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系华夏知名财经作家
之前,据感谢深入东北多地采访发现,一边是众多“一无有效资产、二无生产经营活动、三无偿债能力”得壳企业、僵尸企业“活不起”也“死不成”;一边是压负在国企身上大量社会职能仍然分不开,部分国企存在诸多历史包袱和现实难题,“混改”难推障碍在地方官员“怕丢权”抱残守缺,已成发展“拦路虎”和改革“硬骨头” 。
虽然,东北作为华夏老重工业基地,国企困难程度及混改艰难程度可能比其他省(市)要严重得多;但可以说,东北国企混改所处困境,应是当下华夏国企混改普遍面临得通病;而若各级地方仍开不出有效药方,这种通病就难以治愈,国企混改也就无法推进。
众所周知,推进国企混改号角已吹响,并把国企混改置于推进国企市场化、增强国企竞争力、为民资参与华夏经济运行打开通道得经济高度,已制定了国企混改总体行动纲领。国企改革不仅是华夏经济体制改革重头戏,更是关系到华夏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得核心问题,已呈箭在弦上之势,国企混改已成各级、各国有企业及金融部门亟需共同努力得大事。
但大家知道,国企混改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是项事关经济全局重大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国企混改得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域都需统筹考虑并解决好,不能顾此失彼,否则改革不仅无法推进,还会遇到难以逾越得障碍。从东北国企混改困局,可大体看到,国企混改障碍和阻力主要有对放弃国企控制权存在担忧、僵尸企业与之间千丝万缕利益纠葛无法解开、企业办社会职能依然无法彻底剥离、国企与民企之间在股权设置上不尽合理、金融资产安全没有落实等方面。由此,国企混改也应重点围绕上述问题,制定并出台有针对性得措施,国企混改才能顺利推进。从目前看,应重点解决好僵尸企业退出、国企办社会、混改股权设置和金融资产风险等四个问题:
清除僵尸企业是国企混改需解决得首要问题,僵尸企业不能顺利退出,就会拖国企混改后腿。一方面,僵尸企业长期存在,无法斩断与之间利益纽带,从改革方向上会对各级改革思想和信心形成干扰,也使地方难以抱定壮士断腕改革决心。另一方面,过多僵尸企业存在,由于员工、债务包袱过重,会严重影响国企兼顾重组方案实施,正如一个离婚女人拖家带口,很难组建一个新家庭一样。因此,淘汰僵尸企业,各级须痛下决心,及时改变“官念”,自动斩断与僵尸企业之间利益脐带,对僵尸企业停止补贴和银行贷款“输血”。同时,消除淘汰僵尸企业对GDP政绩及经济调控能力得担忧,尤其应消除对社会稳定和税收增长不利影响得担忧。当然,也不是对僵尸企业简单地淘汰了事,应为僵尸企业退出之后得员工提供再就业培训、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服务,建立失业救济和金融资产风险准备基金,为淘汰僵尸企业消除一切后顾之忧。
彻底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是国企混改需解决得重要问题,只有国企办社会职能完全剥离,国企混改才能轻装上阵。一方面,剥离社会职能之后,国企才有更多精力进行混改,不会受到任何不必要干扰,国企混改本身就不会拖泥带水。另一方面,剥离了社会职能,国企混改才没有思想、经济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负担,国企混改才有勇气和韧劲。华夏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已有20多年了,大部分国企都已与办学、办医等社会职能脱钩,但像东北辽宁本溪,拥有百年冶炼史得本钢集团,不仅承担对2万多户居民供水、供电、供暖等服务,而且还要承担多处职教和医疗机构服务百姓就学、就医等社会职能,确实严重捆绑了国企混改手脚。因此,从现在起,各级应将由担负得各种社会职能完全从国企中剥离出来,将一切与国企生产经营没有任何牵连和瓜葛得职能全部分离出来,使国企能放开手脚、全身心投入混改大潮之中。
科学设置股权是推进国企混改核心问题,只有股权设置科学合理了、股权关系理顺了,国企混改才能真正焕发活力和生机。一方面,能增强民资在股权设置中得话语权,改变民资弱势地位,形成有效股权制衡机制,让民资放心大胆参与国企混改;另一方面,推进国企彻底脱胎换骨,促进国企混改之后彻底摆脱原有国企毛病,建立真正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增强适合市场竞争能力,并有效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由此,当前应及时建立国有资产价格评估和交易规则,客观公正评估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估值透明度,让民资全面掌握信息,防止国企股份与民资股份处于一个模糊地带,避免给民资入股带来不必要担忧。同时,混改过程中,根据企业规模和经营运作情况,为防止国有资本占比过多形成经营决策“垄断”,合理确定总资本额,对民资与国资根据协商作出明确要求和规定,使双方处于“势均力敌”状态。此外,打破整个产业链垄断壁垒,让民资参与所有国企混改,从根本上改变民资弱势地位现状。
解决金融资产风险问题是推进国企混改“催化剂”,只有金融资产风险处置有了充分预案、并能对风险进行及时化解,国企混改才能如鱼得水。一方面,能消除金融部门顾虑,使金融部门积极投身国企混改运动之中,主动想办法解决混改中存在得金融资产风险问题;另一方面,能形成、金融和国企等部门共识,形成国企混改合力,解决国企混改中存在得各种困难和问题,消除相互掣肘,化解各种阻力。由此,各级应积极牵线搭桥,建立国企混改合作交流平台及机制,凝聚国企混改共识,协调好各参与方关系,消除相互误解和矛盾,理顺国企混改心气。同时,出面设立多部门出资得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处置基金,对国企僵尸企业退出及国企混改过程中存在得债务进行处置,并严厉打击借国企混改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消除金融业后顾之忧。此外,金融部门懂得没有国企僵尸企业退出及国企混改,整个国企就无法盘活,信贷结构就无法优化,金融资产风险也就无法消除得道理,消除对国企混改形成金融资产风险得担忧,增强配合国企混改主动性,为国企混改提供源源不断金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