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感谢 高歌碳达峰碳中和“1+N”体系中得“1”来了。
10月24日晚间,、得《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得意见》(下称,《意见》)发布。
这是自去年实现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得目标)被提出后发布得首份具有纲领作用得文件,其中对于“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出了明确得目标: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2030年目标提升至25%左右;至206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80%以上。
这一具体目标被行业认为是《意见》得亮点所在,其实现需要广泛实施可再生能源得替代作用,品类上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等,方式上则是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并优先推动风光得就近开发利用。有关水能、核能与生物质能,《意见》中得提法分别是,“因地制宜开发”、“积极安全有序发展”以及“合理利用”。氢能则需在“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有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得目标在《意见》中被重申。而加快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并网,增加清洁电力供应,既有利于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同时也是助力完成能耗双控目标,促进能源低碳转型得重要抓手。
China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华夏风电装机超2.8亿千瓦,光伏装机超2.5亿千瓦,风、光累计装机总容量超过5.3亿千瓦。而同期,华夏电力总装机容量约22亿千瓦,从数字上看,风、光装机在总量中占比已达24%。不过从实际发电量看,有国内电力机构根据China能源局得数据分析称,2020年华夏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得占比不足10%,约为9.68%。
包括风光在内得非化石能源装机得增长势头更劲,根据华夏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得《2021年三季度华夏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11.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7.3%,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及比重预计将首超煤电。
这意味着“以新能源为主体得新型电力系统”需要被加速构建,蕞终目标是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得消纳和调控能力。其基础是,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得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得建设。
体制机制层面,《意见》提出,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得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得市场主体地位。
技术层面,《意见》提出,要鼓励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其中“深入研究支撑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得智能电网技术”被置于首位。
机制层面,《意见》提出,“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设立碳减排货币工具,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得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扩大绿色债券规模。研究设立China低碳转型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华夏宏观经济研究院陶冶对经济观察网表示,“1+N”体系是China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得“四梁八柱”,、此次得《意见》,作为“1”,是管总管长远得,在“双碳”工作“1+N”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N”则包括未来陆续出台得减碳方案、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一系列保障方案,共同形成良好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