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中考填志愿防骗指南,这些坑千万不要踩!
2018-06-01 09:30  浏览:199

现在正值中考志愿的填报时期,最近有许多的家长向小轻老师询问了很多关于中考志愿填报的问题,小轻老师总结归纳这些问题后发现,大部分家长对中考志愿填报都存在着一些误区,今天小轻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志愿填报要避免的一些“雷区”及志愿填报时大多数家长会遇到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的五大雷区,供广大考生及家长参考!

雷区一、志愿缺乏梯度和层次

今年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工作仍按以下顺序进行: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和补录。在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的同时,一些高中学校为了招到优秀生源,故意压低预估线,导致实际投档线远高于公布的预估线。从往年看,一些学校预估线虚报,往往比实际录取线低10—20分,有的差距更高。这样既造成热点 学校投档线非常高,部分家长听信学校预估线,导致“高分扎堆”报考的考生大量高分滑档,也导致一些二类四星级学校一志愿人数不满,录取线下降,甚至招录二 志愿学生。

雷区二:不懂政策,被“专人”指导

据某些学校的家长反映说报志愿时,有些学校会鼓励孩子去报某某学校,校长或主任亲口承诺录取你到“火箭班”,并由专人指导你填报志愿,并且说今天不报的话,我们就录满了,明天想报都没名额了,所以家长个个就范。更有甚者学校会跟学生说中考志愿必须要填他们第一志愿,如果不是第一志愿填报学校,到中考录取的时候,如果你和别的考生考了同样分数,没有填他们学校第一志愿的情况下不保证录取。

雷区三、死抱往年分数线

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时,由于相对缺乏报考学校的详尽中考信息,单纯根据《中考指南》提供的各类学校录取分数线进行志愿填报,风险非常大。有些家长死抱着去年分数线来填志愿也非常不可取。因为去年的中考总人数、学校招生计划数都会有一些变化和微调。单纯依据去年的各学校录取分数线来确定志愿容易产生扎堆的现象。比如有些高中去年分数线较低,不代表今年录取分数线就一定低。去年录取分数线高的学校不代表就一定不会升高。

雷区四、贪慕名校、盲目攀比

一些家长认为名气大的学校高考升学把握大,不顾孩子的估分实际,盲目跟风,这样很容易造成高分滑档。考后估分优秀的学生想报考热点名校,但也客观上易使高分者集中在几个一流学校,由于招生计划有限,势必造成部分志愿滑档。

雷区五、贪慕名气,忽视专业

对于报考职业类学校的家长和考生,切忌望“名”填报,容易产生偏差。比如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而一些职业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令一些考生不明就里。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中考志愿填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Q&A

问:户籍类型对填报志愿有什么影响?

答:

(1)根据考生户籍类型,分为a、c、d三类

a类指具有深圳户籍的考生;

c类指享受优惠政策人员的子女;

d类指除a、c类考生外,符合参加统一划线录取条件的考生。

(2)根据有关政策规定,部分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对考生户籍类型有限制。

Q&A

问:填报志愿时,对综合表现评价等级和单科成绩等级有什么要求?

答: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注意:除体育、艺术特长生外,报考省一级学校的考生,其综合表现评价等级须为b以上(含b)。报考省一级公办普高的考生,其五科文化课单科等级(即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历史)须在c+以上(含c+),体育单科等级为c以上(含c)。

Q&A

问:已被确定为直升生的考生,能再报志愿吗?

答:已被学校列为直升生的考生,本人及父母双方已在《直升生审批表》签字同意直升、经市招考部门审核同意并公示无异议的,不能再填报志愿,也不再参加其他学校的录取。但考生仍要参加中考。

Q&A

问:指标生志愿如何填报?

答:符合指标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且限报1个指标志愿。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时,首先填报普通志愿,然后选择其中1个有指标生招生计划的学校作为指标生志愿。

Q&A

问:中考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学校怎么样录取考生?

答:在中考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则按“同分比较原则”录取,比较顺序如下:

(1)生物与地理(合卷)分数高的优先录取。

(2)综合表现评价等级高的优先录取。

(3)语、数、英三科总分高的优先录取。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考虑自身情况和学校要求,合理填报志愿。

Q&A

问:没有被所填报志愿学校录取怎么办?

答:对于部分因志愿填报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8月中旬参加补填志愿。但这类考生只能补填未完成招生计划学校的志愿。

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补录阶段已没有公办普高的招生计划,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理性,有梯度,选好保底学校。

补录结束后仍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民办普高自主招生,或到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中等职业学校申请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