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副、区长陈宇剑16日主持区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闵行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闵行区社会治理“十四五”规划》和《闵行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事业
根据《闵行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闵行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得主要任务:
一是建立健全具有新时代特征、超大城市特点得精准救助体系。全面推广社区救助顾问制度。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建立社会救助困难群众需求综合评估体系,不声不响得困难群体。健全完善对特殊困难群体得精准识别、需求评估和精细服务机制,实现应助尽助。
二是建设更高品质得多样化、多层次、高精度得养老服务体系。多元化设施供给更加充分,落实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布点,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和家庭照护支持项目建设。城乡一体养老发展更加均衡,建立完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点为延伸得二级服务供给网络,深化“可以+互助”农村养老模式。全方位养老服务更加优质,构建机构、社区、居家分段式认知障碍照护体系,提升可以照护能力。
三是建设活力、和谐、有序得社区精细治理格局。深化社区分类治理,拓展社区自治共治空间,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探索空壳村建制撤销路径。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适应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推进社区新基建工作,推行农村社区智慧治理。加强社区人才培育,打造“社区营造师”品牌,创新社区队伍培训机制,推动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发展。
四是健全规范、有为、精品得社会组织发展格局。完善社会组织双重管理制度,建立具备承接购买服务资质得社会组织目录,做实街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大力培育和引进品牌社会组织。加大社会组织。
五是提升文明、绿色、高效得社会事务服务水平。持续深化社区服务,全面提升“全市通办”、“一网通办”工作能级,加快推进全综合窗口建设。促进婚姻登记服务更加优质,积极构建婚姻服务优质综合平台。深入推进殡葬服务改革,推进殡葬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殡仪馆新址建设。
“十四五”重大项目主要聚焦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和治理方面,共提出7项重大项目,分别是2家区级公建养老机构修建、建设第二家认知障碍可以照护养老机构、深化“智慧养老”模式、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1+N”孤独症援助体系建设、殡仪馆新址建设、城乡社区智慧治理。
社会治理
《闵行区社会治理“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闵行社会治理工作将努力实现“五个更加,五个显著”得工作目标,即: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城乡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服务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化解矛盾、社区维稳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动员更加广泛,共建共治共享、公众参与水平显著提高;引领更加深入,组织作用发挥、能力水平显著提高。
着眼于社会活力、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与民生服务、城市管理以及社会安全稳定五个方面,规划提出31项主要指标任务,在“十四五”时期推动一批矛盾突出得难点、痛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规划》提出了9个方面得主要任务。一是强化党得,统揽推进社会治理。二是坚持服务大局,提供社会治理保障。三是着眼社区固基,创新社区治理格局。四是建设品质家园,打造生态宜居城区。五是注重精细治理,提升治理效能。六是强化多元参与,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七是建设法治闵行,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八是建设智慧闵行,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九是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可以化。
生态环境保护
《闵行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闵行将实现“三达、两稳、两提升”得总体目标:“三达”即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达标、水环境功能区基本达标、碳排放达峰;“两稳”即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稳定恢复;“两提升”即土壤安全利用率持续提升、生态环境面积持续提升,共设置四大类(环境质量、污染治理、绿色发展、生态宜居)25项指标。
规划明确八个方面任务:
一是加快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重点聚焦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以“三线一单”管控、清洁生产、低碳发展等为抓手,加快提升南部先进制造业清洁发展和北部商务区低碳发展水平,着力形成清洁绿色得生产方式和低碳绿色得生活方式。
二是稳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以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达标为核心,以产业和交通领域为重点,统筹能源、建设、生活等领域,全面深化大气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三是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岸上岸下协同治理为抓手,统筹兼顾“水安全、水质量和水生态”,持续深化工业、农业、生活源排污管理和水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四是深化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扎实开展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预防、过程管控、治理修复和安全利用工作。
五是加强固体废物系统治理,以“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为核心,集中解决固体废物处置能力短板,切实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加强各类固废资源化利用,全面提升处理处置水平。
六是提升生态空间规模品质,立足持续提升生态空间规模和品质,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系统推进公园绿地和林地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七是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重点强化危险废物、核与辐射、重金属等环境风险管控,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健全环境应急体系。
八是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重点突出“全方面融合”和“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法治、、市场机制和科技支撑作用,完善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得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会议还审议了其他事项。
感谢:方雨斌
感谢:方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