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门口,吃着酸奶,看着人来尸往
2018-06-09 16:29 浏览:224
Varanasi瓦拉纳西位于印度北方邦,它在印度的地位,就像耶路撒冷对于穆斯林教徒一样,是印度教徒的心中圣地,也是印度最古老的城市。
唐僧拖着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以及一匹神马,陪他跋山涉水,一路打妖怪,最后到达西天极乐,悟道成佛后,首次讲道之地就是瓦拉纳西。
我们选择在印度的洒红节HOLI DAY期间来瓦拉纳西。
3月20号晚上的火车从新德里到瓦拉纳西,七百多公里,毋庸置疑的晚点,走了16个小时,21号中午12点多才到瓦拉纳西。
这是新德里火车站。
瓦拉纳西火车站。
到酒店后稍作休息就准备到老城区去。因为我们在这里只停留2天半时间,而且后天是允许全城大肆庆祝洒红节的日子,所有店铺、景点全天关闭。
老城区就是紧挨恒河的那片区域。我们酒店虽然离老城区就3公里,但是天气燥热,似乎空气中还飘着霾,丝毫动弹的意愿都没有。
没有公共交通,只能在路上拦TUTU车,然而眼看着明明空车的TUTU却一次次跑过。酒店经理解释这些司机只拉去老城区的客人,他不确定你去哪儿所以停都不会停,而且他们不会英语,怕麻烦。做生意的态度很是任性呀!
酒店经理帮忙拦下一辆车,告诉司机把我们拉到老城区一个商场。
千万不要相信有什么商场,下车后环顾四周没找到商场拉住司机不让他走。
“嘿,你半道就把我们扔下来了,把车钱还给我!”司机不会英语,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说一大通我们听不懂的印度语,只好放他走。
回头看到后面一座稍高的房子,不会就是他说的商场吧?
里面有几个摊位,这确实就是商场了。
恒河夜祭晚上7点左右才开始。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计划去吃瓦拉纳西最有名的Lassi,恒河边的小店Blue Lassi。
老城区不宽的街道上到处挤满人、电动三轮车和人力三轮车,使得我们更加不想动弹,叫了辆三轮车。
越靠近恒河的街道愈加拥挤。
三轮车是人力的,小哥卖力的踩着轮子也往前挪不了一米,看他挪动着削瘦的肩膀,圣母心泛滥,觉得自己太不人道,于是把车钱给他就跳下车了。
然而小哥却说“多给点钱吧,我刚才很辛苦”。他分明才骑了三分钟,走了不到100米,把车费原数给他已是表示帮助,这样的得寸进尺让我一阵反感。
恒河边有大片的小巷,Blue Lassi在焚尸码头旁的那条迷巷内。
我打赌,印度的这种小巷能把一个正常人绕到爆炸,这个在德里深深见识过,导航上明明显示只有100米的距离,能在巷子里绕一个上午,定位一直在目的地周围360度打转。
还好这家Lassi店很有名,N个人的指引未成功,在第N+1个人亲自引路下终于是找到了。
店内不足10平米,游客络绎不绝。
坐在凳子上开心的吃着喜欢的Lassi,聊着天,看着门口路过的游客行人。
突然听到一些奇怪的叫唱声,猝不及防的就有一队抬着尸体的队伍从门口走过。原来门口一米多宽的巷子是通往焚尸码头的必经之路。
下面有可能会引起部分人不适的照片,请想清楚再下拉。
半个小时功夫有5具尸体抬过,瘦弱的死者平躺在木架上用黄色布紧紧包裹,伴着浓烈的焚香味和抬尸人高喊的口号声,一口一口吃完了Lassi。这是我后面很后悔的事。
印度教徒把恒河看作是湿婆神的化身,敬仰湿婆神、到恒河洗澡、饮用恒河水是印度教徒的终身乐趣。死后葬入恒河是这些人的梦想,所以每天有全国各地运来的尸体到这里焚烧。
Blue Lassi出门往右不远就看到火葬台Manikarnika Ghat,按计划将到现场看火葬。
在这里面,烧尸工会跟游客收取一定费用,让游客全程观看甚至拍摄焚尸过程。
这些抬尸工和烧尸工都是最低种姓,而且他们祖祖辈辈都只能做这种工作,或者类似的工作。
恒河火葬是印度教葬礼的一种仪式,亲属们会请来祭祀把死去的亲人用棉布包裹放在木头搭成的架子上,由祭祀主持类似于超度的仪式,然后在码头上焚烧,最后将一切抛入恒河。印度教徒相信,去世的人回归恒河,也会洗清此生罪孽,早日投身轮回。
有钱人往往用檀香木焚烧,普通人就用一般的木材,而穷人只是包裹尸身被直接抛入恒河之中。甚至有的穷人知道自己余日不多,提前来到瓦拉纳西,躺在恒河边,等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走近火葬台,看到堆成山的木材,里面熊火漫漫,我们临时决定放弃这个计划。径直走过,往恒河方向走去。
但是在网上找了几张其它人拍的照片。
下午4点多的阳光火辣程度丝毫无减,恒河边异常寂静,空气中飘散着死亡的味道。
在下游丧礼火葬码头竟然也有“神”和人在此共同沐浴,这些人是在火葬台劳动的工人。
恒河沿岸3公里,大大小小的Ghat有80多个,上游的码头依次是沐浴、宗教仪式、洗衣场,最下游的码头就是丧礼火葬的部分。
作为无神论者,这个印度最古老最神圣的城市,一生去一回足够。
之后每次吃Lassi的时候都会想起这天浓烈的焚香味,所以再也没吃过La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