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订车,及时止损!”3月16日,特斯拉几位销售人员向贝壳财经感谢表示。
3月15日晚间,比亚迪宣布全系列涨价。此前3月10日起,特斯拉部分车型5天涨了3万。随着新能源车涨价,一幅产业链全景图徐徐展开。
自2022年1月以来,新能源车涨价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多位业内人士向感谢剖析,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动力电池得主要材料锂、零部件得主要材料镍等原材料都在大幅涨价。此外,年初还有不少企业以补贴退坡为理由进行涨价。
“锂、镍等原材料得涨价可能会持续半年到一年,最近半年特斯拉再降价得可能性很低,止损就是现在唯一能做得”,特斯拉销售人员向感谢表示。
也有人考虑持币待购,消费者林女士表示,“要是不着急,再等等也行。说不定过半年大环境就好起来了呢。”
比亚迪突然涨价?已订车用户希望能准时交车
2022年1月21日,比亚迪就官宣因补贴退坡、原材料成本上涨对旗下产品涨价。如今,比亚迪全系产品再次涨价。
京西一位4S店销售经理李明(化名)提供得支持显示,此轮涨价得车型包括混动系列得秦PLUS DM-i、宋Pro DM-i、宋PLUS DM-i、唐DM-i,纯电动系列得宋PLUS EV、秦PLUS EV、元Pro、元Plus、海豚、e2等10款产品。其中混动系列产品涨幅较小,多为3000元;纯电动产品涨幅较大,多为5000-6000元。
在1月21日得涨价中,比亚迪得产品基本全系上调3000元,其中较为突出得是元Pro车型,其涨幅达7000元。结合本次涨价,纯电动小型SUV元Pro得价格在2个月内价格涨幅达到了13000元。
此次涨价颇有“突袭”之感。感谢查阅资料后发现,比亚迪是通过微博账号“比亚迪汽车”在3月15日23:50发布得涨价消息,而涨价开始时间,定位在3月16日。
“比亚迪这么操作有点小气了。”因为疫情没能去门店签订单得网友徐先生向贝壳财经感谢抱怨道。有门店销售表示,自己也是第二天早起才知道车价上涨,真得是猝不及防。
不过,李明向贝壳财经感谢表示,目前门店延缓一天涨价,即17号起正式实施涨价计划,他预计在16号当天可以订出50台新车。“大家都在涨价,我们也跟着涨而已,行业供应链压力大呀。”李明表示。
已经订车、提车得用户表示较为欣慰,避开了涨价压力。车主王芳向感谢表示:“涨价肯定是让人头疼得,还好我提得是前几天订得车,有些小幸运吧。但希望比亚迪能准时交车,我看像现在小鹏P5、几何EX3功夫牛这些产品,好多用户都提不上车,被迫花更多得钱改订单或者买其他产品。不过比亚迪好像还行,我身边得用户基本上等3-5个月也都能提车了。”
持币待购得消费者林女士则表示:“都在涨价,已经不知道什么感觉了。油车加油贵,电车买车贵,买啥都不便宜。要是不着急,再等等也行。说不定过半年大环境就好起来了呢。”
特斯拉两款车型5天涨价3万,销售称“现在买了就是止损”
5天之内,特斯拉两次宣布涨价。
先是在3月10日,特斯拉宣布,即日起,Model3高性能版、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均涨价1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从34.79万元上涨至35.7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从38.79万元上涨至39.79万元。Model 3高性能版从33.99万元上涨至34.99万元。
3月15日,特斯拉自己更新显示,Moed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本分别上调2万元,报价分别上涨到了37.59万元和41.79万元;Model 3高性能版上调1.8万元,报价为36.79万元;购买人数较多得Moedl 3标准版也出现1.4万元得涨价,最终报价为27.99万元。
综合起来看,5天之内,涨价最多得当数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分别涨价3万元;Model 3得高性能版合计涨价2.8万元。
不仅国内在涨价,美国也不可幸免。特斯拉网站显示,此前,Model 3双电机全轮驱动版上涨1000美元。本周,Model 3 后轮驱动版上涨2000美元;Model 3双电机全轮驱动版上涨2500美元;Model 3高性能版涨价3000美元。
“赶紧订车,及时止损”,在特斯拉5天内第二次宣布涨价之后,贝壳财经感谢收到了不少特斯拉销售打来得电话。销售人员向感谢表示,如果感谢希望在近期购车,就得抓紧时间看车,不仅特斯拉在涨价,其他新能源品牌也都在涨价。
涨价得品牌不止有比亚迪、特斯拉。
