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资讯
家乡景点——玄武山
2018-06-10 21:55  浏览:441

玄武山位于广东省陆丰碣石镇北郊,毗邻南海碣石湾,碣石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其地理位置坐标在东经115.80,北纬22.80度,海波35米,总面积为20万平方米。


      玄武山旅游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国家旅游景区,广东省风景名胜区、汕尾市八景之一“玄武灵声”景区。历史悠久的元山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开放活动场所。这里气候四季温和,环境优美,长年吸引着海内外的广大游客。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景区核心景点元山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佛道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是闽南语系百姓的佛教信仰中心,被誉为南中国海祈福圣地。玄武山旅游区内涵丰富,宗教文化是最基本的文化载体,景区的主题定位为:以释道汇流为特色的宗教文化旅游区。

玄 武 八 景
玄武山景区内共有八景,可以用一首诗来概括:玄武三台景色鲜,玲珑宝塔接云天,三台拱北长保障,四美流传永固坚,麟石磋峨移古迹,龙岩淑滞起人贤,清居自得堪容喜,水秀山明出天然。

古 寺 钟 声(元山寺)
        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明万历五年(1577年)扩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为五组四合院组成的有前殿、中殿、正殿、东西配殿、僧舍、廊庑等建筑格局九十九间的宫殿式群体,寺内保存有清代皇帝御赐匾额和民族英雄林则徐、刘永福,提督、总兵等题匾多面,还有诸多碑刻及寺藏文物。二〇〇一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 塔 观 海(福星塔)
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原为福星亭,清嘉庆年间改福星亭建文昌阁,同治四年(1865年)又改建为石塔,故名福星塔。文革时期被炸毁。一九八一年复建,全塔由5334块不同规格的优质石料(1092立方米、重2732吨)叠成。塔高18.6米,塔基周长24米,游人可登高远眺浩瀚南海。福星塔自古为船舶进入碣石港的导航标志,起着“佛灯引明”的作用,“碣台观海”为陆丰八景之一。

玉 阁 飛 笙(古戏台)
始建于明末,扩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台中悬挂清咸丰已未科探花李文田题匾“台阁文章”。戏台毁于文革时期,重建于一九八六年,台面阔22米,进深16米,台前设露天乐池。为粤东地区最大的庙宇戏台。

      为弘扬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跃和丰富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促进旅游业发展,在元天上帝的诞生日与成道日,特聘广东优秀剧团莅临演出,演出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期10天)、四月初八(为期5天)、九月初九(为期10天)。

四 美 怡 情(四美亭)
   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称一鉴亭。光绪年间改建,称四美亭(意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亭中竖立清同治六年(1867年)广东陆路提督碣石镇总兵李扬升记立的御赐匾额碑记。二〇〇一年重建。

石 牌 巍 峨(南门牌坊)
建于一九九六年,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三开间牌楼式石雕牌坊,通告15.8米,面阔22.3米,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透雕龙柱石牌坊之一。牌坊正面石匾“玄武山”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背面石匾“灵光万丈”为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释新成大和尚所题。

麒 麟 翘 首(麒麟石)
      玄武山著名天然象形石之一。其形态雄伟、峻秀,俨然麒麟昂首观海。石东侧有“山不在高”摩崖石刻。

鱼 跃 龙 门(龙门石)
   位于起龙岩前。经广东省756地质队鉴证为:该岩石于早白垩世燕山第四期侵入形成,椐铷锶法同位素测定,距今已约一亿多年。

三 台 保 障(碑记)
明万历十年(1582)巡道郑谦山、参戎成雨泉、姚龙三台聚会于玄武山,共商抗倭大计时撰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