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像阿甘一样,做一个简单纯粹、专注努力的人 (下篇)
2018-06-01 09:31  浏览:213


本期人物: 成都盛和塾理事长、成都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万刚


1、阿甘是他的别名,他喜欢简单、纯粹、努力的特质。因此,当他听到“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这句口号时,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2、二手房交易的买卖双方之间,赚取差价是当时行业的潜规则。而他放弃赚差价,透明经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公司收入不降反增。


3、他的公司推行稻盛经营哲学至今,5年来业绩增长10倍,利润率也大幅提升,为我们总结了一条从提高心性到拓展经营的可行路径。



5 “七化法” 渗透稻盛哲学


过去几年,从与一些塾生的交流中,徐万刚发现,很多经营者自身心性提高之后,面对“如何提升全体员工的心性”的问题,却感觉非常困难。

 

作为经营者,如何渗透经营哲学,如何实现与员工的哲学共有?根据过去几年的实践,他总结出了七个方法,取名叫“七化法”。

 

1 故事化

把经营哲学故事化,更容易被广大员工所接受。

 

在每天各部门的晨会中,主持人会带领大家朗读核心价值观的诠释,并分享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故事。从2009年开始,已讲了8年,共计两千多个故事。

 

两千多个身边人故事能不对员工产生影响吗?每天讲故事,让大家体验到了“持续的力量”。

 

2 日记化

公司员工每天下班之前,都要在系统里写工作日记(后来改为每周一次)。

 

工作日记中有一项内容是“价值观的行为表现”,例如,要写“日行一善”的具体事例,还要“反省”今天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够好等等。

 

从2013年4月起,管理层在微信群开始轮流值日写家书,讲述自己工作上的收获或心灵上的成长,由其他同事点评、回应,这很好地起到了达成共识的作用。

 

3 讨论化

公司每月召开一次价值观研讨会,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把小团体集中起来讨论。大家就公司核心价值观,逐一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要分享同事们做得好的地方。他把这称之为“认不是,找好处”。

 

4 考评化

根据价值观的行为表现,对每位员工进行专门考评。价值观考评结果是员工评优及晋升的必要条件。通过每月一次的价值观评分,有力地促进了价值观在全员中的渗透。

 

5 榜样化

每季度评选一次文化标杆人物,评出最能体现某个核心价值观的个人或团队,并在季度全员大会上隆重颁奖。

 

6 可视化

通过文化栏、荣誉墙、微信号、企业内刊,还有季度大会上的价值观主题展示等方式,让员工随时随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就在身边,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们的言行。

 

7 仪式化

跳晨舞、唱司歌、背诵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感恩三拜,这是公司每天晨会中的固定流程。只要长期坚持做下去,大家就会充满激情和活力,心里就会生起神圣感。

 

正是经过几十年来经营企业过程中的点滴积累,稻盛先生才形成了自己的经营哲学体系,而徐万刚所总结的“七化法”,正与此一脉相承。


只有不断在平时磨炼,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深刻地领悟“宇宙意志”的真正内涵。



6 制度和规范 让哲学共有变得真实可见


想让员工从心灵层面理解、接受稻盛哲学,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徐万刚不断完善符合公司经营哲学的管理制度与规范。

 

例如,为了鼓励经纪人告知购房者房屋的真实情况,公司推出了一项新举措:只要经纪人将房屋漏水的情况主动写在经纪合同补充条款中,就能获得1,000元的奖励。


相反,如果没有告知,事后被发现,除了扣减佣金外,经纪人还需承担支付给客户赔偿金的35%。

 

“这个制度出来后,一个月就有70个合同上列明了漏水的情况,公司为此拿出了7万元奖励员工。”他说。

 

类似这样符合“诚实可信”这条价值观的制度,在成都链家还有很多,而阿甘制定这些制度的初衷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让经纪人成为诚实的人。”

 

诚实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利益面前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他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愿意这么做,而且让大家看到这么做是有好处的。

 

链家的核心价值观有4条:客户至上、诚实可信、团队作战、拼搏进取。公司点点滴滴的制度规则无不与这4条价值观紧密联系。在徐万刚看来,遵循这些规则做事,就是对稻盛经营哲学的最好践行。

 

通过持续地学习和实践,员工们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对稻盛哲学的接受度比他之前预计的要高很多,这再次验证了人心向善。

 

过去几年,员工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事迹。从2016年4月开始,公司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大地美容”活动,1万余名员工会出现在街头巷尾,清洁社区,美容城市。

 

同时,公司还以各种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例如,免费打印复印、免费电瓶车充电、手机充电,下雨天免费提供雨具等等。

 

同事们的事迹时常把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对于十年前开始带领员工们“从良”的他来说,这是始料未及的。



7 心性提高了,经营就一定能拓展吗?


心性提高了,经营就一定能拓展吗?这里所说的心性,究竟是谁的心性?又该如何提高?

 

徐万刚总结了一条从提高心性到拓展经营的可行路径:首先是经营者的心性提高,然后是员工心性的提高,同时辅以不断完善的各类管理制度和规范,最终才能实现经营上的拓展。

以行修心

要做到全体员工哲学共有,的确很难。当一个真理摆在大家面前,有多少人能一下子顿悟开窍?

 

“我们绝大多数平凡人只能‘以行修心’,先有行动,在做的过程中慢慢悟出道理。”他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做中觉”。从这几年的实践中,他总结出了这个关键词。

 

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 每天早上,徐万刚都要参加职能部门的晨会,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价值观案例、朗读稻盛语录,唱司歌、跳司舞、行感恩三拜。

 

他非常认同一句话“以身作则,不是影响他人的重要途径,而是唯一途径”。

循序渐进 

2010年,那是将“客户第一”放入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年,徐万刚告诉大家:“我们可能要用5年时间,才能让大多数员工认同客户第一。”

 

结果,比他的预想提前了1年,2014年公司进行价值观调查时,绝大多数员工便都认同了客户第一的理念,将它排在了公司当时五大价值观的首位。

坚持信念

 在房产中介行业,为了促成交易,很多经纪人都喜欢对买卖双方隐瞒真实房价,用一些技巧同双方议价,最终促成交易。作为行业惯例,这样的做法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是在徐万刚看来,这种美其名曰“善意的谎言”的做法,恰恰违背了稻盛和夫“作为人,何谓正确”的理念。

 

2016年6月,他在公司试点“真房价”项目,也就是要求经纪人在买卖双方客户之间真实、透明地传递房价信息,不藏价。半年后,又将真房价推广到全公司。

 

他说:“在推行真房价之前,我就预见到这样做能给经纪人、公司、整个房产中介行业带来好处,甚至能影响其他行业。”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以及推行改革的强大意愿和动力,正是因为他对稻盛哲学的坚定信念。

 

 

当我们细细思量,就不难发现,“提高心性”与“拓展经营”本就是合二为一的。在与业务紧密联系的行动中,提高经营者和员工的心性,这些行动本身就能促进经营的拓展。

 

从逻辑上来看,似乎必然会经历先提高心性再到拓展经营的过程。


然而,徐万刚认为,从它们发生的时间来看,提高心性与拓展经营其实是同步进行的,甚至在企业经营实践中,许多经营决策和行动既能促进员工心性的提高,又能助力企业拓展经营。



编辑|小七 审校|相松




上期回顾 

徐万刚:像阿甘一样,做一个简单纯粹、专注努力的人 上


韩宗明:生活、生命的意义都是由工作创造的意义所支撑的 上

韩宗明:生活、生命的意义都是由工作创造的意义所支撑的 下


成功背后总有故事,故事背后总有逻辑

“做稻”栏目,与大家分享企业家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