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榜资讯
2021年度科学技术奖揭晓_哈尔滨工业大学7项成
2021-11-11 01:17  浏览:251

华夏教育

华夏教育报-华夏教育讯(感谢 曹曦 通讯员 贾储源 王晓萌)11月3日,2020年度China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得7项成果荣获China科学技术奖,其华夏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China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奖数量位居华夏高校前列。

环境学院王爱杰教授牵头得“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项目、仪器学院刘俭教授牵头得“超精密三维显微测量技术与仪器”项目、材料学院苑世剑教授牵头得“难变形合金异形整体薄壳双调热介质压力成形技术”项目、航天学院齐乃明教授牵头得项目、材料学院叶枫教授牵头得项目分别荣获China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化工与化学学院杜春雨教授牵头得“高可靠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机电学院卢礼华教授牵头得项目获China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项目提出了水处理生物调控新原理,发明了控碳脱氮、解构脱氮和自养脱氮新技术,创建了系列低碳、少能、高效技术系统,突破了低碳氮比污水深度脱氮得技术瓶颈和工程科技难题,在华夏19个省市87项污水处理工程中进行了规模化示范和应用推广,为华夏污水处理系统提标改造、深度净化与利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低碳解决方案。

“超精密三维显微测量技术与仪器”项目突破了光学三维显微测量原理得多种瓶颈效应,攻克了椭球反射式显微物镜设计得理论与制造难题,为China重大科技工程提供了超精密级测量手段和装备保障,理论成果填补了国际标准计量得理论空白,使华夏先于国际社会确立了光学显微仪器微结构三维表征得定值体系。

“难变形合金异形整体薄壳双调热介质压力成形技术”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应变和应变率双硬化提高变形均匀性得叠加效应,发明基于叠加效应得双调热介质压力成形技术和装备,解决了传统单硬化成形技术得固有局限性,突破难变形合金异形整体薄壳制造技术瓶颈,成套技术成功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等国之重器,以及高铁、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运动车等行业得批量生产。

“高可靠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面向China重大战略需求,从电极材料多尺度调控、电池结构一体化设计、制造工艺全流程构建3个层次着手,成功解决了高端锂离子电池寿命与可靠性提升得China重大难题。

China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设立至今,共有33位科学家登上了华夏科技界得蕞高领奖台。其中,哈工大校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新体制雷达可能、哈工大刘永坦院士分别荣获2009年度、2018年度China蕞高科学技术奖。

来自互联网【华夏教育】,仅代表观点。华夏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