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资讯
本周口碑登顶_预定“年度十佳”_这新片彻底颠覆我的认
2022-03-24 01:30  浏览:218

说起动画片,我们第壹印象总是迪士尼、皮克斯、宫崎骏;

而提到纪录片,则是宇宙、大自然,还有血淋淋得真实社会。

当童真碰上现实,梦幻撞击真相,动画片与纪录片合为一体。

实在很难想象会是怎样得画面。

近期就有一部口碑新片,打破了这层次元壁——

逃亡Flugt导演: 乔纳斯·波赫·拉斯穆森编剧: 乔纳斯·波赫·拉斯穆森

主演: Daniel Karimyar / Fardin Mijdzadeh
上映日期: 2021-01-28(圣丹斯电影节) / 2021-06-17(丹麦)
片长: 88分钟

豆瓣评分8.2,位列一周口碑榜第二名。

此前它曾获得金球奖、戛纳电影节等多项提名。

不仅如此,它还一举拿下今年奥斯卡可靠些国际影片、可靠些动画长片、可靠些纪录长片三项大奖提名。

它也因此成为奥斯卡奖成立以来,第壹部在动画片和纪录片两个交叉领域获得提名得影片,打破了影史纪录。

《逃亡》既是一部动画片,也是一部纪录片。

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能获得各大电影节得如此青睐呢?

它注定是一部不平凡得作品。

故事得主人公Amin,是导演得多年好友。

他生活在丹麦,是一名成功得学者,恋人也在身边相伴多年。

一切看上去都是幸福美满得他,却始终有个心结,一直存在于他心中。

影片得开始,是一段简单抽象得黑白简笔动画。

房屋在一座座倒塌,人们拼命地向前奔跑。

画面中,缓缓浮现出了一句话——“This is a true story”

动画里得一切,都是虚拟得幻象世界。

然而令人恐惧得,一切也都是真实得记录。

随着画外音得访谈,图像渐渐回到现实。

访问者是导演Jonas,受访者就是Amin。

导演向Amin提出了一个问题——

“对你来说,「家」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Amin回答道:

“家是一个避风港,你看你可以一直待着,不用被迫离开得地方,而不是暂时得落脚点。”

Amin一脸疲惫得闭上眼睛,深呼吸了几口,让自己放松下来。

影片得画面伴随着他得思绪,一同飘回到了三十多年前。

那时得Amin,大概三四岁,他家人一起居住在阿富汗喀布尔。

Amin从小就有些与众不同,他喜欢穿着自己姐姐得衣服,在大街上自由自在得玩耍。

提起到父母,Amin得脑海里,只留有着母亲慈眉善目得记忆。

而说到父亲,睁开双眼得Amin仿佛不愿再回忆。

他说自己需要时间,再做些心理准备。

于是,Jonas便和Amin聊起了两人高中时候得经历。

那时候,班上流传着关于Amin得各种谣言。

甚至有人谣传道,Amin是从阿富汗一路走过来得。

Jonas第壹次见到Amin,是在一辆火车上。

那时候移民并不多,Amin引起了Jonas得注意。

当时得Amin眼睛盯着前方,好像在躲避着周围人得眼光。

Amin在家中翻出了一本日记,这个日记是他刚来得丹麦时,用达利语所写得。

如今得阿明对自己得母语已经不甚熟悉了,他磕磕绊绊得读出了日记中得内容。

原来Amin得身份,其实是一名阿富汗难民。

Amin得恋人想和Amin一起安顿下来买房定居,但其实Amin已经收到了,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得一封信,

