性的本分一样。


有位姑娘和男友同居,每天都不敢当着男友的面卸妆,总是晚晚睡,然后早早起,化好妆才敢见面,唯恐男友看见自己的真面目而失望。这样的美,已经不能提供真正的自信,恰恰相反,虚假的美已经摧毁了她的自信。


固化美的标准,过于夸大容貌的作用,成了当今社会下束缚女性自由,物化女性价值的软性枷锁。


 

 04 


网络上曾经疯传过一张图片:一个穿黑色短裙的高挑女孩出现在首都机场航站楼,她的左脚上穿着一只近20厘米高的高跟鞋,而右腿却被截肢了,拄着拐杖的身影和笔挺的后背形成了强烈反差。



虽然肢体残缺,但女孩依然显得十分美丽和自信,即使只是一个背影,也能看出她从未放弃对美的追求,是一个勇敢面对生活的人。


这位26岁的女孩叫尔玛阿依,是一位来自四川阿坝的羌族女孩,目前在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担任羌族歌唱演员。


图:@尔玛阿依


她现在的残疾,是因为3岁时的一次意外摔伤,因伤口感染被截肢。


在失去右腿后,她一度是个自卑的女孩,甚至感到“在路上的100个人中,有99个人都在用奇怪的眼神看我。”在学校中,她一直是个说话声音很小,显得有些孤独的女孩。


她的自信来源于她对歌唱的热爱和老师的鼓励。


一次音乐课上,她大声的唱了一首羌族民歌,受到了老师的夸奖。“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甚至第一次用如此大的分贝发出声音。”


歌唱释放了她的心灵,她逐渐学会了面对自己身体上的缺陷,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阿依说:“我不再是一个自卑的人了,我将成为一个特别的人。”



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特别的人。


美丽的标准最终也应该归结到这里,“我不需要是一个最美的人,但我应该是一个最特别的的人。”


装点这个世界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特质,但是不该成为女性前行的障碍。


为什么腿要细得和麻杆一样才是美?为什么一定是白的才是美?为什么胸大才是美?为什么有了皱纹就不美了?


谁规定的?


我们仔细想一下这些问题,就会知道,关于美丽的价值观,我们过多的以讹传讹,我们在意他人的评定多过在意自己的感受。


女性想要突破性格的局限,打碎职业生涯上的透明天花板,追求男女平权,就一定要重新定义美,不过度渲染容貌对于女性生活的作用,不按照男人的喜好改造自己的审美观。


要让这个世界看到女性真正的力量,并不是扮演芭比娃娃,而是女人可以成为她们想要成为的任何人,任何特别的,有价值的人。



*作者:晚睡:作家、情感分析师,江湖人称晚睡姐姐,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三本畅销书。原创公众号晚睡(ID:wanshui01),侃八卦,讲故事,聊情感,用文字引领你与更好的自己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