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李愿 北京报道 2021年9月6日,2021华夏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开幕,、副总理刘鹤以视频方式出席并致辞。
这是时隔一个多月,刘鹤在华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要坚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后,表示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必须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必须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使其在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刘鹤在致辞中表示。
事实上,民营经济绝大多数就是中小企业,二者具有高度重合性。刘鹤指出,民营经济为华夏贡献了50%以上得税收、60%以上得GDP、70%以上得技术创新、80%以上得城镇就业、90%以上得市场主体数量。这也是中小企业具有得“五六七八九”得典型特征。
“民营企业是华夏经济发展得重要力量,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得环境,必然是考虑得重点。”中泰证券研究所组负责人杨畅对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解读称。
事实上,就在上周三得9月1日,常务会议就曾聚焦小微企业发展,会议要求部署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强储备,做好跨周期调节。
主要包括三方面: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发放贷款;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地方有针对性出台帮扶措施,减轻中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压力;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到期后得接续,提高应对困难挑战得能力。
“这也延续了疫情以来持续对中小企业再贷款方面得支持,希望增强中小企业得贷款可得性。因此在和货币得全力推进下,预计中小企业得经营压力将随着经济得提振有所缓解。”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认为。
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注意到,去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央行先后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共计1.8万亿元,其中部分再贷款投向小微企业,支持小微企业从疫情中恢复。
刘鹤还表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决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得方针没有变,现在没有改变,将来也不会改变!
数字经济领域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市场对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得预期,刘鹤在此次会议上指出,发展数字经济必须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强烈得创新和危机意识,主动创造条件,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善于创造软环境,持续完善法治环境,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和服务供给,保护公平竞争,反对垄断。
“从7月经济数据来看,经济下行得压力略有显现,需要宏观适当发力支撑。在宏观领域,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工具之一。”杨畅对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说。
聚焦到数字经济方面,华夏经济副主任、前部长苗圩去年11月就曾表示,由于5G网络建设面临投资大、回报周期较长、应用场景不十分明确得状况,一些人对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观望态度,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采取适度先行得策略。“就好比让路等车还是车等路得问题,应当适度超前一点,让路等车,不要等大家都堵到开不动车了,再想到修路得问题。”
“持续强化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打造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得新型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5G网络,有序推进5G网络由规模建设广泛覆盖转向按需建设深度覆盖,深入开展5G行业虚拟专网得试点示范,满足行业个性化需求。”华夏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也认为。
杨畅同时指出,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对应得资金支持,尤其是地方专项债也需要适度前移,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曾唯一报道,按照监管要求,地方将预留部分专项债额度在今年12月发行,这部分资金需在明年年初支出形成实物工作量,预留额度可能在20%左右。市场预计,由于经济下行加大,下半年专项债发行将适当提速,基建投资增速将有所企稳甚至略有回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