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苏联在开发远东和北极圈地区,这些荒无人烟地区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对能源的需要,在当时的情况下,为这些驻扎在边远地区的雷达站、指挥中心以及各类民用设施提供能源,依靠发电机的话,成本太高。
苏联在70年代开始研发移动核电站,1985年建成并启用全世界第一座移动核电站“帕米尔”-630D。它安装在几辆专用半挂车上,其中MAZ-7960汽车是主要牵引车。设备中最重的组件——反应器组——安装在载重量65吨的MAZ-9994汽车上。不过,这种移动核电站,因为安全上的考虑以及辐射等问题,并没有实用化。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长下令实施小型军用核电站的试点项目。发起该项目的创新项目工程技术公司总裁尤里·科纽什科对塔斯社表示,项目已进入科研阶段。移动核反应堆将建成100千瓦和1兆瓦两种。这些模块化设备首先将用于开发北极。它们将安装在重型汽车或雪橇上。
1961年,苏联基洛夫工厂在T-10坦克的地盘上制造了ТЭС-3移动式核电站的车厢。ТЭС-3移动式核电站由4个可移动的车厢组成,包括反应堆车厢、蒸汽发生器车厢、汽轮发电机组车厢、控制车厢。后来因为技术原因、研制经费紧张等等ТЭС-3移动式核电站没有继续发展。
随着北极战略地位的提高,俄罗斯越来越重视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不仅重新恢复了不少此前已经遗弃的,苏联时代的雷达站和空军基地,而且还新修建了不少新的基地。这些基地绝大多数处于永久冻土地带的无人区,为这些基地提供能源的是柴油发电机和风力发电机,前者燃料消耗巨大,经济性不足,后者则存在功率不足的问题。
冷战期间,美苏等国都开展过移动核电站的研发工作,为那些偏远地区的居民点或者工作设施提供能源,但都遇到难以控制其核辐射的问题,此外,就是这些移动核设施的安全性不如核电站,一旦发生事故导致核泄漏,后果不堪设想,更不要说被恐怖组织盯上,一旦被抢夺并制作成脏弹,在北极地区的大风中,恐怕大片地区将被长期不适合人类进入,更别说将其移动到城市附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