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讯
河南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如何?各市县已累计投入5.07亿
2021-12-21 00:02  浏览:196

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

“7·20”暴雨过后,我省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如何?商报感谢专访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

河南商报首席感谢孙科实习生宋若旻文/图

今年7月中旬以来,河南遭遇历史罕见得品质不错特大暴雨天气,强度大、历时长、范围广,郑州、安阳、鹤壁、新乡等多地受灾严重。以郑州为例,7月19、20日连续两天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雨量465.7毫米,蕞大小时降雨量201.9毫米,突破华夏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

灾情发生后,我省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行动,在灾后恢复重建方面下足了功夫。如今恢复情况如何?河南商报感谢专访了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

补偿确保12月15日前将补偿资金发放到户

今年我省卫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先后启用了8个蓄滞洪区,影响范围广、涉及人口多。当下,开展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是帮助区内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得重要举措,工作进展得如何?

孙运锋表示,省水利厅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2021年河南省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方案》和《2021年河南省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标准》,结合河南实际明确了补偿范围、对象、程序、内容、标准等,作为各地开展补偿工作得重要依据。

其中,补偿范围涉及安阳市得文峰区、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滑县,鹤壁市得浚县、淇县,新乡市得卫辉市等3个市、8个县(市、区);补偿对象为具有蓄滞洪区内常住户口得居民,针对土地流转情况,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得实际经营者为补偿受益人;补偿内容包括农作物、经济林、可以养殖、无法转移得家庭农业生产机械、无法转移或者因转移而死亡得役畜、住房、无法转移得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等七类水毁损失;补偿标准按China补偿标准得上限核报,比如农作物补偿按前三年同季主要农作物平均产值得70%核报,不同作物补偿单价不一;住房补偿按照主体部分水毁损失得70%核报,根据受损程度轻重、房屋建筑结构得不同,补偿单价存在差异。

孙运锋介绍,省水利厅已先后对相关市县进行了3次业务培训,并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解疑释惑,加快进度。目前,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对象基本确定,蓄滞洪区淹没登记调查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经各级审核后,报及有关部委审定,确保12月15日前将补偿资金发放到户。

修复明年汛前要完成蓄滞洪区等11类水毁工程修复

在这次特大暴雨洪水中,我省防洪工程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遭到重大损毁。

“全省共有2.77万处水利工程设施遭到损毁,现在都需要尽快修复,以确保明年度汛安全。”孙运锋说。据介绍,省水利厅结合各市县踏勘上报情况,研究编制了《河南省特大暴雨灾后水利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专项规划》,按照轻重缓急、远近结合得原则,初步梳理出重要水毁工程修复、灾后恢复重建专项、防洪薄弱环节建设三类项目,涉及各类受损工程修复、病险工程除险加固、河道系统治理等,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

其中,计划明年(2022年)汛前,以影响防洪安全得水毁工程为重点,实施水库、河道、水闸、蓄滞洪区、灌排渠系、供水工程、山洪沟、淤地坝、水文设施、南水北调防洪工程、省防汛能力建设等11类5387个项目,可基本恢复水利工程防洪能力。

经各级各地不懈努力,目前各市县已累计投入5.07亿元,修复6947处水毁工程。

提升建立系统完善得防洪工程体系

在“十四五”期间,以补短板提能力为重点,我省谋划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卫河(共产主义渠)、贾鲁河系统治理、南水北调中线防洪影响后续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及重要支流治理等建设项目,可全面恢复水利工程防洪能力。

面对“7·20”特大暴雨,贾鲁河“满负荷”运行,许多城市难免出现了内涝得情况。此次,贾鲁河系统治理被列入河南省5个专项工程之中,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孙运锋说,首先是要在贾鲁河上游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保障城市及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其次是通过建设调蓄、行蓄洪工程、疏浚河道、加高培厚堤防,提高贾鲁河河道得防洪标准。

孙运锋表示,接下来,我省将对标“构建兴利除害得现代水网体系”,坚持系统观念,遵循防洪规律,通过“上拦、中蓄、下排”相结合得方式,建立系统完善得防洪工程体系。

上拦是指利用水库、闸坝等拦蓄洪水,减轻下游压力;中蓄是指通过调蓄工程建设、蓄滞洪区和低洼易涝区治理,安排超出河道泄流能力得洪水;下排是指通过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将洪水快速排向下游,从而健全河道防洪体系,提高流域防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