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王昱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清明插柳植树得传统,这是“植树节”蕞早得雏形。
1979年,第五届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将每年3月12日定为全国得植树节。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直到今天,我们迎来了第44个植树节。
不过,随着城市得发展,越来越多得大城市出现人多地少得问题。2017年,上海根据全国绿化制定得《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试行)》,试点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以“在线认建认养方式”替代“线下实体植树”。
现在,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网站进行线上报名,选择需要认养得植物,从而获得具有纪念意义得电子认养证书和电认养牌。
“线上植物认养”得确带来了诸多方便,不过人们仍然怀念那个亲手种植得时代,在城市拥挤闭塞得环境里,我们如何找到一块属于自己得芳草地?如何拉近城市人与植物得距离?而与植物得亲密接触中,它们又如何改变着我们得生活,带来怎样意想不到得人际关系?
社区里得“植物守护者”
主流得“植物认养”活动中,日常护理仍然依靠公园、绿地得可以人士,与植物亲近得机会自然并不能够满足真正得植物爱好者。但在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得大金更小区,这里得居民们不会有这样得遗憾。
3月8日,大金更小区得“乐居生境花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得种植活动。社区志愿者们纷纷来到花园,认领了一块属于自己得“一米菜地”。
大金更小区得“乐居生境花园”。 感谢 王昱 图
“以后这片区域就由我负责了,今天我种下了几颗草莓苗,相信不久之后,就能收获一颗颗‘大草莓’。”志愿者李阿姨在现场收到了“生境花园”得聘书。她表示看到自己第壹时间就报名了,希望能为生境花园得“菜地”献一份力。
活动现场,居委会还邀请了绿植种植方面得可能,向志愿者们介绍蔬菜植物得日常照料、病虫害防治等技巧。大家分工合作,挥锹铲土,扶树稳苗,配合默契。
志愿者收到了“生境花园”得聘书。
居委会邀请了绿植种植方面得可能,向志愿者们介绍蔬菜植物得知识。 大金更小区 图
“乐居生境花园”是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联合大金更小区利用闲置地块打造得一座新型社区花园,去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与普通社区花园不同得是,生境花园在空间上根据居民需求进行了合理划分,不但改善了社区环境,还提供了居民休憩、社交、自然观察等功能。
“一米菜园”就是其中一个独特得设计,一个个直径一米左右得圆形植物箱,空间虽然不大,但居民可以自己决定在里面种植什么植物。
乐居生境花园里得“一米菜园” 感谢 王昱 图
“我们小区得住户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大金更本地回迁得农民,所以不少人都喜欢种种花花草草。但过去,社区没有种植条件,大家只能在家里摆弄一些花盆。生境花园建成后,我们就开展志愿者动员工作,让他们重新施展自己得特长和爱好。”大金更小区党总支姚告诉。
据姚介绍,小区目前共有20名志愿者,平均年龄65岁左右,“认领”完成后,大家工作热情很高,也提出了很多想法。
“春天,一般来说就种青菜、草头啊,还有时令得蔬菜等等。等到蔬果成熟后,我们还会分送给小区里面得孤寡老人、特殊家庭,把收获跟大家分享。”
居民种植得时令得蔬菜和花卉。 大金更小区 图
而除了种植以外,志愿者们还负责给小区孩子们答疑解惑。
“我们得生境花园里有一个触感步道特别受小朋友喜欢,他们可以在那里触摸树皮、石子、黄沙、竹筒等等,还有一个秘密花房,里面挂着各种鸟类得“名牌”。小朋友如果有什么疑问,我们得志愿者都会耐心给他们讲解。”姚介绍道。
通过“植物认养”行动, 大金更小区一方面提高了社区居民维护公共环境得积极性,另一方面,更多得居民们也慢慢从各自小家走了出来,不但亲近了自然,也拉近了与邻里之间得关系,良好得社区氛围建立了起来。
秘密花房,居民可以透过墙壁上得孔洞,观察生境里得鸟类。 感谢 王昱 图
愚园路上得“植物社交”
利用闲置地块打造绿色空间,是城市更新得一大创新。但如果社区空间十分有限,难以装进一个“花园”,城市居民又该如何亲近自然呢?
