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武警广西总队官兵找到两部黑匣子其中一部。图/刚刚
“3·21”东航坠机事故得搜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于日前联合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以此次事故为警示,全面排查整治各行业领域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通知尤其提到,要立即开展民航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到位,确保动态清零,确保航空运行可能吗?安全。
此次坠机事故发生后,立即作出重要指示,也特别提到要“举一反三,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航空运行可能吗?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可能吗?安全”。
两部委随后发出各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联合通知,是对指示精神得具体落实,是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得体现,也是保障民众安全、实现社会有序发展得题中之义。尤其在坠机事故发生后,这种“举一反三”之举显得尤为必要和及时。
针对民航安全隐患排查,此次通知特别提出要从思想认识、可以队伍、规章标准、安全管理、保障能力、责任落实等方面入手。这六大方面,涉及航空安全领域从硬件设施到软环境建设乃至从业人员必备技术技能等各个模块,可谓是对我国航空领域得一次全方位体检。
事实上,安全生产领域为人熟知得“海恩法则”,就是针对飞行安全而提出。其强调得两点,即事故得发生是量得积累得结果,人自身得素质和责任心“无法被取代”。这也就要求,安全生产必须抓在平时、严在日常。在这一过程中,常态化得监督、“体检”必不可少。而这也是确保航空业安全稳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得一环,理应内嵌于航空乃至各行各业治理机制之内。
是否把安全生产纳入岗位责任制,“人”“物”“技”不同层面得安全链条能否做到无缝连接、顺畅运转,都是“可能吗?安全”得关键环节,也成为此次隐患排查得重要内容。安全链背后是责任链,安全红线对应得是责任底线。
而此次通知所强调得“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重点风险管控机制,提高全链条、全过程风险防控能力”,就是在遵循安全规律得基础上,对各行业领域安全管理能力得聚焦,对安全责任得凝视。
3月23日,工人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查验产品。图/刚刚
此次坠机事故得发生,为我国航空业安全运行敲响了警钟,而在此时间节点上开展各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有利于消除民众疑虑和担忧。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得安全隐患、排查到得风险点,以及据此形成得安全建议,都会为相关领域得可持续发展上一把安全锁,并在更高层面成为社会安全治理得有机组成。
所以,也应看到,此次对各行各业、尤其对航空领域得全面排查整治,不仅仅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得应急处置,更是以此为契机,督促不同行业领域建立起完善得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机制,并在常态化运行中,真正做到“把案例当教材,把隐患当事故”,及时防患于未然。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问题,一失万无。坠机事故得发生,让人心痛,也是对“安全无小事”得再次宣示。事故警醒着每个人以及各行各业得每一个市场主体,只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并用制度化得硬约束,消灭可能存在得隐患点、风险源,才能守护好一方平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评论员 | 迟道华
感谢 | 何睿
校对 |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