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在北京的第三轮贸易谈判,外界持两种极端看法。
一种认为,这轮谈判没有发表任何协议或声明,无果而终,或者无实质性成果,中美贸易代表不欢而散。甚至,贸易战风险随之增加。
持这种观点者特别关注中方声明的最后一句话:
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
还有一个观点,是自嗨型的。
就直接亮亮标题了——《第三轮贸易谈判结束,中国的声明大快人心》。
意思是,又成最大赢家,或者,一如往常的文宣模式——奉陪到底。
但这跟上面的精神显然不符。在北京单方面发布的声明中,有这么一句话:“中美之间达成的成果,都应基于双方相向而行、不打贸易战这一前提”,而且说,“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
这就意味着,中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打贸易战,连续三次谈判,目的就是要通过双方协商、谈判,找到妥协之道,以避免贸易战。
这样一个政策态势,是符合我的估计的。
如果我们不那么健忘,那么应该还记得,刘副总理经过一夜的谈判后,以疲惫之态,在华盛顿发表的简短声明,以如释重负的语气,宣布中美第二轮贸易谈判的结果:不打贸易战。
贸易战是个梗。只要不打贸易战,一切都可以谈。这就是在本轮贸易争端中双方的基调。我说过,贸易战,对美国可能是皮肉伤,而对中方则可能是伤筋动骨。皮肉伤容易处理,但对中方来说,可能会伤了元气,甚至恢复不了。
所以不打贸易战,不仅合理,而且明智,这就是我说的“不打贸易战,就是赢了”所由来者。
那么,北京的第三轮谈判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罗斯这次来华,谈判只是噱头,毋宁是说,他是来收获结果的,换言之,他是就中美在华盛顿达成的结果,向中方讨要说法的:如何兑现北京的承诺。所以他在华时间特别短,完全不是为贸易谈判作持久战的架势。
具体来讲,就是“落实两国在华盛顿的共识,在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良好的沟通。
我们应当注意到,中方声明中这么一段话: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愿意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增加进口,这对两国人民和全世界都有益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我们的既定节奏不会变。
中国人有句老话:打人不打脸。中国还有这么个俗套,跟人打架打输了,不大容易自承之,临了,往往还要数落对方一番:你等着,走着瞧,下次别让我碰着你,诸如此类的。
但美国人不同,实打实的,要是不这么做,罗斯回国就有得麻烦了。无论是国会也好,媒体也好,劈头盖脑的质疑和批评会接踵而来。
所以,美国方面的态度是,你说你的,我不参与这个声明。如果有必要,我会向议员们作出详细说明。至于媒体,他爱啥啥就啥啥。
声明中的这段话,用美式风格翻译出来就是,本次谈判成果十分友好、坦诚、富有成果,中方在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作出具体承诺,由此将极大地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
话说人急了尿都可能撒到裤裆里,说的就是这回事。它们的逻辑是: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都是拜美国贸易战威胁所赐。
这显然是错误滴。前副部长在被免职数小时前都还在强调,中国是主动改革开放的。他老人家快下台了还这么说,可见是发自肺腑的。
被认为大快人心的是结尾的一句话: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
这句话暗含玄机。难道除了加征关税,还有别的贸易制裁措施?
有的,比如对中兴公司的制裁。中方显然提出了一揽子解决的方案:我给你想要的,你也得满足我的要求。
说起来,这个态度确实硬气。到这份上,硬得有底气啊!
底气何在?你若对华采取包括加征关税在内得贸易制裁措施,那么我可能是吃不消的。既然确定吃不消,那么还不如打贸易战,落得一个痛快,还能得到一部分脑子缺筋者的欢呼,何乐而不为?
川普在罗斯来华前夕,出乎意料地宣布了对华加征5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计划。此举是要一箭三雕,既是堵住国内反对和批评者的嘴,又是对华最后施压以达到最大效果,而且也是在美朝高峰会谈前,牵制中国勿轻举妄动。
如若中方这次不能提供一份内容丰厚的方案,那么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会落下来。从声明中话语如此狠的角度来看,川普难以拒绝中方提出的条件。拿着这个条件,他应该足以说服国会的同事们。
也许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目标,可能还有反复,还有双方的拉锯。但对中美最终达成一份避免贸易战的协议,我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