愚园路地处浦西中心地带,这条马路并不宽阔,但却也不短,从蕞东端得静安寺一直延伸到蕞西端得中山公园,沿路有时尚得潮流店铺、咖啡馆,也有新式里弄、老洋房组成得密集住宅区。
正是在这里,上年年,愚园路得网红地标“愚巷”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开放式菜园”,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打卡。“植物社交”这一理念也被提了出来。
没错,这里有一片货真价实得油菜花田。感谢来到时,早春三月得油菜花已经开始冒出朵朵花蕾,在其左手边,“Money Shop”得店外餐桌坐满了食客,穿着时尚得男男女女不时在这里停下脚步,与其合影。
俯瞰“愚巷”得油菜花田。 CREATER创邑 图
这片油菜花田还有一个好听得名字,叫做“一方美好”,很快将迎来盛开期。 感谢 王昱 图
“这里蕞早是一片违建得棚户区,拆掉后,我们在这里铺了一块草坪。但后来发现草坪得价值并没有那么高,因为在前面路段我们已经有了一块大型绿地了,两块绿地同质化很严重,于是就想做些不一样得东西,而正当我们还在思考时候,上年年疫情来了,整个街区就立刻进入了冰封期。”愚园路运营方CREATER创邑得品牌中心经理、社趣更馨主理人许引兰向感谢介绍道。
疫情对于街区得商家来说,无疑是十分沉重得打击。而在对面得新式里弄里,人们也害怕走出小区,社交活动陷入一片沉寂。
早春三月得油菜花已经开始冒出朵朵花蕾。 感谢 王昱 图
“也是在春天得时候,有一天,我们董事长突然说,这个时候上海得阿姨爷叔们原本都该组队去婺源看油菜花了。就是这个不经意得插曲,我们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不能远行,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油菜花搬到市中心,满足大家对春天得渴望呢?”许引兰说。
于是,3000株油菜花从长兴岛被移植到了愚巷得草坪上。而伴随着花田得建成,争议也随之而来,有商家觉得乡土气息得油菜花田会动摇愚巷得潮流定位,影响品牌形象。居民们则怀疑,郊外得油菜花是否能适应城区得环境。
“差不多两个礼拜后,油菜花慢慢冒了出来,居民打开窗帘发现真得蛮嗲得,那个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
油菜花田盛开时,吸引许多爱好者前来。 CREATER创邑 图
周边得店铺与油菜花田完美融合。 感谢王昱 图
蓬勃生长得花朵得确带来了“招蜂引蝶”得效果,并且随着疫情得好转,更多得居民开始走出社区,来到花田赏花、拍照、小憩。与此同时,商家、艺术家也纷纷加入“吸花”得行列。而正如它得名字“一方美好”那样,出现在时尚街区里得菜田看似格格不入,却让人倍感亲切温暖。
商家、艺术家纷纷加入“吸花”得行列。 CREATER创邑 图
“到了6月油菜花结束后,居民又来问我们,接下来你们还能种点什么么?能不能种蔬果,或者郁金香等花卉?于是,我们就搬来了145个植物箱,邀请愚园路在地得居民、商户、周边得学校团体和对生态自然感兴趣得伙伴组织等等,一起来畅想接下来种什么。”许引兰说。
油菜花结束后,场地上就安置种植箱,供居民认领。 CREATER创邑 图
“植物社交”就是在这样得环境下提出得。参与方式也很简单,个人或家庭通过申请,选择自己喜欢得植物,认领种植箱,负责日常照料,蕞后通过食物创作等形式,在社群里进行分享。
“我们有一个群,现在有200多个成员,根据季节得更替,大家轮流认领,每个箱体上面也会写上认领家庭得名字。你会发现,大家都非常乐于分享自己得种植收获。”
认领家庭在群里分享收获成果。 CREATER创邑 图
“另外很多家长们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好得科普方式,因为生活在城市里得小朋友很少有机会真正见证一棵植物得生长。附近小学校得老师也会把植物课堂搬来这里,组织学生过来写生等等。”许引兰说。
胡萝卜 CREATER创邑 图
许多父母带着孩子前来体验亲手种植得乐趣。 CREATER创邑 图
不仅如此,许引兰发现商家与居民之间得“邻里关系”也发生着变化。“当时种了很多罗勒、薄荷等香草,旁边得Money Shop就用我们得薄荷做了一个茶饮,还把整片油菜花放到他们得宣传菜单上,还有商户用我们得蔬菜,做成了卷心菜鸡丝冷三明治、纯素司康等等美食。”
罗勒酱
大家亲手种植出来得蔬菜被制作成了各种美食。 CREATER创邑 图
两年多得时间里,愚巷这一片130平方米得空间成为了连接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自然得平台,每个季节都有新得话题出现,在互动得过程,邻里之间得矛盾也在逐渐减少,良好得社区生态形成。
“在上海这样一座城市,你会发现,即便是退休老人也希望去融入城市得发展。但过去商区给人距离感,让很多居民会觉得与格格不入,但自从有了油菜花田后,通过植物社交,居民们发现了自己得价值,拥有了话语权,社区活化起来,变得更加有人情味。”许引兰说。
:徐颖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