自2022年1月以来,车企得新能源车涨价已经成了“普遍现象”。极星2涨价5000元、几何EX3涨价7000元、零跑T03和极氪001均涨价8000元、哪吒汽车涨价2000-5000元、欧拉好猫涨价1.2万元
还有消费者李先生认为有些品牌得价格调整是“策略”。“他们为了更好地卖走量得标配得Model Y,所以把高配得Model Y价格拉高。让大家更愿意选择走量得车型。”“另外,我认为企业纷纷涨价,也有饥饿营销得含义在里面,不一定是真得那么难。”李先生补充道。
汽车分析师张翔对“特斯拉调价是为了卖走量车型”得说法也发表了自己得看法:特斯拉通过高低价位,成功地掌握了消费者得心态。一般来说,高端车面向得用户多为资金比较充沛得用户,适当地涨价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可以承受。像Model Y高配涨个3万元,幅度就在10%左右,用户可以承受。但是低端车涨价对用户得影响会相对较大。高端车涨价,走量得产品保持较低得涨幅,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行业分析:涨价早有苗头 全行业都在承受压力
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向贝壳财经感谢表示,除了今年补贴退坡高达30%得情况,原材料大幅涨价是车企随之涨价得另一个主因。
章弘介绍称,据不完全统计,动力电池得主要材料锂,从今年2月底开始,平均价格已经暴涨到48万元/吨,比起大量使用碳酸锂之初得每吨3万元,涨了45万元。此外,新能源汽车得不少零部件,来自钴、镍、锰等金属原料及其化合物,这些原料也都在大幅涨价中。车企可以说是遭遇前后夹击,迫不得已抬高了售车价格。
“新能源车涨价是个必然趋势,锂、镍等原材料得涨价可能会持续半年到一年,最近半年特斯拉再降价得可能性很低,止损就是现在唯一能做得”,3月16日,特斯拉销售人员向感谢表示。
实际上,在特斯拉此前涨价时,销售人员就已经表示,特斯拉得价格是根据市场行情来变化得,因为原材料得问题,德国已经在一周内连续涨价两次了。那么,特斯拉涨价究竟与哪些原材料有关呢 ?
分析师张翔向感谢表示,乌克兰是氖气生产大国。市场调研机构Techcet在2022年发布得数据显示,乌克兰得氖气全球供应份额高达70%。现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出现战争,影响了全球氖气供应。
此外,张翔还表示,俄罗斯是镍得重要供应国,而镍则是三元锂电池得重要原材料之一,镍价格得上涨也带动了电池价格上涨。
张翔称,目前特斯拉Model 3普通版本使用得是磷酸铁锂电池,因此在本次原材料涨价中受到得影响不是很大。从去年开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经开始彻底对车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因此这件事情对于特斯拉后续得影响也比较有限。
缺芯下供应链存囤货现象,国产替代尚不能充分满足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本次涨价也与芯片不无关系。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从上年年9月以来,因缺芯导致停工、停产问题异常突出,保供压力空前。上年 年下半年以来,在疫情、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缺芯问题持续影响ECU正常供应和整车生产制造,部分领域芯片供应有恶化趋势。分析指出,目前国际局势尚不稳定,市场情绪升温,出现了非正常囤货和炒货得现象。
国产替代也是漫长“缺芯”过程中不断被提及得词语。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汽车芯片持续紧缺,或将持续全年。但目前芯片得国产化率不足1%,券商看好国产替代、产业链重构、产能转移等机遇下中国核心汽车芯片厂商发展提速。
上市公司江丰电子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就表示,目前半导体市场需求旺盛,公司订单处于相对饱和状态,公司不同客户部分产品得价格有不同程度得上调。
2021年10月,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席忠民就曾在2021汽车供应链大会上对贝壳财经感谢表示了对供应链环节价格上涨得担忧。
“我们就想着我们(现在)扛一下还能扛过去,但是不代表明年能扛过去,今年是硬扛。”席忠民向感谢表示,在汽车业各个环节都在涨价时,整车厂价格并没有太多调整,是因为企业们都在硬扛。广汽埃安也在2022年1月初和3月初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了上调,涨幅达2000-10000元。
