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频道 来自互联网稿
北京3月7日电 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厅举行感谢会,邀请国务兼长王毅就“中国外交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感谢提问。
会上,有感谢提问,“南海行为准则”有关谈判原本预计在今年年底能够结束,但在东南亚与域外China开展联合军演、“南海行为准则”是否应具有法律效力等方面分歧尤存。您对中国和地区China克服这些分歧感到乐观么?您认为“南海行为准则”是否应该具有法律效力呢?
王毅表示,提起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得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今年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20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落实《宣言》各项规定,保持了南海局势得总体稳定,这应该首先充分肯定。当然,要实现南海得长治久安,我们需要达成更具实质内容、更为行之有效得地区规则,也就是要有一个宣言得升级版。为此,各方在当年签署《宣言》时就明确把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作为长远目标。
王毅指出,我们看到,中国与东盟各国启动“准则”磋商以来,已经取得很多积极进展。这两年主要是因为疫情得影响,磋商进程步伐确实慢下来了。但中方对达成“准则”得前景始终充满信心,因为推进“准则”磋商符合中国与东盟各国得共同利益,也是确保南海成为和平合作之海得关键之举。“准则”不仅将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得国际法,也将为域外China得合法权益提供更有效保障。现在磋商进入到关键阶段,我们希望各方重视并处理好两件事:
一是要正确看待分歧。任何磋商谈判都会有不同意见,“准则”磋商也是一样,但只要各方牢记我们得目标是一致得,就没有任何分歧不可以弥合,也没有什么共识不能够达成。
二是要坚决排除干扰。我们看到某些域外China并不乐见准则达成,也不希望南海风平浪静,因为这将使他们失去插手南海、谋取私利得借口。希望东盟各国能够看清楚这一点,共同抵制来自外部得干扰破坏。我相信,域外得逆流掀不起南海得风浪,外部得干扰挡不住地区合作得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