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西北行记(三)
2018-06-09 16:28  浏览:209
从天山天池上下来,我们回乌鲁木齐,乘大巴前往南疆吐鲁番市。沿途兵团各部林立,青松翠柏,说明已经开垦得卓有成效。历时5个小时,到了吐鲁番,翌日,负责青海、新疆的地导大刘精心安排了四处景点,供我们纵情游览。
清晨便出发, 我们首先就近(仅10公里)去了从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一座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生土建筑城市——交河故城。据说它距今已有2000—3000年的历史,乃车师前国、军事的中心,惜后来屡受战乱祸害,破坏严重,明中叶时已废。今天我们来到这故城遗址,也是只见废墟颓土,满目疮痍而已,看不出当年的繁华盛况何在。不过,依稀辨别:泥土建迹,轮廓依在,规模尚存。
然后,通过一段不算遥远但仍较荒凉的戈壁公路后,已近中午,恍惚间来到一处花果簇拥的绿洲庄园,民以食为天,我们进入一栋礼堂式的大餐厅,经理安排游客陆续入席。大家一边品尝哈萨克族风味大餐,一边欣赏新疆民族歌舞,一时间口福齐天,眼花缭乱,仿佛赴了天上瑶池王母娘娘盛宴。食品琳琅满目,仅肉食就有牛肉串、烤全羊、牛、羊排、羊蹄膀等等,但无疑没有猪肉类,伊斯兰教禁止的。果品更是青翠欲滴,水果认得的有葡萄、杏子、哈蜜瓜、西瓜数十余种,数不胜数。饮料除白酒外,啤酒、可乐等瓶装、厅装的,敞开喝,不限量。其中当地兵团特产的一种啤酒,特别爽口。在大家饕餮畅饮的同时,一场妙趣横生的民族歌舞表演,同步进行,台上台下,欢乐互动,观众演员,笑容可掬。
这顿大餐的享用,也弥补了这趟因故不能去吐鲁番驰名中外的葡萄园,“马奶子”美味吃个够的遗憾。
分享食品和艺术的盛餐毕,导游引导大家走动走动,逛农场,钻地洞,观摩了新疆吐鲁番特有的水利灌溉项目——坎尔井。它可是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工程蜿蜒密布。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酷热少雨。而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便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这种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劳动人民的智慧,匠心独运,使雪水清溪至今长流,丰泽植物,造福庄园,实在值得可歌可泣。
紧接着去下一景点:火焰山,处于大峡谷之深处,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其表面寸草不生,地貌赤红,《西游记》里,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更是火上加油,使其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我们不畏酷热,深入浅出,也慕名来到这里。但见童山秃岭,赤日炎炎,人头攒动,飞鸟匿踪,酷热之中,倒别有一番景致。
我们在南疆吐鲁番的游览终于告一段落,又上专列出疆,再经玉门、嘉峪关,一宿后到达甘肃张掖市。气温骤降,风雨交加之中,我们来到位于这里的七彩丹霞地貌风景区。纵观五处气象万千的观景台,站在高坡上,浏览赤、橙、黄、绿、青、蓝、白的七彩斑斓,只见岩壁陡峭、层理交错、气势磅礴、熠熠泛光。而我们游人真的是:观光不畏风吹帽,登高沥雨只等闲。笔者穿的防风雨冲锋衣、裤、帽整套装备,总算在这儿发挥了効用,风雨间登台下来,乘上景区观光车里,即湿即干。

广告聚划算七彩丹霞景区,聚一聚,更划算!查看详情 说时嫌迟,行时嫌快,旅行的大半时间都在各种车辆、旅途上。我们的专列从甘肃张掖夜间发车,抵达宁夏中卫县城,已是翌日午后。随即便去了位于县城西22公里的“沙坡头”。这里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既具江南景色的秀美,又兼西北风光之雄齐,被旅游界专家称之为“世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中国四大沙漠之一腾格里沙漠就在其旁,兰新铁路贯通其间。但见沙丘深处,惟余莽莽;黄河汹涌,车轮滚滚。那古道沧桑,骆驼皮筏,也穿越时空,近在眼前,令人不由凭添几分苍凉,带来几许感概。
在中卫酒店,稍事休整,安歇一宿后,我们下面的旅程还有古都西安、古城洛阳,压轴重点始终在后头,人生旅行永远在路上,它们又将给我们奉献怎样的观景,引发怎样的观感,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