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留言里有人说去医院检查完,拿到报告后,医生对病情讲的不清不楚的!一趟检查下来就知道了自己乳房里有个疙瘩!疙瘩有多大、能不能治好等问题都没弄明白!去检查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忙了半天结果却是反的!粉红天使觉得如果患者自己能看得懂报告,那是不是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乳腺疾病常用检查方法
① 超声检查 :乳腺肿块内微小钙化、边缘"毛刺"征、纵横比大于 1 ,癌的可能性最大。通过半定量法和彩色扑获技术观察癌肿血流峰值流速、彩色像素平均密度、血管平均密度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有很大帮助。穿入型血管和MVD对诊断乳癌有较高敏感性。
② MRI检查 :采用顺磁对比剂强化再行MIP重建对乳癌的显示率为 100%。MRS强烈提示乳癌组织内胆碱水平增高 ,水/脂肪比率明显大于正常组织 ,是诊断乳癌重要标准。
③ CT检查 :薄层扫描能发现直径 0 .2cm癌灶 ,乳癌增高的相关参数和MVD密切相关。较好显示转移淋巴结情况。
④ X线检查 :对乳癌钙化灶的检出最具优势 ,X线数字摄影有助CAD。MWA和CMRP技术能提高判定乳癌的可靠性。
⑤ 红外热像图 :通过数字化定量系统对乳癌热区温度量化分析 ,标定病变中心与周围组织温差 ,判断肿块良、恶性。
⑥ 微创影像 :对缺乏影像特征的微小病灶开展超声引导活检、3D CE PDU改善超声呈像CT引导下活检定性。
BI-RADS是什么?
在正规医院做完乳腺的影像检查(彩超、钼靶、核磁等),拿到报告单后,你会注意到,在报告单上往往都可以看到一串字母:BI-RADS分级。后面会跟着I、II、III、IV、V等数字符号。“BI-RADS”是指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缩写。BI-RADS分级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的各种影像学检查,如X线钼靶摄影、彩超、核磁共振等,用来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程度的一种评估分类法。
BI-RADS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