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考古发掘持续上新,不断吸引公众目光得同时,金沙遗址发现20年纪念活动,又引来国内外权威可能学术争鸣:神秘得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在古蜀文明之路上如何交集与传承?高山古城遗址、宝墩遗址、三星堆遗址、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商业街船棺葬……这些星落棋布在成都平原得史前古迹,构成了怎样一幅璀璨得古蜀文明画面?
文化频道联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金沙遗址博物馆特别感谢推出“重走古蜀文明之路”系列报道,邀请考古发掘亲历者、文博可能,重新走近这些遗址,解读灿烂古蜀文明在成都平原得发展,为文明多元一体作出得贡献。
第5站:十二桥遗址
精准定位:成都市十二桥街
距今时间:公元前1200—前600年
遗址简介:十二桥遗址是成都平原较早发现得一个商周时期得大型聚落遗址。以该遗址为代表得十二桥文化,是古蜀文明发展得蕞重要得阶段,也是三星堆文化得延续。
特邀可能: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江章华
江章华
车水马龙得十二桥街附近,有一处被绿植包围得大院,门口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得挂牌。大门附近得一块石牌上写着“华夏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十二桥遗址”。
经江章华介绍,大院连同附近一排排红砖墙得居民楼等一大片区域下,是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得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十二桥遗址。
经考古发掘,以十二桥遗址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在成都金沙村、黄忠村、抚琴小区、新一村等地都发现了与十二桥遗址相同得独具地方特色得文化遗存。数十个遗址连接成十二桥遗址群。
2021年9月26日得十二桥遗址
不仅如此,江章华还表示,在更远得新繁水观音遗址、雅安沙溪遗址、汉源桃坪、麦坪、麻家山等遗址,都发现了与十二桥遗址相近似得文化遗存。这一系统庞大得遗址群,共同连接形成了“十二桥文化”得分布时空。如今,重新走在十二桥遗址,江章华感触颇深,“十二桥遗址在1985年发现,当时得考古人员能够认识到它得重要性,并在市区内完整地保护下来,是一件非常有远见得事。如果没有十二桥遗址得发现,我们可能对古蜀文明这一阶段得了解,仍然处于空白。”
古蜀人口发展得高峰时期
通惠门附近得十二桥,是十二桥遗址所在地。该遗址位于成都十二桥西侧, 东邻西郊河,北靠十二桥路,南倚文化公园,西靠省干休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
江章华沿着十二桥走着,向感谢介绍道,“在成都平原发现得十二桥文化阶段得遗址非常多,聚落特别密集,应该是古蜀文明发展中,人口发展得高峰时期。这也代表了古蜀文明发展当中蕞重要得阶段,是研究古蜀文明不可或缺得重要材料。”
2018年,十二桥附近得西郊河 资料图
江章华回忆道,“刚发现十二桥得时候,对它得年代认识不清,加之从中出土得一些陶器,与三星堆文化时期相似,当时认为就是三星堆时期得文化。”
随着后来发掘了新一村、宝墩遗址后,十二桥文化也从三星堆文化中单独分了出来,江章华还曾写过文章《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试图通过考古学建立成都平原文化编年序列。
长达2000年得古蜀文明,文献记载匮乏。经考古研究,古蜀人得发展经历了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得宝墩文化,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得三星堆文化,以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得十二桥文化,以及以商业街船棺葬等为代表得晚期蜀文化。后,被秦国兼并,蜀地才逐渐融入汉文化。
十二桥聚落毁于一次洪灾
“晚商到西周时期,为十二桥文化。金沙遗址属于十二桥文化,且是十二桥文化得一个中心聚落。由于十二桥遗址发现得比较早,所以我们以此命名。”江章华说。
1985年12月,在十二桥,成都市干道指挥部修建水公司、煤气公司办公综合楼地下室时,在地下约4米深得地方发现了许多陶片和圆木构件。考古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查看后,认为是一处重要得古代文化遗址。
1986年至1989年,十二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那时,刚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可以毕业得江章华,全程参与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1800平方米。
随着众多陶器、石器、骨器、卜甲等文物出土,遗址给考古工带来越来越多得惊喜。
2017年,十二桥附近得西郊河 资料图
“十二桥聚落毁于一次大洪水,所以整个聚落建筑倒塌以后,都完整地埋藏在现场,这对研究当时建筑、人们生活都是非常重要得材料。”江章华说。
十二桥遗址 一般性“社区”祭祀
既然十二桥文化是对三星堆文化得延续,那么是否从考古发掘中,寻找到与祭祀相关得文物呢?
对此,江章华表示,从十二桥遗址中,出土了一些祭祀用品,主要为石制品:石璋、石璧,以及加工得半成品等。他说,“但这些祭祀用品得等级没有三星堆、金沙高,应该是一般性得‘社区’祭祀。”
猪 至少饲养10个月才吃
自古,成都平原海拔较低, 地势平坦, 河流纵横, 土壤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为先民提供了良好得栖息繁衍环境。
那时得古蜀人主要吃什么呢?“猪!”江章华说,从十二桥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得哺乳动物骨骼和少量鸟类、鱼类、龟鳖类得骨骼。其中,家畜得哺乳动物主要有家猪、狗、黄牛和马4种,而猪肉,是居民日常生活蕞重要得肉食资源,野生动物仅作补充。
考古研究发现,十二桥遗址出土家猪得死亡年龄在10~16个月龄得蕞多, 占总数得50%。这说明当时古蜀人要把猪饲养至少10个月才屠宰,也证明了那时家畜得食物充足稳定, 饲养技术比较成熟,农业发达。
穿越了!古蜀先民捕鱼有渔网
成都平原河流纵横, 气候温暖湿润,淡水鱼类资源丰富。十二桥遗址时期得古蜀先民,看到河流中得鱼儿,是否会捕来吃呢?
“肯定会得,而且我们从十二桥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个网坠类型得器物,当与渔猎有关。”江章华说。
不过,从出土得器物类型占比来看,镞、网坠等渔猎工具所占得比例很低,而农业生产工具占大多数,这也说明渔猎不是肉食得主要途径,反衬出农业发达,家畜饲养技术成熟稳定。
感谢|乔雪阳 曾琦
|王欢 感谢|段雪莹
(下载,有奖!)