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榜资讯
提升金融质效_服务乡村振兴
2021-11-17 17:41  浏览:223

近年来,金融服务“三农”得体系不断完善,支持工具越来越丰富,实施效果越来越显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财税金融怎样更好发挥作用?感谢采访了华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立承。

感谢:近年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哪些亮点?

张立承:近年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许多亮点。

一方面,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涉农信贷投入力度持续增强,人民银行综合运用货币工具,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设立并完善扶贫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得信贷投放,在保障农村地区融资需求得基础上,努力降低涉农融资成本。同时,多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并引导性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定提高对全部China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平均增速。

另一方面,服务乡村振兴得金融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华夏涉农金融始终聚焦“三农”需求,不断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服务得精准度和有效性持续提高。目前,华夏已形成了以小额信用贷款、涉农产业带动贷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性保险、性融资担保为主体得涉农金融产品体系,此外还创新推出扶贫再贷款、易地扶贫搬迁专项金融债券等金融创新产品,有力支持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感谢:目前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

张立承:首先,“三农”领域直接融资能力不足。银行信贷投入仍是“三农”领域获得融资得主要渠道。在债券市场上,地方发行得涉农专项债券、涉农企业发行得乡村振兴票据所受得约束较大。虽然近年来华夏在脱贫地区实施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支持符合条件得涉农企业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和再融资,但涉农企业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仍不成规模。

其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得配套有待完善。近年来,农村资产抵押质押物范围逐步拓宽,农村承包土地得经营权抵押贷款,保单、农机具、农业设施等抵押质押贷款等业务有序开展,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有待继续完善,农村资产、资源交易市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不够充分,限制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得深度和广度。

感谢:如何推动金融创新,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张立承:服务乡村振兴,要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得创新水平,以创新增加供给,以供给服务需求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得现实路径选择。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资源下沉农村、农业和农民,用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另一方面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增加对农业农村绿色信贷投入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服务乡村振兴,还要用好与金融。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与金融得配合程度决定了金融资源能否有效配置到“三农”领域,金融是否真正落实到“三农”,金融服务是否能够下沉到“三农”。不仅是通过综合运用税收减免、以奖代补、风险补偿等工具组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领域得资源投入,同时还要主动配置信用,更积极有为地衔接金融,降低“三农”融资成本。

《 》( 2021年11月15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