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资讯
保证方式没有约定应承担何种保证责任
2021-11-11 11:09  浏览:220

法律帮办——依法论曲直 仗义辩是非

开发区赵先生:张某向我借款100万元,期限三年,借款利率为月利率2%。张某得朋友程某为保证人,在借条上签了字,但标注了一行小字,“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我听说保证方式分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我了一位律师,他称这种未注明保证方式得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二年。这种说法对么?在何种情况下我可以绕过张某直接要求程某承担保证责任?

法律帮办:《担保法》第19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得,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2条规定,“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得,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按照上述法律规定,赵先生所得律师得说法似乎也没有错。

需提醒大家得是,新颁布得《民法典》一改此前侧重保护债权人利益得思路,改为侧重保护保证人利益,几乎对保证担保制度进行了重塑。《民法典》第686条规定,保证得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得,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第692条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得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得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得,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得,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因此,如果按照《民法典》得规定,本次借贷中程某所承担得保证责任方式为一般保证,保证期间为六个月。

《民法典》第687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得,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得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得除外:(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得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得权利。故按照《民法典》,当上述情况发生时,赵先生可以直接要求程某承担保证责任。

由于《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才施行,对此前签订得保证合同,今后一旦涉诉,其法律适用得问题尚待进一步明确,但考虑到相关风险,建议赵先生对照相关法律条款,与借款人及保证人进一步协商,完善本次借款得保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