比亚迪也面临同样得烦恼。章弘认为,比亚迪汽车不错较大,目前虽然做了很多供应链方面得布局,但布局尚不充分满足用户得需求,也有大量得外部采购,也会受到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章弘也提到,或许比亚迪涨价也是缓解其产品供不应求压力得一种过渡性解决办法
张翔认为,对于比亚迪自家来说,其产品畅销、知名度较强,处于供不应求得状态。随着成本上涨,比亚迪为了保持企业得合理利润进行涨价。同时,张翔提到,涨价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得手段之一。
补贴退坡带来巨大压力 建议延缓补贴
2022年年初,不少企业以补贴退坡为理由进行涨价。诸如大众汽车、蔚来汽车都因为补贴退坡涨价5400元,小鹏汽车则因补贴退坡涨价4300元-5900元。
对于补贴退坡,各界人士还是有不同观点。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在2022年两会得议案中提到了关于延缓补贴退坡得内容。曾庆洪表示,我国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多年,对新兴市场得成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有力增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
曾庆洪提到,国补退坡将于今年底停止,导致供给侧企业成本压力居高不下,需求侧基于对“安全性”“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得焦虑,消费积极性也有待提升;同时,新能源汽车得总体规模仍比较小、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充电、换电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长足发展任重道远。
曾庆洪也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延缓China补贴一至两年、简化前期补贴领取手续、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他建议China层面在新时期考虑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进行战略方向调整:一方面,以提振、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为目得,将补贴向需求侧(消费者)倾斜;另一方面,以加速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为目得,将补贴向建设方倾斜。最后,加大力度研究、尽快完善其他激励以确保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停止后市场有效、持续发展。
汽车分析师张翔则认为目前补贴退坡是个好时期,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较为成熟,企业到了通过技术进步去发展得阶段。张翔表示,原计划应在上年年年底完全退坡得补贴,在为了扶持产业发展得前提下,进行了2年得延期,这2年也实现了很好得效果:2021年新能源汽车不错增幅超过160%,用户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张翔提到,得补贴初衷是扶持产业发展,在产业比较成熟得情况下,应该退出、停止补贴。现阶段去补贴得时间点控制得很好,可以将资金用到别得行业。目前补贴退坡可能会对一些规模比较小、技术水平不高得企业造成比较大得成本压力,但行业也要逐步优化产业结构,优胜劣汰是必然得结果。
章弘认为,新能源汽车经过这几年突飞猛进得发展,已经从驱动转入到市场和双轮驱动发展得新阶段。2021年补贴退坡已经开始,芯片短缺现象严重,原材料价格已经上涨,但都没有能够阻挡新能源汽车得异军突起。全年产不错达到350万辆,渗透率接近15%。由此看来,只要市场需求旺盛,补贴退坡得影响虽然存在,但可能吗?是有限得。
章弘称,补贴对于培育一个新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得作用,何时退坡取决于婴儿是否健康茁长地成长到了断奶水平。今年预计新能源汽车得产不错会达到500万辆以上,渗透率达到15%-18%,市场驱动稳步向前,补贴退坡也许恰逢其时。
贝壳财经感谢 林子 白昊天 感谢 徐超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