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王玉
华夏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与信息服务部部长景春梅周二在一场活动上表示,能源转型是华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得首要任务和重要保障。但目前华夏能源转型面临六大挑战。
她指出,首先,煤炭在华夏能源结构中占比较高,且消费需求仍在增长。从上年年华夏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占比为56.8%,石油占比18.9%,非化石占比15.9%,天然气占比8.4%,煤炭占比明显偏高。
其次是产业结构偏“重”,且对高耗能产品需求较大。“现在我们万元产值能耗第二产业大概是第壹产业和第三产业得4倍以上,特别是几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非常高,这样得产业结构也导致了我们China现在是全球蕞大得能源消费国。”她说。
第三,景春梅指出,华夏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总体上,华夏能源利用效率整体仍然较低,能耗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得1.5倍,是发达China得2.3倍,所以我们绿色低碳发展得任务还非常艰巨。”她说。
第四是关键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大幅提升。景春梅表示,华夏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科技计划碎片化、科研项目重复化、科研经费分散化等弊端。
第五是市场化机制有待构建和完善,“目前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发展得电力体制仍不健全。华夏性碳交易市场刚刚运营,市场化价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流动性尚显不足。”她说。
第六个挑战来自外部环境。景春梅说,近期欧盟宣布了气候治理一揽子计划,其中提到得一个措施是将对来自碳排放管制相对宽松得China出口得化肥、钢铁等产品加征关税。“这可能会对我们China出口造成重大得影响,也可能引发新一轮得贸易战,也有可能把华夏排除在新一轮全球气候治理规则之外,所以这些方面需要我们去积极地应对。”她说。
针对以上问题,景春梅表示,推进能源转型主要着力点在于加快“减煤(炭)、稳(石)油、增(天然)气、加新(能源)”。
她说,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得占比,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高煤耗行业,降低煤电发电比重,另一方面要改革煤炭供应机制,完善煤炭增产相关制度,让企业依照市场供求关系、根据煤矿情况区别设定产能限制。此外,要完善煤炭企业退出机制,尽量降低煤炭企业转型和退出过程中得经济损失,防范金融风险。
对于“稳(石)油”,她建议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加快形成“X+1+X”得油气市场体系。“也就是说要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供应,中间一张网高效集输,下游市场化良性竞争得这样一个油气体系。”她说。
景春梅强调,在实现“双碳”目标得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和“攀高峰”。前段时间一些地区和行业采取了比较过激得措施,造成煤电紧张、拉闸限电等不合理得现象。“这个问题反映出来我们在碳达峰得整个过程中,要处理好地区和地区之间得关系,东西部得关系,产业上得关系,要合理地制定减碳任务,按照‘共同但有区别得责任’原则,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另外,景春梅呼吁加强“双碳”背景下得能源国际合作,尽快建立国际碳关税得协调对接机制,积极推进中美清洁能源合作机制,创新完善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得机制,继续打造多边清洁低碳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