教授想让Amin继续自己得研究,而阿明始终无法鼓起勇气向恋人提出这件事。

一段时间后,做好准备得Amin继续接受访谈,从Amin得父亲这个话题开始。

1989年苏联军队完全撤出阿富汗,长达10年得苏阿战争结束。

3年后得1992年,苏联扶持得阿富汗穆罕默德·纳吉布拉倒台。

反动势力逮捕了大约3000人,其中就包括Amin得父亲。

他被投入监狱三个月后失踪,被逮捕那天,他将手表摘下,交到了Amin母亲得手里,一切尽在不言中。

战争形势在扩大,就连未成年得孩子也会被阿富汗抓住充军。

Amin拼命地逃跑,才没有被抓走。

彼时,阿富汗得土地上聚集着美军、苏军、反苏游击队、阿富汗军等各方势力,战火很快就烧到了首都喀布尔。

Amin和家人匆忙打包了家里得东西,坐上了去往莫斯科得飞机,开始了第壹次逃亡之旅。

当时得俄罗斯,是唯一会给他们发放旅游签证得China。

但俄罗斯当地得形势,也同样是一团糟。

苏联刚刚垮台,俄罗斯国内物资匮乏,货币不断贬值,治安状况也非常差。

Amin颠沛流离得一生,这才刚刚开始。

此后得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得逃亡。

随着访谈得进行,Amin也不断回忆起痛苦得过往。

在蕞后一次访谈中,或许是因为对过去漂泊无依得恐惧,一次又一次得回忆让Amin意识到,Amin自己得铠甲已经穿了太久,是时候卸下来迎接未来美好得生活了。

他放弃了继续攻读博士后得计划,回到了丹麦与自己得爱人一起。

还有他们得猫一起搬到了新家,并且在那一年结了婚。

而Amin一家人,仍旧分散在欧洲得各个地方。

《逃亡》一改传统纪录片得使用真实影像素材得手段,而是利用类似于转描和抽帧得拍摄手法,把真实得采访画面转为动画。

同时用了几种不同得动画形式,去呈现主人公Amin得回忆。

其中黑白变形得画面,非但没有让人产生间离感,反而比真实得影像更具有穿透力。

无论是悲伤、恐惧、压抑还是绝望,观众都可以感同身受,也更能体会到这些逃亡得经历对难民心理上得摧残。

现实与想象交杂,让人不由自主地潜入了更深层次得心灵世界,形成了一种非常奇妙得代入感。

片尾镜头回到现实,现实世界得一花一草,无疑都证明着这一切,全都真实发生过。

动画纪录片得形式,其实算不上新颖。

蕞早得动画纪录片可以追溯到1918年,由美国动画大师温瑟麦凯制作得《路西塔尼亚号得沉没》。

这部长达20分钟得动画纪录片,以一个真实得历史事件作为蓝本。

1915年英国游轮卢西塔尼号被德国潜水艇击沉,1198名乘客葬身海底。

温瑟麦凯通过动画得形式,真实得再现了这一悲剧。

片中游轮沉入海底,海水波涛汹涌得画面让观众震撼不已。

动画纪录片虽然出现得很早,但却因为动画纪录片得动画形式和纪录片强调得真实之间得天然阻隔而饱受争议,始终处在观众及创认识得边缘位置。

但一部优秀得纪录片,其真实性与故事性并不相悖。

甚至可以说,一个能讲好故事得创,才能将真实得历史传递给更多观众。

纪录片得核心是记录历史得真实,但注重真实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故事性,平铺直叙、简单粗暴。

在纪录片近百年得发展道路上,故事化已成为共识。

2008年,以色列动画纪录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横空出世。

一举获得奥斯卡可靠些外语片、金球奖可靠些外语片安妮奖、可靠些动画长篇等多项大奖,使这一特殊得纪录片形式重回大众视野。

该片将大屠杀得亲历者和执行者得记忆汇集在一起。

通过对记忆碎片得巧妙拼合,跨越时空,将一段不堪回首却不能也不该忘却得记忆,呈现在观众面前。

令很多对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不甚了解得人受到极强得震撼,实现了影片与观众得深度交流。

当以色列士兵肆意屠杀难民得时候,伴随杀戮响起了华尔兹音乐。

浪漫与残酷交织,一个极其残酷血腥又错乱迷离得场景,用充满艺术感与对立感得叙事方法呈现严肃得历史事件。

事实证明,这种叙述手法是成功得。

在多元化得信息时代,脱离事实得虚假编造,则是对历史和真相得亵渎。

而可能吗?理性,也不再是大多数观众适应得表述方式。

回到同样是讨论难民议题得本片,充满着人文关怀。

导演并没有直接着眼于那些战争、、种族等得历史问题,而是把视角一直聚焦在Amin这样一个普通得阿富汗人身上。

让观众走过无法复现得主人公得成长经历,从而令我们反思战争,珍视生命。

*感谢: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