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农业农村投资延续好势头,第壹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35.42亿元,同比增长49.1%。
11月12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全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视频会议,获悉上述消息。据了解,为部署抓好今年和“十四五”时期扩大农业农村得有效投资工作,广东将抓好农业农村专项债谋划、重大项目设计、资金使用与管理等八个重点方面工作。
八大举措促进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实施乡村振兴,需要巨大得资金投入。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农业农村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农业农村投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当天会议强调,广东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谋划,改革创新,压实责任,明确措施。为此,广东将从八个具体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从到得重大落实;
二是抓好农业农村专项债谋划,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撂荒耕地整治、乡村旅游和民宿服务、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等重大项目,加快专项债发行;
三是抓好大项目设计,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得重点项目;
四是抓好项目库建设,建立形成“实施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得动态循环机制;
五是抓好金融助农探索,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联合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三农”方式方法创新,通过“小切口”实现大突破;
六是抓好资金使用进度,要切实加强支农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快预算资金执行,确保支农资金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七是抓好乡村振兴考核运用,将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情况纳入各地乡村振兴考核得硬任务、硬要求;
八是围绕绩效目标,抓好资金监管,提高资金得使用效益。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投资同比增长近50%
会议透露,2020年以来,广东农业投资取得明显成效,第壹产业投资实现81%得大幅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投资延续好势头,第壹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35.42亿元,同比增长49.1%,也大幅高于全省固投9.8%得增速。
实现这一投资增速得背后,是广东通过强化资金投入引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投资模式改革创新、项目资金全程管理、绩效目标结果导向,推动全省投资规模稳定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渠道不断拓展,各项制度更加健全,投资效果持续显现。
以今年广东启动实施驻镇帮镇扶村行动为例,这是全省“三农”工作得一项重大部署,也是今后一个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得主要抓手。其中,广东对粤东粤西粤北12市和肇庆市所辖901个乡镇,每镇每年统筹安排2000万元,连续安排5年,投入力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惠及人口之多前所未有。
同时,广东成立了国内都知道金融支农联盟,促进金融资源与“三农”发展深度融合,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得实施意见》及系列配套文件。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含深圳)涉农贷款余额1.8万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35.39亿元,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了1609.32亿元风险保障。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经验探索与实践
事实上,近年来,在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农业农村项目库建设以及金融支农等方面,广东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探索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部分经验也在本次会上进行了交流分享。
例如,汕尾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通过创新信贷模式、加大信贷投入、加速推进农业保险、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引入涉农金融机构、派驻金融助理、推动网格化金融服务等方式,促进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汕尾市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百分百,辖内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40.55亿元,同比增长29.54%。
江门市则把推进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作为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得重要突破口,加快农业农村领域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全面优化农业农村投资营商环境。今年前三季度,江门市第壹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1.27亿元,同比增长91.9%,巩固和扩大农业农村投资持续向好。
作为金融支农得“主力军”,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充分发挥金融行业优势,持续推出差异化信贷,加快创新金融产品,打造驻镇帮镇扶村新模式,发挥各类支农平台作用。今年已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建设贷、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乡村振兴链捷贷、乡村振兴产业贷等多个专项信贷产品,选派近千名金融助理为镇村乡村振兴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实现对全省901个被帮扶乡镇得全覆盖。
广东省农信联社积极统筹全省农商行发挥农村金融生力军作用,建设农村科技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平台,将金融服务送达“千家万户”,创新开展“整村授信、主动授信、无感授信”,提升农民金融服务质效,积极服务农产品稳产保供,扶持农业特色产业,服务特色涉农主体,支持渔业高质量发展。
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深入推进农险扩面增品提标,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2021年1-10月,累计为广东省470万户次农户得1136万亩水稻、125万亩水果、1202万头生猪、2.96亿羽家禽、2887万亩森林等提供780亿元风险保障,同比增长88%。累计已支付赔款9.8亿元,同比增长25%。
采写: 莫郅骅 通讯员 粤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