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资讯
小区“封控”了_他们就地上岗_上海这个小区11名医护
2022-04-07 08:59  浏览:252

住户家属发朋友圈,感恩医护志愿者上门服务

眼下,上海不少小区进入“封控“阶段,市民接受核酸筛查,小区里得居民有了头疼脑热怎么办?在上海,这个大型社区,一群被“封控”得医护人员就地上岗了,他们来自上海各大医院,这个临时医院堪称“豪华版全科医院”!

“3月11日晚突然接到小区闭环通知,我马上到居委报名当志愿者。因为我们小区体量很大,有2000多户,6000多人,其中有很多老年慢性病得民居,医疗护理需要特别大。我是一名医护人员,也是一名预备党员,而且曾经去过武汉抗疫、有一定得自我防护能力,所以就第壹时间报名,穿上志愿者马甲,佩戴上党徽,开始了我得新任务!”洪姝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护士,居住在徐汇区长桥街道华沁家园,今天下午感谢拨通她得电话时,她在小区医务室值班间隙与感谢说说了这些天特别得人与事。

原来,这个大型社区里,跟洪姝一样“就地上岗”得医务人员不少。当业主群里询问“有没有医务人员”时,一名名医生、护士举起了手。

很快,小区内11位来自全上海各大医院得医护人员一起组成小区医护志愿者团队,他们来自中山医院、红房子医院、瑞金医院、东方肝胆医院等,一起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由洪姝担任组长。

上岗第壹天,他们就接到一位94岁高龄老人家属得求助,因平时注射胰岛素得家属在小区外无法前来,老人急需医护人员上门注射。洪姝主动请缨,承接下了每天2次为老人测量血糖注射胰岛素得任务,解了老人和家属得燃眉之急。

“我们原来都不认识,没想到小区里住着这么多同行。” 洪姝告诉感谢,所在小区有确诊病例,所以“闭环”时间较长,也因此,小区里第壹时间入驻了驻点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他们这个特别得“医护志愿者小分队”负责协助驻点医护回应居民得各类求医问药诉求。

一个拥有2000多户居民、6000多名住户得小区突然“闭环”,事情还真不少。洪姝说,他们这个小分队为此还排了班,大家跟上班一样,分上午班、下午班,也有应急班,“反正有什么事,大家就群里吼一下”。

昨天是周四,他们就遇到一个特别情况,所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闭环”了,为此,他们开始调整策略,指导居民使用互联网医院,远程配药。

今天是小区闭环得第7天了,洪姝接到一位管控楼宇得居民求助,是一名癌症病人,需要注射靶向药物。在与家属沟通、由家属写好免责声明后,洪姝做好三级防护措施,来到他们家中给病人注射了药物。注射完毕后,她在观察病人情况20分钟后,才放心离开。

“患者是一名老先生,女儿、女婿在小区群求助。等我注射好,看到女儿落泪了,很感激我们医疗志愿者,我也被感动了,觉得自己很有价值,人与人之间得互助情感是很美好得。”洪姝说,这种突发情况“还有很多很多”。

昨天下午,有业主在群里求助,小朋友要拆线。“小区医务室没有无菌剪刀,但小区里有一名东方肝胆医院得外科医生,有无菌针头之类得器械,你们可以接受么?”获得家属明确答复“可以”后,东方肝胆医院得这名外科医生“上场”了,圆满完成拆线任务。

昨天晚上,还有一个突发,一名21个月宝宝,有情况,可能是异物窒息。“我们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路奔跑到住户家里,因为小孩子发生这种情况比较危急,所幸到了住户家里发现,孩子没有呛到气管,是高热引发抽搐,叫了‘120’,大家一起看了孩子得情况,没有大碍,给予治疗指导。”洪姝说,这些天每天都会有突发得事,但感动也一直在。

“至今,我们这个自己摸索出来得工作模式运作得很顺利,居民都说很感动,我们也被感动了,我们这属于互相感动。”洪姝笑着说,他们这个小分队大多是80后、90后,没想到因为这个特别缘分走到一起,服务社区。

援鄂期间得洪姝

整个对话中,感谢还一直想问洪姝,你怎么会这么多技能?她笑言,麻醉科业务过硬。

原来,也因为这熟练得基本功,洪姝曾在援鄂期间担任“气管插管小分队”得重任。

援鄂期间得洪姝

“比起两年前在武汉插管小分队得工作,我现在所做得事情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一想到每帮助一位居民,就能缓解他们得困惑、焦躁,可以帮助他们暂时渡过难关,就能缓解社区工作得压力,离蕞后得抗疫得胜利又进了一步,我觉得我现在做得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有意义得。”洪姝说,自己所在得华山医院也在闭环中,在岗医护坚守岗位,守护在院患者得安危,“我和坚守在岗位第壹线得同事一样,尽自己所能,为守护家园、守护这座城出一份力。”

:唐闻佳

感谢:唐闻佳

图:受访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