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隆福寺街那家小灌肠铺
2018-06-14 07:43  浏览:205

隆福寺街那家小灌肠铺

  灌肠,在诸多的老北京小吃中,堪称物美价廉的大众化食品。多少年来,这种类似老北京“土产”的平民小吃,不仅见诸于肩挑一副担子穿街走巷叫卖的小贩;一些像昔日聚仙居这样的老字号店铺;而且在老北京一些传统庙会上也随处可见。平民百姓爱吃,就是那些衣冠楚楚的有地位的人,见到卖灌肠的店铺也经不住那香味的诱惑,进去吃几盘。至于在挑担的小贩面前或庙会的食品摊前,也经常有不分贫富的食客津津有味的大吃大嚼……

  过去的北京城里有不少专营煎灌肠的铺子。我常去的,是位于东四隆福寺街东段南侧的一家小灌肠铺。说起来有点可笑,即我从上小学、中学乃至工作后的几十年中,光顾这家卖煎灌肠的小铺近百次,但却从来没关注过这小店的店名,所以如今真不敢胡写。去这家小店次数最多,时间也最集中的是在那1965年前后。一则那时我们经常到该街道的一家名叫“明星”的电影院去看电影;二则是我和最要好的同学经常在下学后(我的学校北京二中距这家小铺很近)去该街道的一家中国书店去看书或买书,每次必然要到小铺吃几盘煎灌肠。

1966年夏天,正值“文革”初期的所谓“破四旧”阶段,不少大大小小的“阶级敌人”被揪出、被批斗、被专政。一天,我和那位同学来到这个小店时,一进店就感到气氛非常沉闷。这三四十平方米的小店的四面墙壁上贴满了大字报和标语,内容都是指向“阶级敌人郑某某。”我们很奇怪这位郑某某是谁呀?正当我们两个在小声嘀咕时,一位吃灌肠的客人冲我们一努嘴,用手指了指那个正在煎灌肠的,这下子我们才明白,原来几十年为我们煎灌肠的这位近50多岁的男子竟然是“历史反革命分子”,那满墙的大字报都是指向他的。而此时正在煎灌肠的他,似乎成了一个呆板的“机器人”,脸上全没了昔日的笑容,而且只是按顾客要求,低着头煎灌肠,一句话也不说。不知是“认罪”,还是默默地抗议。我们俩当时还纳闷,这历史反革命分子怎么干起煎灌肠这行啦?这次吃煎灌肠,不仅没有吃出以往的乐趣和风味,简直就像“吃毒药”,令人非常扫兴!这以后,我们虽然“业余时间”充裕,但已没有往日到这里吃灌肠的情趣啦。待到我们被分配工作后,到这里来的次数更少了。

时间一晃到了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和我的那位同学都已经参加工作十几年啦。一天,我们又来到这家分别十几年的小店,看到小店依然经营煎灌肠,那个煎灌肠的老人好像就是那个郑某某,即那个当年的“阶级敌人”。十几年风霜,他苍老了很多,弄得我们也不敢确定究竟是不是他了。不过从他那娴熟的煎灌肠技艺,我们似乎断定是他,看来这个“反革命分子”大概也是个“冤案”,这个极普通的煎灌肠小贩也是劫后余生。那天,虽然这间屋子显得比以前陈旧,墙壁也染上陈年的“污垢”,但是却丝毫减弱不了那煎灌肠的香味。说到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尽管煎灌肠这技术似乎非常简单,但是也不简单。因为切得的灌肠的薄厚程度,会影响煎炸的口感和效果;而掌握火候,更显出卖主的技艺高低。煎灌肠时,那切好的灌肠总不能薄厚都均匀一致,这就要看煎灌肠人的本事。煎熟的薄片灌肠是脆的,稍后的片又有软软嫩嫩的,这样吃在嘴里总不会就一种感觉,这样食者才吃得爽口、爽快。而且煎灌肠一般不用花生油等素油,其所用的是肠油,即猪肠子里的油。用这种油煎灌肠才是煎灌肠的特点和正宗风味。说句良心话,那位隆福寺街小店的郑某某,煎得的灌肠还真是好吃!

如今,北京城里专门经营煎灌肠的店铺似乎没有啦,我只是在海碗居老北京炸酱面大王这家店铺能吃到煎灌肠,在一些所谓经营老北京食品的小饭馆里也偶尔遇到煎灌肠的。与以往根本不同的是,当你点了这盘煎灌肠时,服务员端给你的是已经煎过不知多长时间的灌肠啦。好一点的是随着灌肠配着一小碗蒜汁,那味儿与当年蒜汁相比也逊色多啦。不过这煎灌肠的小吃能保留下来就算不错啦。好在现在在不少大商场和副食店里,都有卖生灌肠的,基本都是无色的大淀粉坨子,而我们当年吃的灌肠基本都是粉红色的。这淀粉坨子价格还非常贵,而且总是“水涨船高”。如今,一斤生灌肠的价格,大概相当上世纪50年代初近百盘煎灌肠的价钱。现在这煎灌肠或生灌肠是不是正宗京味,我还真不敢恭维啦!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不少老北京家庭中,都有人会煎灌肠。我家亦如此。想吃时,就买上几斤淀粉坨子,回家后切成薄皮放在油锅里煎。甭管是不是正宗北京风味,反正吃在嘴里还是能解点馋。我家每次买灌肠都是在有了猪油或猪大肠油时,因为这生灌肠用这类油煎,似乎还能找回点当年的正宗老北京风味的煎灌肠味道!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家因拆迁搬到五环外居住后,我很少有时间再到东四隆福寺街等,这些熟悉的街道来。即便偶尔来一次,心里也没有往日的激情,因为这条街已今非旧貌啦。听说自隆福寺那场大火后,这条街显得冷冷清清,前两年来一次有了切身感受。不过令我又高兴又扫兴的是,那家小小的灌肠铺依然存在。高兴的是,还能站在这小店里回忆往事;扫兴的是,这小店全没有往日的生气,只有一个玻璃柜台后卖生灌肠,那冰冷“坚硬”、价格很贵的生灌肠拿在手里像一块“砖头”,如果遇见歹人倒可以做自卫的“武器”。看着这曾光临近百次的小店、想到昔日那位如今已在国外定居30多年的同学,心里颇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