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异动K线(连载13)
2018-06-14 07:43  浏览:225
分析到这里,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第一,下面吸筹的时间很短啊,难道短短的10几个交易日庄家就完成了建仓?前面我们分析的庄家建仓都是几个月,难道这次这么快?我们分析过庄家建仓的时间和上涨空间成正比啊。试想一个蹬山运动员,如果我只给你吃一碗稀饭,而且让你跳着去蹬珠穆朗玛峰,首先不说山顶,能到山腰估计就饿的不行了,没有了体力还怎么继续呢。还有高开20%多后,能有多少人敢去追,毕竟市场上70%的人都喜欢炒底,如果没人追,庄家怎么出货呢,这样分析起来多少有些矛盾。既然不算建仓拉升,那应该算反弹吧,虽然无法知道当时是什么样的利好导致巨幅高开,但我们可以证明一点。就算在相对的底部,如果庄家没有吃够、吃饱,再大的利好都不可能拉,有时这种突来的利好,连庄家都没做好准备。第二,如果庄家是在前期盘整K处吸筹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庄家成本区应该更高些,如果要拉了。洗盘就不应该再打到主力成本区啊。难道不怕别人抢筹码?但后期很快就跌破了,那么我们这种假设也随知否定。加之经过庄家两次循环操作,在高位套牢盘肯定越积越多,要想拉升如果不把高位套牢盘打出来,能吸的够筹码吗?通常大跌后,眼前的套牢盘就好比是一座高山,要越过这座高山。不费尽千辛万苦行吗 ?还有庄家花了这么大的精力砸下来,自己又没买多少,难道就马上拉上去?看来庄家真的是吃饱了没事干。这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多想想,多掂量呢。经过对前面庄家两次吸筹,两次出货的分析,我们是不是应该的出一个结论:反弹操作法,一是前期强力拉升区的盘整位置,二是庄家曾经的成本区。毕竟价格不是直上直下,而是波段进行。

破绽摆在你的眼前,它认识你,而你却不认识它。以上两种分析多少让人有点晕晕的,但只要读者仔细体会,相信学到的是一种无形的逻辑思维方法。上述两种情况都说明不是建仓,那么庄家必定会把价格砸下来再吸,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图1-15中间的反弹10对趋势没有任何改变,我想这里已经用不着再做分析,趋势线M和N表现出价格趋势所处的空间通道为高点下移、低点横盘,也许有朋友会说。这不就是三角型调整吗,其实我向来不赞成做什么固定趋势形态的分析,因为自然界的所有形态都可以演变为价格走势,如果要背图形,也许我们永远也忙不过来,我们需要的是原理,理解了核心,图形怎么变,已经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