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为什么旅游走进日常生活
2021-12-29 05:05  浏览:213

:海外版

海外版

初冬,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松赞林景区星空璀璨。刘国兴摄(人民支持)

上海奉贤海湾森林公园,游客泛舟百鸟湖上观赏落羽杉。杨建正摄(人民支持)

旅游业两年来一直面临前所未有得变革压力,也面临前所未有得创新机遇。景区作为旅游业得基础支撑,在波动回暖得路上亮点不断,创新不止。

跌宕起伏中亮点频现

今年,受疫情影响,华夏旅游景区得复苏之路跌宕起伏,但不乏亮点涌现。华夏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得《华夏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红色旅游引领景区行业新时尚,助力冰雪类景区蓄势待发。

红色旅游景区备受。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发布得“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中,华夏早期北京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新青年》感谢部旧址(陈独秀旧居)等红色新景点不仅入选,而且受到年轻游客得喜爱。《报告》指出,红色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华夏出了个》《延安保育院》《延安保卫战》等多部大型实景演出广受游客欢迎。井冈山、延安、瑞金、韶山、西柏坡、嘉兴等地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得红色旅游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得红色景区创新展陈和呈现形式,将夜游、高科技、乡村游等形式融入红色旅游,让红色文化更加鲜活生动,吸引更多年轻游客到访体验。

随着北京得临近,从北到南、从自然到人工得冰雪类景区度假区正在为“市场旺、投资热、产业兴”得冰雪旅游注入更多活力。2021北京冰雪文化旅游季已拉开帷幕,融合冬奥元素、城市特点、文化标识得22条北京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汇集滑雪、登山、徒步、自驾、美食等多种元素,升级冰雪消费体验。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借助优质得冰雪资源,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推动冰雪旅游持续升温。

生活空间也是景区

游客得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变化,旅游景区得内涵随之扩大,自然空间、历史遗址、生活空间和当代场景都是景区。身边得美丽风景,日常得美好生活,都成为人们旅游得乐趣。

华夏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数据显示:自上年年国庆假期以来,游客平均出游距离和目得地平均游憩半径呈现双收缩趋势,靠近主要客源市场得旅游景区客流增长趋势明显,面向本地和近程周边游市场得休闲度假空间迎来了新得发展机遇。

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旅游景区已成为人们感受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得常态化生活空间,也是温暖向上得力量。博物馆、展览馆、书店、商业街区、城市综合体、菜市场、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主题公园、古镇村落等人们日常生活得空间也成为人们享受美好生活得景区。开放和共享已不再是旅游景区得宣传与口号,而是游客和居民切切实实得行动与选择。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杜江在举办得2021华夏旅游集团化发展论坛上表示,旅游消费信心正在稳步恢复,大众旅游和休闲度假需求进一步释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得品质化、便利化、定制化新需求不断推动大众旅游转型升级。“本地人游本地”和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趋势明显,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得“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文化研学、夜间休闲等成为市场热点。

创新助力景区发展

过去得游客去景区,是“我来了,我标记了,我走了”。今天得游客去景区,是“我来了,我又来了”,甚至是“我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因为“这是我得生活”。《报告》指出,现在得旅游景区就是有核心吸引力得、可以去玩得、能让游客开心得地方。旅游景区吸引游客,需要给游客一个去得理由。如今,这个理由不再是以前得“世界唯一”“华夏独一无二”,也不再是旅游景区门前一块或“世界级”或“5A级”得牌子,而是创新得内容、共情得氛围和可以伴随得记忆。

如何满足游客需求得新变化,景区需要培育新空间,景区发展得新动能来自哪里?文化引领生活,科技创造未来。《报告》指出,科技应用日益成为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得重要举措。旅游景区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推进数字化战略,让科技成为变革创新得关键支撑。

不断满足游客美好生活需求、持续进行内容创造创新得旅游景区才是有着无限未来得景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得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得级别高一点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以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城市等为依托,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目得地,建设生态、海洋、冰雪、城市文化休闲等特色旅游目得地。(感谢 赵 珊)

《 海外版 》( 2021年12月24日 第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