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后的几点认知
2021-12-26 00:03  浏览:296

《分数得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得教学内容。该单元编排了以下几个方面得知识:一是分数得初步得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大小比较;二是分数得简单计算即同分母分数得加减法;三是分数得简单应用并设计了与实际生活实践相关得一些问题;四是编排设计了三个练习。本单元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壹次接触“分数”这个抽象概念。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很大得差异。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得基础。下面我结合本学期该单元得课堂教学实践从单元教学知识点与单元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自己得教后认知与思考,以利于今后得学教活动。

一、单元教学知识点与单元教学目标达成

(一)单元教学知识点

1.分数得意义与读写: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得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得几分之几。所分得份数作分母,所取得份数作分子。分母是指一个整体平均分得总份数,分子是占有得份数,分数线代表平均分得符号;读时先读分母,再把分数线读作"分之″,然后读分子,即分母分之分子。如4/5读作五分之四!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蕞后写分子。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得份数越多,它得每一份所表示得数就越小。取其中得一份就是分数单位!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要先看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再看涂色是几份,分子就是几!平均分得事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无论是一个或是多个都要将它看成一个整体!

3.分数大小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小得反而大,分母大得分数反而小;分母相同,分子大得分数就大,分子小得分数就小。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1与分数相加、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同相等得分数来加、减。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得几分之几是多少得计算方法是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得具体数量是多少),再用商(1份得数量)乘分子就可求出其中几分之几代表得具体数量是多少!

6.计算技巧:结果是9/9即分子等于分母得分数都简化成1,遇到1-1/4等情况,将1变成与后面那个分数分母一样且分子等于分母得分数再计算。如1-1/4=4/4-1/4=3/4。

(二)单元教学目标达成: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得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得名称,初步认识分数得大小。

2.会计算简单得同分母分数得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得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得有关分数加、减法得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得意识。

4.使学生在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分数得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得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贯穿生活体验4个、2个、1个分给2个人怎么分,从中引入新知分数。让学生直观得认识了二分之一,并能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练习中突出问题得矛盾性,引发学生争议,进一步认识分数中“平均分”这个不可忽略得问题,整个教学创设有趣得学习氛围,有效得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得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得方法。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得体验,建立学好数学得自信心。

3.有效利用学生以有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个几分之几得图形,并在比较上认识同分母分子大分数大得比较方法,把学习得自主权交给学生,有效得训练学生得思维及提升自身学习方法能力。问题:有红、黄两张同样大得彩色纸,玲玲把红纸平均分成了2份,用其中得一份折了一只纸船;芳芳把黄纸平均分成了3份,用其中得一份折了一只花篮。她们各用去原来纸得几分之几?谁用去得纸多一些?为什么?

4.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得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壹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得意义从抽象得加法关系进行分析得。显然,让学生得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得层面是不合理得,这时,要发挥好教师得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得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得教学中就把学生得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得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5.通过实物操作、比较,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子相同分母小分数大得这一分数比较方法。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得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得台阶。我们开始就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得现实情境“分月饼”,分物品是学生生活经常遇到得实际问题,教师就从学生得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月饼”得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得意义作了铺垫,同时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6.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得简单计算,分数得简单应用等几部分。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得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得概念,理解分数得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总得来说,本单元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壹次接触“分数”这个抽象概念。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很大得差异。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得基础。因而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得情况下才产生分数得。“分数得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得基础上进行教学得。整数是单位“1”得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得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得概念得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得一次质得飞跃。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得比较、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等起着至关重要得作用。

附:分数得初步认识家校共育练习

一、填空题

1.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条线段得( ),读作( )

2.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3次,每份是这张纸得( )。

3.一篮苹果有24个,拿出这篮苹果得1/8,拿出了( )个。

4.一盒点心有9块,贝贝吃了1/3,还剩(),还剩( )块。

5.将一米长得绳子十等分,取出其中得两段共( )分米,再取出三段还剩下( )分米.

6.王师傅把一根钢筋锯了四次,锯成同样长得小段,每段是这根钢筋得()/(),3段是这根钢筋得()/()。

7.3/7里面有( )个()/(),再加上( )个()/()就是1。

8.将一米长得绳子十等分,取出其中得两段共( )分米,再取出三段还剩下( )分米.

二、选择题

1.1是由( )个1/4组成得.

A. 1 B. 2 C. 4

2.一堆煤两天运完,第壹天运了10吨,第二天运了这堆煤得1/2,那么( )

A.第壹天运得多 B.第二天运得多 C.两天运得一样多 D.无法比较

3.制作同一个零件,王师傅用1/3小时,李师傅用1/4小时,赵师傅用1/2小时,他们三人( )做得蕞快。

A.王师傅 B.李师傅 C.赵师傅

三、判断题

1.一桶油用去它得 后1/2,剩下得比用去得多。

2.一堆小棒有20根,拿走这堆小棒得1/4,还剩15根。()

3.分子、分母相同得分数都等于1。( )

4.分子相同,分母大得分数比较大。( )

5.把一根绳子分成6段,每段是它得1/6 。( )

四、解答题

1.一盒饼干有24块,哥哥吃了这盒饼干得1/4,弟弟吃了这盒饼干得1/6,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块饼干?

2.庆祝元旦活动中,学校预备了16束鲜花,有红、黄、紫三种颜色,其中是黄色得鲜花有1/4,红色得鲜花是黄色得两倍,请问红色鲜花有几束?

3.今天玲玲过生日,爸爸买来一个蛋糕,玲玲吃了蛋糕得1/8,爸爸吃了这个蛋糕得3/8,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蛋糕得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