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久长PEONY齐白石也许不是中国画史上传世作品最多的大师,但绝对是几十年如一日钟情于某一种媒材形式的大师。在他的艺术生涯中,竖幅作品和册页作品的总和基本可达其全部作品的九成五以上,横幅作品则少之又少,而这也成为这一类型作品广受市场追捧的最大原因之一。值得非常注意的是,包括《和平鸽》之类的这些横幅作品,除署为“启明夫人”所作的《群芳争艳》未具年款外,其它诸作皆写于1949年后。此亦可证齐白石在“衰年变法”之后,意欲再进行一次“末年变法”,将题材(1949年后多见万年青、和平鸽之类意象,即使都是荷花题材,1949年后的荷花也较之前有极大变化,如色墨的更加融合、老辣等)、形式等逐一纳入变法系统中,但也许因这次变法坚持的时间较短,前后不过数年,尚未形成规模,遂被研究者轻轻放过而已。此幅《富贵长久》,依画风可断为齐白石至晚期作品,且采用横幅形式,可知亦属其列。而翻检齐白石相关画集、资料,知其1949年后所作横幅牡丹绝少,百不一见。同时,在同一幅中染写牡丹达九朵之多,也是齐白石艺术生命中绝无仅有的。中国传统绘画中,牡丹寓意富贵,齐白石其它牡丹题材的作品中,多见并蒂、三生、四季之类,似从未见有同时渲染出九朵之数的作品。齐白石的作品通常以简洁为特色,寥寥数笔却形神兼具;此幅却以繁盛为主,花、叶皆繁复重叠,构图备极饱满;又以“九”寓“久”,暗示富贵久长,大概是白石老人自祝之制,或竟是应极相熟稔的故人请,故所写略不经意却有机协调、自成体系。九朵牡丹被巧妙安排成四、二、三之数,极富变化,使画面气韵流动而避免板滞;花瓣和成簇的叶子尽管只用纯色或水墨勾染,但色与墨极为协调,且每瓣每叶的形态处理都极有章法,或浓或淡、或向或背、或张或伏、或浅或深、或显或隐、或枯或润,各不相类而变化万千,令人细赏之下顿觉有风来袭、暗香盈袖。此非齐白石不能为也。
齐白石 富贵久长
2018-06-08 09:14 浏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