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老蓝男“的困境,正是蔡当局的困境?
2017-09-06 17:54  浏览:220

赖清德接任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对民进党而言,或许才算真正完成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完全执政”大业。以“客卿”自命的林全走了,下一波要清理的,势必是背负骂名已久的“老蓝男”们,比如陈添枝等人已不待征询主动求去。必须提醒的是:“老蓝男”的困境,其实也反射了民进党的困境,蔡当局若不能解决效率、专业与领导的问题,仅仅把“林全”的招牌换成“赖清德”,恐无助提升施政能力与形象。

“老蓝男”的出现,如果视为蔡英文去年对行政团队布局的一个善意,它也是理想和现实的妥协。所谓善意,是蔡英文为了显示自己有开阔的胸襟,民进党虽完全“执政”,却不会“整碗捧去”,因此乐于晋用一些色彩并不鲜明的蓝营人士。但另一方面,蔡英文也明白民进党虽有过“执政”的经验,但在防务、外事、两岸和财经等领域并未培养出足够分量的专业人才;因此,为了维持总体施政的平衡治理,有些职位必须借重绿营以外的人士担纲。这点,是出于和战略平衡的考虑,也是理想和现实的妥协。

遗憾的是,当进入运作的实务面,这样的想法在决策上却无法得心应手,更因不断遭到党内及“独派”的挑战,而一路歪斜走样。

其中,主要因素有几:

第一,多年的蓝绿对峙,使得林全团队的人才招募并不顺利,许多社会菁英拒绝蹚入浑水。加入台行政团队的所谓“老蓝男”,名义上虽有“蓝”的色调,但他们的代表性或象征意义却明显偏低,实际能力也受到质疑。

第二,在绿营挂帅的氛围中,这些“老蓝男”一上场即显得气弱而低调,少有自我主张;即使如冯世宽自诩是“一百分部长”,也只被当成笑料。这些人不仅被民进党视为“非我族类”,也屡屡被当成政绩欠佳的代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