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五大中心+九大工程_陕西十四五“一带一路”这么做
2021-11-19 00:09  浏览:208

陕西省再次释放“十四五”期间加快改革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得新信号!

10月23日,《陕西省“十四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规划》正式发布。

《规划》从发展基础、总体要求、推进五大中心建设、拓展国际合作、实施开放合作九大工程、健全风险防控、强化服务保障7个方面,规划部署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规划》提出,为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总体要求,充分发挥陕西优势,打造“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五大中心,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China得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按照《规划》,到2025年,陕西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得国际贸易通道。

陕西是“一带一路”建设得重要节点,被China赋予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开发开放枢纽等重大任务,正处于追赶超越得重要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全方位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核心承载、区域融合、通道连接、优化升级”得思路,陕西在空间和功能上形成“一核两翼四通道五中心多平台”得全方位联动开放布局。

“一核”,即西安都市圈。

主要包括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组成得都市圈核心区,向西连接宝鸡,向东连接渭南,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为主轴,承载华夏西部和“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支撑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得核心枢纽。

“两翼”,即陕北能化之翼、陕南生态之翼。

陕北能化之翼主要加快推进榆林能源创新示范区和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打造万亿级绿色低碳能化基地,积极衔接中蒙俄经济走廊;陕南生态之翼主要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建设,充分发挥串联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枢纽作用。

陕北、陕南与关中协同联动,形成南北双向枢纽,高效串联区域中心城市,跨省际对接China区域发展战略。

“四通道”,即新亚欧大陆桥“亚欧干线”通道、蒙俄—东盟“南北干线”通道、亚欧干线中巴“南亚支线”通道、亚欧干线地中海“西亚支线”通道。

新亚欧大陆桥“亚欧干线”通道延伸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连接欧洲经济圈;蒙俄—东盟“南北干线”通道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南连接东盟,依托中蒙俄经济走廊向北连接蒙古、俄罗斯;亚欧干线中巴“南亚支线”通道穿越巴基斯坦,连接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亚欧干线地中海“西亚支线”通道延伸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至中亚China、波斯湾地区,到达地中海沿岸。

“四通道”建设以“省内枢纽+毗邻城市+海外支点”为支撑,“陆、空、海、数字”全面贯通。

“五中心”,即“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五大中心。

“多平台”,即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建设华夏(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级别高一点开发区、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综合保税区、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秦创来自互联网新驱动平台、“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展示中心、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等综合开放平台,形成多平台支撑得开放发展格局。

基于以上发展目标及战略构想,《规划》提出了更为具体得实施意见。

一,探索建设西安一带一路综合实验区。

打造优秀文化传承示范区,打造文明根脉城市和“天然历史博物馆”之城。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

二,推动构筑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

构建亚欧国际运输与经贸合作走廊,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

三、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重点项目有:陇海线宝鸡至天水段K1371-K1385改线工程,推动西平铁路增建二线前期工作。推进西安港高速连接线、京东西北电子商务营业中心、西安港多式联运作业场站等项目建设。

联合招商局、华润、五矿、中铁、中电建等大型央企建设十大总部项目,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得城市功能载体。

四、创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推进西安铁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构建国内大型铁路口岸平台。加强金融、民航、铁路、港口等数据对接,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争取海关总署“安智贸”项目在西安试点。

五,高标准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

加快建设上海合作组织现代农业交流中心、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实训基地重点项目,组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基地智库。建设综合保税区基础配套项目、上海合作组织China农产品加工产业合作园、上海合作组织China农产品物流园、自贸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

六、加快建设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

推进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西安、咸阳共建临空经济带,圈层式拓展临空经济示范区范围,不断加深与铜川、渭南等周边区域得协同发展。

七,打造“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积极谋划搭建“一带一路”综合能源跨境交易平台,推进“一带一路”能源转运中心、榆林大宗能化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华为榆林华夏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得“能源数谷”。

八,着力建设西安丝路科创中心。

西安综合性China科学中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China重大需求,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实验室、交叉前沿研究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等多种类型、多层次创新体系,推动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集聚。

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开展China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加快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西安高新区与光机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地校地一体化融合发展。

九,推动建设“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展示中心。

依托西安曲江级别高一点文化产业园区、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China文化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得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得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摸索一批适应文化贸易创新发展得模式和经验,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规模,带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支撑。

除此之外,《规划》还从交通、产能合作、科技、文旅等方面,更加全面得提出了陕西未来五年得发展方向。

交通方面,加快推进新西安南站、西安东站规划建设,形成“四主一辅”客运站枢纽布局。推进西安至延安、西安至重庆、西安至十堰、延安经榆林至鄂尔多斯等高铁项目建设。实施福银线西安至永寿、京昆线蒲城至涝峪等改扩建项目。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和宝鸡、定边、府谷支线机场建设。

提升西安国际航空物流枢纽能级,推进西安综合保税区、圆通跨境商贸及服务产业园、邮政快递枢纽集群、顺丰速运西北航空枢纽、京东西北运营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得国际性物流枢纽。

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推进西咸新区丝路创新园、西安高新区三星城、西安经开区中欧合作产业园、咸阳中韩产业园、榆林陕煤集团国际合作材料产业园、杨凌“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西咸新区空港生命科技园、汉中现代中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

科技方面,加快西安科学城、西部科技创新港、杨凌农科城、榆林科创新城、宝鸡科技新城、汉中航空智慧新城等科技创新城建设。持续增强CIC(华夏以色列中心)华夏西北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质科创资源聚集作用。推进中亚科教合作中心、中德国际科创中心、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文旅方面,打造“国风秦韵”、“丝绸之路起点、兵马俑得故乡”等具有陕西特色得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品牌,创新“老字号”、“陕西老字号”品牌,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千名外国游客游陕西、陕西与日本京都书画交流展等系列活动。

当下,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一带一路”得重要性不言而喻,陕西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得重要节点,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有条件也有能力在十四五中实现新突破,一切拭目以待!

(文章于2021年11月17日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